抱娃的正确姿势分解动作,别总想着盘他!
宝宝刚出生,新手爸妈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不知道如何接过来。主要因为新生儿骨头软软,全身肉肉,真的是抱怀里怕宝宝不舒服,捧手里怕宝宝摔倒,尤其是新手爸爸,粗壮的双手接过宝宝的神圣时刻,几乎是木头一样杵在那,直到别人接手再抱走。不是不爱,是不知如何去爱。

除了因为宝宝身体软软,身形比例也有一定关系。宝宝的头大身子小,头部重量大。身体肌肉没有力量,无法支撑自己。随意抱起来非常不容易找到重心,要注意别晃到宝宝的脖子。

抱新生儿的两个关键步骤:
1.必须腾出一只手托头:宝宝抱起或接手过来,要用一只手的手掌接过宝宝的头颈部分(最好可以手掌托头手腕托颈)。

2.轻轻将另一只手的肘关节内部贴近宝宝头颈。保证宝宝的头颈稳固不摇晃。同时注意不要起太高或太猛。

3.另一只手托臀部:当宝宝头颈枕在肘关节内部时,被枕的手臂托着宝宝的腰,另一只手轻轻撑住宝宝的臀部,来维持两边的重心。
给宝宝洗澡的抱姿:
可以只做第一步,另一只手托住宝宝屁股。抱着宝宝头的手还要用大拇指和小拇指分别捏住宝宝的耳朵,耳廓向内防止进水。

宝宝拍嗝的抱姿:
新生儿拍嗝需要注意,宝宝靠在妈妈肩部的时候,妈妈一只手托着宝宝屁股,让宝宝腿部自然蜷缩向上,另一只手由下至上轻轻叩拍宝宝背部。

一切抱姿的关键在于宝宝是否安全,是否舒适。
大一些的宝宝的正确抱法:
宝宝会翻身的时候,说明脖子力度和颈部肌肉能托住头,这时可以竖抱但不建议经常竖抱。宝宝腰部力量可以吃撑住身体,可以坐起时才可以放心的竖抱,这时仍然建议妈妈的手护住宝宝腰,帮助宝宝掌握平衡。一岁前不建议单手抱。

当带着宝宝外出观赏环境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背靠着家长,家长一只手托着宝宝臀部,一只手围在宝宝胸前,防止向前扑倒。

当与宝宝互动的时候,可以让宝宝与自己面对面,一只手托着宝宝臀部,另一只手围着宝宝背部。也可以让宝宝双腿分做在自己胯部上方。注意,不要让宝宝的离成年人的口鼻太近。
如何预防“妈妈手”?
妈妈产后钙流失严重,加上错误抱姿,长时间抱着宝宝,使用手动吸奶器等原因,很容易手腕疼痛,建议从这四方面预防。
1.多让宝宝自由活动
宝宝总在妈妈身上对颈椎发育是有负面影响的,所以自己躺在床上是宝宝最舒服的姿势。宝宝除了自己玩,想与妈妈互动的时候,妈妈可以试试宝宝躺椅或者婴儿车,避免长时间抱着孩子,学会偷懒很重要。

2.必要时选择护具
护腕可以固定关键位置,分散大拇指与关节部位的负担,还能防止过度使用,给自己一个提醒。
3.经常按摩
大拇指根部至手腕都需要按摩,睡前或者洗澡时间是按摩的好机会,休息的时候有意识地握拳,同时旋转手腕,做出活动手腕的运动,可以得到放松。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总要求妈妈抱着,可以试试背巾,至少可以用到一岁左右,不仅手部得到休息,整个胳膊都不会太麻,尤其宝宝生病的时候,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