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大宝血泪史:为什么我就该让着他!
熊娃娃机器人:在你不知道的时候的伤害,才更深入人心,陪伴一生,仍然无法消磨,做大人的,不要用自己的傲慢伤了孩子。

听闻,只要你做了哥哥姐姐,无论是亲哥亲姐,还是堂哥堂姐,还是表哥表姐,在家庭关系中,总要受点儿委屈。
大人们有一套简单粗暴的手段对付自家大的那个孩子:“你是大的,你要让着小的!”
这是比“重男轻女”更加普适的观念,也让多少大孩子承受了那个年龄所不能承受之重。

譬如,新的一期的“少年说”里面的那个小女孩,鼓足勇气质问父亲:“为什么有的时候明明不是我的错,还是要说我?”父亲的回答让小女孩彻底凉了心:“因为她小,不懂事,你是大的,就要让着她!”堪称教科书式的不讲道理了。

即便家庭中难免两个孩子出现摩擦,大人们为了方便又快捷解决掉问题,总是直接就收拾大孩子了:“你都比他大,为什么不懂事,为什么不让着点他,为什么惹她哭!”

对于灵魂的拷问,不分青红皂白的咄咄逼人的做法,真心让大孩子受尽委屈。
总不能每次都离家出走吧?
总不能每次都大喊大叫自己没错,吵得天翻地覆之后,自己还真是“不懂事”了吧?
总不能乘没人,就把小的那个“欺负”一顿解气吧?
总不能在年少无知的时候,就学会了缄默,学会了忍让,学会了懂事,即便大了,还是事事不敢争取,总是退让着成了习惯吧?

有的小孩子,玩具,只要妹妹要,就要给,不给,妹妹哭了,大人过来,一起围攻她,那一刻,心委屈,还要看着得意洋洋的妹妹;
有的小孩子,明明是弟弟欺负了自己,不过是因为弟弟哭的更大声罢了,自己就要再被责难一次;
好吃的,基本只能眼巴巴看着;好玩的,基本只能远远看上一眼,等着弟弟妹妹玩腻了;恨不得离开那个家,恨不得家里从来没有过弟弟妹妹,就这样隐忍着隐忍着长大了。

不争不抢,不争取也不计较,看似“淡泊无争”实际上,是内心压抑住了渴望,为自己洗脑“并不热爱”,强行完成了一次“哥哥姐姐的责任”。
而这一切的错误,源自于大人的无作为,源自于作为大人的傲慢和无礼。
“孔融让梨”是作为“大的让这小的”的教育范本,可是家长从来都忘记了,孔融第一个去拿梨的,孔融有很多梨可以选。不是大的梨子都给小的了,父母才说一句:“你是大的,所以让给他。”也不是在小的孩子与大孩子争起来的时候,粗暴一句“让给小的”解决了一切纷争,孩子的所有委屈都可父母有关,而父母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粉饰太平”,让家庭“和谐”。
这就是为什么,小的那个孩子,总是“蛮不讲理”一点,大的那个孩子,总是懂事地让人心疼。
问所有的父母一句:“问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不可以么?”教育两个孩子都要“互帮互助,都要相互礼让”不好么?教育孩子要“讲道理,错了就要认错”不好么?
非要偏心到让孩子受尽委屈,就能显示出大人的威严了么?
讲一点道理好不好?

那个执意回答女儿“孔融让梨不是教过你了,妹妹小不懂事,所以你要让着她”的父亲,在教育孩子上,太过粗暴已经伤害到孩子了,执意的回答实在让人心凉,那个因为同样的状况而在旁边偷偷抹眼泪的小姑娘,应该也是受了太多太多的委屈了吧。
我们都是孩子,都想要被包容和尊重,而不是被逼在孤单和黑暗的一角,面对大人世界强加的不公平和伤害,走过一段伤心的童年。
世界本不该如此。

请给孩子更多公平,这预示着,孩子可以互相谦让和爱,即便“不小心”做了哥哥姐姐,也真心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万分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