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到这几点,想让孩子不自信都不行。
“自信的孩子”和“不自信的孩子”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哪个?
不用说,肯定你会选“自信的孩子”
“你不行”和“你能行”你经常说的是哪个?
很可能是“你不行”。
研究证明很多不自信的孩子是家庭造成的。
说起自信的好处,大家都知道,自信的孩子喜欢与人交往,做起事情来更容易成功,善于表达,等等,缺乏自信的孩子容易表现的悲观,比较被动,孤独,不爱表现,害怕被批评。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肯定孩子的优点孩子考试成绩进步,课外活动获奖的时候,父母为了不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不自然的就表现出去孩子取得的成绩的不在意感,有时还会直接说出:“谁谁比你成绩好多了,你咋才这么点成绩好意思满意啊”
其实这时的孩子只是在等你的一个肯定,你只需要肯定孩子的努力没有白费就可以了。家长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不要过多的表扬,不要直接夸“你真聪明”,也不要不当回事,甚至是贬低更不可取,需要做的就是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希望孩子继续加油!
如果家长不能满足孩子对成绩的肯定,孩子很难进行积极自我的确定,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肯定,同时孩子也会产生“我真的很笨”的想法,这样,孩子离不自信就不远了。
所以,我们要对孩子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以此为契机鼓励孩子争取更大的进步。

孩子想帮忙打扫卫生时,你说:“你还小,学习是主要任务。”
孩子想帮忙切菜时,你说:“你还小,别切到手了。”
孩子想学骑自行车时,你说:“你不行,别摔倒了。”
孩子这次考了85分,比上次进步5分时,你说:“咋才进步5分啊”
孩子想帮忙做饭的时候,你说:“你不会,别帮倒忙了。”
生活中,这次小事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殊不知,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不会做,只会让家人失望,渐渐的失去自信。如果这时,家长说的是一句:“你能行,你试试。你可以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但实际生活中,我们说的多的是“你不行”,很少说“你能行。”作为父母,我们要改变这种负面的意识和行为,要经常告诉孩子“你能行,你可以的。”哪怕结果是失败的,我们也要告诉孩子,敢于尝试是好样的。
妈妈总是对孩子说“你不行”“你做不到”“你不可以”,时间久了,孩子就真的认为自己真的不行,就会把自己定位在我什么也不行,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我们要经常对孩子说“你能行”“你可以的”“相信自己”,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棒,越来越自信。

年幼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他人的言谈和表情的暗示,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动摇对自己的看法,这时就需要父母的帮助,来指导他们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客观认识自己。
有时孩子会因为暂时的失败而将自己的优点忘在脑后,这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借助孩子其他的优势来激励孩子。
所以,想要孩子自信,父母就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关注我吧!@快乐儿童ing育儿路上你我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