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吃配方奶粉,这些冲泡误区一定要远离! 否则没营养!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或者一些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总需要给孩子换上配方奶粉。配方奶粉是模仿母乳,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设计的,是非常适宜的母乳替代品。
但配方奶粉远没有母乳那么方便,易消化,稍有不慎,可能会对孩子的脾胃造成损伤。因此家长们不仅要知道如何选择配方奶粉,更要科学冲泡,远离这些误区。

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的乳清蛋白出现凝块,影响孩子吸收消化。还会破坏奶粉中的维生素和免疫活性物质,造成营养的损失。
正确做法:
使用40℃-50℃的温水冲泡。
误区二:用矿泉水、纯净水冲泡奶粉矿泉水中矿物质较多且复杂,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会引发消化不良和便秘。另外人从水中对钙的吸收率可达到90%以上,而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中的矿元素,并不适宜冲泡奶粉。
正确做法:
使用自来水,煮沸后,放凉至40℃左右来冲泡奶粉最为适宜。

先放水再放奶粉和先放奶粉再放水有区别吗?其实区别可大了。
婴幼儿的消化、代谢与排泄功能发育都还不完善,奶粉的浓度要尽可能的接近母乳。先加奶粉后加水,加到原定的刻度,奶水就浓了。婴幼儿吃过浓的奶,会造成过度喂养,增加肠胃、肾脏负担,反而使婴儿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不良反应。
正确做法:
按照奶瓶的刻度,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浓度适宜。

有些妈妈认为不同的奶粉中有不同的营养素,让宝宝混合吃多品牌的奶粉,才能吸收的更全面。其实这样让宝宝不停地去适应新的奶粉,反而会给宝宝肠胃带来更大的压力。
正确做法:
选择一款适合的奶粉,如果孩子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不建议经常更换。
误区五:用奶锅热充好的奶粉奶粉冲多了,没喝完,下顿热了再给宝宝喝吧。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正确做法:
把握好量,一次不要冲泡太多。

误区六:冲好的奶粉放在温奶器
“温奶器”,方便妈妈们半夜不起夜。只需要睡前将奶粉冲调好放在温奶器里,等宝宝晚上要吃奶时,拿出来方便又省事。
正确做法:
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温奶器的温度要比常温高,如果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这样半夜起来还是要热。建议如果宝宝吃过了,有剩的,则应丢弃。
误区七:摇晃奶瓶搅拌均匀如何将奶粉调匀?上下左右使劲摇晃奶瓶还是用勺子搅拌均匀?其实都不正确,会使奶粉中产生大量气泡,出现打嗝、吐奶。
正确做法:
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后,套上奶嘴,用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水平方向来回滚搓。

误区八:奶粉要冲浓一点
奶粉冲浓,有营养?错。
奶粉浓度过高,会使宝宝肠胃消化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压力加大,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泻等。
正确做法:
严格按照说明书上奶粉和水的比例进行冲泡,过浓过稀都不好。
误区九:奶粉要冲得稀一点
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水分,会将奶粉冲得稀一点。这也是错误的,容易导致孩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长期以往造成营养不良。
正确做法:
按照奶粉冲泡比例来冲泡奶粉。如果需要补充水分,单独给宝宝喝水较好。
误区十:奶粉不符合宝宝月龄
不管孩子月龄,是奶粉就行,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正确做法:
每个阶段,孩子对营养的需求低不同的。母乳喂养可以发现奶水也是会随着孩子月龄的增加发生变化的。当然奶粉也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来,什么月龄就喝什么阶段的奶粉。
误区十一:奶粉越贵越好
奶粉并不是越贵,或者说进口的就好。
正确做法:
正规厂商、合格奶粉,适合宝宝的更好。

误区十二:奶粉味道越香越好
有些品牌为例使奶粉更符合宝宝口感,会添加奶精、香兰素等物质,使香气更浓郁。其实只是改变了奶粉的口感并没有增加奶粉的营养。
正确做法:
不能以奶粉的香浓来判断奶粉的好坏。应以成分表,营养表来进行区分。
误区十三:婴儿要喝高钙奶粉
其实过多的钙并不能被婴儿吸收,反而会使大便变硬,难以排除,甚至会增加结石风险。
正确做法:
其实,生产配方奶粉的原料牛奶的含钙量差别并不大,基本上也能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不必要刻意给孩子喝高钙奶粉。
误区十四:奶粉中加糖味道更好
容易引起宝宝肥胖。
正确做法:
婴儿在1岁以前不适宜吃糖。且冲泡奶粉时,正常水加奶粉即可不必要添加其他物质。

误区十五:用奶粉冲泡米粉
宝宝第一口辅食应是含铁米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米粉,会选择用奶粉进行冲泡。奶粉和米粉一起冲调可能会对婴儿蛋白质吸收不全,且过于浓稠容易增加宝宝过度喂养风险。
正确做法:
奶粉和米粉都按照包装上标明剂量进行冲调。
误区十六:长期不更换奶瓶,奶嘴
不要觉得奶瓶和奶嘴经常清洗,没破没坏就不需要更换。奶嘴如果变薄或者开口撕裂,奶水喷射容易造成宝宝窒息。奶瓶使用时间久了,会产生化学风化,不利于宝宝健康。玻璃奶瓶还可能会出现破裂的风险。
正确做法:
奶瓶最好4-6个月更换一次,如果出现裂缝和渗漏更要立即更换。而奶嘴应平均1-2个月更换一次。

误区十七:奶瓶、奶嘴每次使用前清水清洗即可
任何会进到宝宝嘴里的器具乳奶瓶、奶嘴等,以及任何用来收集或存储母乳的器皿,在两次使用期间都需要彻底的清洗,避免污染。
正确做法:
婴幼儿的奶瓶、奶嘴每天最少消毒一次,最好是在早上进行。可采用沸水消毒,将清水煮沸,将奶瓶、奶嘴完全浸入沸水中,煮2-3分钟。或者用蒸汽消毒,清洗奶瓶奶嘴后,放入消毒锅中进行消毒。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妈妈们在给孩子选择奶粉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看奶粉包装上的产品说明及标识是否齐全。按国家标准规定,外包装上必须有厂名、厂址或出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商标、净含量、配料表、营养成分表、食用方法及对象等,如果说明不清或缺失,最好不要买。
2、选择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好的知名企业。
3、观察奶粉的冲调性,质量好的奶粉一般冲调性好,冲后不结块,液体乳白,有奶香味儿。
4、根据宝宝月龄选择适宜的奶粉。0-6个月选择一段婴幼儿配方奶粉。6-12个月选择第二阶段的婴幼儿奶粉。12-36个月选择第三阶段的婴幼儿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