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里1天胜过外面10天?过了这个时间还没分娩迹象,赶紧去医院!
孕妈群里有孕妈说:到今天已经过了预产期4天了,可是宝宝很淡定,丝毫没有想要出来的意思。她很着急,想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问题,需不需要剖出来。群里的其他孕妈就纷纷发言:

一位孕妈说:不要着急,我听婆婆说“宝宝在肚子里多待一天,胜过在外面待十天,晚出生的宝宝会更聪明。”

另一位孕妈说:你还是赶紧去医院看看吧。我怀大宝的时候,产检医生也说宝宝条件挺好的,可以顺产。所以过了预产期宝宝没发动我也在没意。结果预产期过了3周,宝宝还没反应,我才急了,去医院一看,医生说情况不太好,必须得赶紧剖了。没办法就只能被拉去剖了。宝宝被取出的时候满脸都是胎便,连鼻子嘴里都是,而且脸色发紫,差点就窒息了。还因此住了一个星期的新生儿监护室呢。就是我的不在意,多花了两万多块不说,还害宝宝受了那么大的罪,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呢。

因为第二位孕妈是“现身说法”,那位发问的孕妈还是在第二天就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胎儿的情况很稳定,不是所有的胎儿都会在预产期出生,早几天晚几天都没事,让她这几天多注意,出现什么情况及时来医院。

为什么那位二胎的孕妈过了预产期还没有发动,本来可以顺产的,最后不得不剖腹产不说,还差点发生严重后果?这就要说到“预产期”的问题了。由于每一位孕妇都难以准确地判断受孕 的时间,所以,医学上规定,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起计算预产期,其整个孕期共为280天,10个妊娠月(每个妊娠月为28天)。预产期是临床上为了方便计算, 根据末次月经推算出来的 孕妇预计生产的日期, 不是精确的分娩日期,科学家们统计过只有5%左右的妇女在预产期那一天分娩。一般来说,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内分娩,都属正常。如在怀孕24~36周间出生则视为早产(早期产),而比预产期延迟者,即在第42周以后出生的情形,则为逾期产(过期产)。

所以,提问的那位孕妈现在才超过预产期不到一个星期,还属于正常范围内,而且胎儿情况很稳定,所以医生只是让她多注意,一旦出现什么情况,要及时来医院。而那位“现身说法”的二胎孕妈,因为已经超过预产期3周了。 当妊娠期达到或超过42周(>=294天)时,就可称为过期妊娠,发生率为5%-10%,是高危妊娠的一种。初次当妈妈遇上过期妊娠,胎儿的危险性更高。

过了妊娠期以后,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是件很危险的事,很多情况都可能发生,譬如:
羊水减少,胎宝宝缺氧。宝宝在孕妈妈肚子里时是被羊膜包裹着的,羊膜中充满了羊水,能缓和腹部外来压力对宝宝的冲击,也能让宝宝在妈妈子宫内自由的活动,避免受到挤压。宝宝每天在羊水的保护中不断发育成长。可是到了38周以后,羊水量会快速减少。没了羊水的庇护,母体其他器官的压力就会直接加在胎儿身上,宝宝在孕妈妈肚子里就会感到压迫,造成缺氧。
羊水减少,增大分娩难度。羊水还具有加速分娩的作用,在羊水的滋润下胎宝宝才能更顺利的通过产道,没了羊水或者羊水过少,会加大顺产的难度,延长顺产的时间,导致宝宝缺氧,危害宝宝生命。
胎盘老化,供给功能减弱。胎盘是除了羊水以外,胎宝宝赖以生存的另一个重要物质,几个月来胎儿所有的氧气和营养供应都来自胎盘。胎盘会随着妊娠时间逐渐老化,供给功能会随之降低,一般到孕40周以后,胎盘就会慢慢衰老、退化,胎盘的供应就无法满足胎儿的发育需求,宝宝通过胎盘能吸收到的营养和氧气都少了,而当胎盘不能供给营养给宝宝时,宝宝就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同时也容易导致胎儿缺氧,影响智力发育。
胎儿发育过大,不利于顺产。有些孕妈的胎盘供给功能比较强,胎儿在母体生长的时间内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胎儿在子宫里发育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胎儿体型过大,不利于顺产。

预产期的计算本来就是不准确的,一般推迟几天都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过了预产期两周胎儿还没有任何发动的信息,准妈妈需要注意,继续等待很可能会危害胎儿健康,需要赶紧去医院采取措施。医生会根据宝宝在肚子里的状况判断是催生,还是立马剖腹等等,千万不要一门心思要等宝宝自然发动,想要自己顺产,更不要觉得宝宝在肚子里一天胜过外面十天了,过度妊娠留级,对孕妈妈和宝宝都是及其危险的。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