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文 / 优米MaMa
2019-04-12 17:00

今天早上母婴群里一位妈妈询问“孩子语言发育迟缓,要怎么干预?”,这位妈妈表示自己平时工作忙,孩子由奶奶带,奶奶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自己累了一天到家也不想说话,最主要是不知道说啥,导致孩子2岁了还只会说爸爸妈妈,所以特来群里求助。其他妈妈建议给孩子读绘本,但她说“我以前也买过绘本,但老公总说那么大点孩子听得懂啥,现在读绘本就是浪费时间,等大点再说吧”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孩子小根本没必要读,反正看不懂,也听不懂,读了也白读。真的是这样吗?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其实并不是,英国教育研究专家发现:从6个月就开始阅读绘本的宝宝,上小学后理解力和表达力是不常阅读的孩子的2倍以上。一些发达国家对绘本阅读十分重视,比如:美国倡议“从出生就阅读”(born to read)、日本则提倡“亲子阅读”运动,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伴孩子看书20分钟。

你可能会问,绘本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些国家如此重视?

在弄懂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是绘本?简单的说绘本就是绘画为主、文字为辅的故事书。这些故事或有趣、或实用,它们都以孩子更容易理解的图画来表现出来。

回到上面的问题,为什么阅读绘本会被上升到国家层面呢?因为孩子是国家未来,而阅读绘本又能让孩子更加全面的发展。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首先,阅读绘本能提高孩子的词汇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逻辑思考能力。

虽然绘本文字不多,但往往都有丰富的场景,并且故事大多充满想象力,人物包罗万象,石头,花草,动物都能是主角,这些组合在一起便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孩子词汇。同时,绘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故事简单、文字简短,这让孩子很容易理解故事的内容和结构,在一遍遍阅读的过程中大脑自觉地对内容和结构进行强化,从而加强逻辑思维的锻炼。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其次,绘本还能提高孩子对色彩的敏感度。

前面我们说了,绘本以图画为主。市面上卖的比较火的绘本均出自大师之手,这些大师作图时往往用色大胆,色彩丰富。随便打开一本即使不看内容,也很有可能被其中的色彩吸引。孩子在阅读的同时,享受来自色彩的碰撞,读懂色块的含义,这对今后孩子的审美能力是极有帮助的。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最后,阅读绘本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

很多家长会反馈孩子一看书就困,这其实都是对阅读没有兴趣的表现。绘本色彩鲜艳、故事简短而有深度,很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那些阅读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试着从阅读绘本开始锻炼,通过一次次阅读绘本,会让孩子自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阅读,爱上图书。

既然绘本有这么多好处,那么要如何给孩子选绘本呢?

要说来,给孩子选绘本还算个技术活,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理解能力不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同,所以如何给孩子选绘本龄应该以年龄阶段来区分。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第一个阶段4个月~1岁的婴儿,这个阶段的宝宝,最重要的不是阅读内容,而是亲子阅读的构建,陪孩子“感受、认知”,喜爱阅读这件事就可以了。

心理学家发现这一阶段的宝宝注意力集中时间最多5分钟,所以选一些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绘本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彩色卡。同时最好要拟声词或叠音比较多的绘本,方便宝宝模仿和理解。比如:《哇》《蹦》系列。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第二个阶段是1岁~2岁,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培养生活习惯及认知能力。此时孩子的探索欲望强烈,对事物的好奇心加深,空间敏感期、模仿敏感期也随之而来,所以准备的绘本内容就需要加强难度了。

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区分你、我、他的概念。所以可以给宝宝提供多样的人物角色的绘本。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当然随着感期也会到来,颜色鲜艳的立体书和洞洞书,以及一些规范行为的书籍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佐佐木洋子的《刷牙》。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第三个阶段是2岁~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逻辑思维增强,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极大提高,前面我们说到绘本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思考能力,主要就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迎来数学的敏感期、文字敏感期、绘画敏感期、书写敏感期等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加绘本的难度,比如选择数学类绘本《一起数数》,绘画类绘本《来吧画吧》等等。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绘本选择好后要怎么读呢?

很多家长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去选择绘本,而是买了一大堆绘本却不知道该如何阅读。有的家长以为念完绘本上的字就行了,而有些家长却事无巨细的爸绘本上的所有东西都教给孩子。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太合理,真正好的阅读方式是这样的:

第一,补充式阅读。

我们都知道绘本图多字少,语言非常精练,往往画面里有些情节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尽量补充完整。比如在《杰瑞的冷静太空》中,门被砰的打开了,杰瑞怒气冲冲的进来,此时你就可以跟孩子说,“你看杰瑞哥哥瞪着眼睛,用尽力气狠狠地把门推开,看着是不是很生气呀?想想你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当然,如果觉得实在没什么可补充的,那你可以问孩子“图上还有什么呀?”让孩子自己发现画面上比文字多出的内容。孩子对图片的记忆以及兴趣要远高于文字,所以,可以让他们自己寻找图中的线索。当然家长可以适时的提示,比如“你看看草丛里有什么呀?那棵树上呢?”

总之,就是在阅读时尽量让孩子试着发现文字以外的内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二,互动式阅读。

阅读绘本绝不是家长单方面的读,孩子单方面听,好的阅读方式是让孩子参与进来,通过亲子互动加强孩子对绘本的兴趣以及理解。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还以《杰瑞的冷静太空》为例,阅读之前可以问孩子“你猜杰瑞的冷静太空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用呢?”开始阅读时,你可以说“看看杰瑞的妈妈在干什么呢?猜猜杰瑞生气后会怎么做呢?”阅读结束后,你可以问孩子“你看杰瑞通过冷静太空让自己不生气,如果你以后生气,会怎么办呢?”

其实简单说来,互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绘本的同时家长多问一些启发性问题

  • 比如阅读开始前,你可以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猜猜这个故事是讲什么的?”;
  • 阅读时,多问“怎么回事”,确认孩子听懂了;多问“前面说什么”“接下来怎么样”帮助孩子回忆和预测故事线索;多问“你觉得呢”“如果是你怎么办”,发展孩子的同理心、批判思维和想象力。
  • 阅读完成后,多问“能告诉我故事讲了什么吗?”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你最喜欢谁?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练习孩子的逻辑思维。

当然前面这些启发性问题是正对稍大一点的孩子,2岁之前的孩子问一些是或否的非开放性问题。

第三,体验式阅读。所谓体验式阅读其实就是模仿绘本中的人物,重新把绘本表演出来,可以理解为角色扮演,这种方式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

读书犯困,读绘本还困?试试这样读,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

比如,阅读到《兔子乖乖》的故事,可以让孩子扮演小兔子,家长扮演大灰狼。孩子开门后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示给坏人开门的危险。这样阅读最大的好处是教孩子把看到的内容,通过和父母一起演绎出来,能够激发他的好奇心和表演欲,加深孩子体验的过程。

研究发现,故事情节的演绎比文字更容易让孩子记忆深刻,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想想抖音为什么那么吸引人,不正是因为它是通过演绎表达内容的嘛!

记得超级育儿师兰海曾说过“有些孩子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绘本就是一座桥梁”,足以看出孩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绘本的重要作用。所以如何阅读绘本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地必修课。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在孩子的阅读道路上给你带来些许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