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生完宝宝,不管是孕妈身体,还是心理,都有着很大的变化,以前是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可现在要没日没夜的照顾宝宝,不管多困,听到哭声就要立马爬起来哄孩子,再加上老公不懂事,婆婆不帮忙,想好好坐个月子根本不可能,但是宝妈们,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生下宝宝后,身体会受到严重的创伤,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休养才能调理好身子,月子是很重要的产后恢复期,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透支了体力,身体!属于气血两亏的状态,所以必须要尽快恢复,不然的话会落下月子病,常说坐好了月子,女人能得到第二次的重生,反之,将为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不只简单留下腰酸背痛、四肢严寒、掉头发、头晕头疼等症状,并且还会使人变老。所以月子里一定要注意,不然日后很容易被月子病找上门,到时候受罪不说,根治都很困难。坐月子期间这十个底线宝妈一定要守住。
底线一:产后子宫恢复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地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恶露。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产后子宫快速恢复方法有哪些?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加快子宫复旧进程。1、产后应及时排尿。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2、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产后6-8小时,妈妈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应下床活动,以利于身体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3、产后应该哺乳。因为宝宝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底线二、休息放在第一位
有些宝妈在生完孩子之后,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宝宝身上,虽然有老人在一旁帮忙照顾宝宝,但是还有很多宝妈会担心老人照顾不好宝宝,因此,给宝宝换尿布、洗尿布,甚至做饭、做家务这些活,宝妈还是坚持自己做。要知道,宝妈在坐月子期间一定要静养身体,一定要得到充足的休息,才能让身体尽快恢复,很多宝妈都是因为在坐月子期间过度操劳,以至于出了月子之后,经常全身酸痛,并且身上的关节也经常出现问题。总之,宝妈在坐月子期间千万不要过度操劳,一定要以“身体的恢复”为主,让自身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尽快恢复健康。新妈妈产后如果休息不好,身体恢复速度也会比较慢,而且乳汁会明显减少,所以要创造一切条件让自己多休息。1:记得,放下家务,把休息放在第一位。家务不做不会有多大影响,所以不要急着在孩子睡着后立刻去做家务,而是好好休息一会儿或睡一觉。2:产后新妈妈每天可保证8-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卧床时要多侧卧,有会阴侧切伤口的最好是右侧卧位(因为会阴侧切伤口在左侧),不要一直仰卧,以免造成子宫后位。产褥期也不要站立过久,也不要取蹲位,更不宜进行体力劳动,以免影响产后盆底张力的恢复。
底线三:休息好同时适当活动
产后休息不好,会落下腰酸背痛、腿疼等月子病,也会让妈妈产生抑郁、奶水不足的情况,让身体恢复变慢,甚至恢复不到孕前正常情况。但是休息不是一味的睡觉或者躺在床上,适当的活动也有利于准妈妈身体恢复。以下这些活动适合比较适合产后妈妈。产后3天后:此时可以适当下床运动了,但仅限于慢慢地走走,活动一下自己的筋骨,活动时间要短,感到累就马上回到床上。在床上的休息的时候,可以多翻身、抬胳膊、仰头,这些也是运动。产后2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比如擦擦窗台和桌子、叠衣服,这些轻巧的家务活不会太累,又可以活动筋骨。但要注意的是,做家务的时候不要碰冰冷的东西,做完家务最好用热水洗手。产后4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健身运动了,运动幅度不能太大,可以学一些专门给产后妈妈恢复的运动。产后5周:可以到户外走走,也可以带宝宝一起出去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分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使产妇的体力消耗很大。分娩后的产妇需要充分的休息时间。充分休息后,适当的下床活动也是需要的。产后多长时间可下床活动?如果是顺产,可在6~12小时起床稍活动,会阴侧切的产妇,可稍晚些下床。剖宫产的妇女,应绝对卧床24小时,第2天可在床上活动,第3天在床边或房内走走,第4天后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拆线后(手术后7天拆线)可做产后操,缩肛运动等。
底线四:不要贪凉
作为一个女人,当然知道子宫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尤其是产后的妈妈,子宫此时最需要及时的恢复和营养,一旦疏忽,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保护子宫,快速恢复子宫的健康十分有必要,为了能够做好相关的护理,一定别做不利于子宫恢复的事。比如饮食不能生冷。子宫最怕凉,所以,生冷的食物一定不要吃。除了冰激凌,还有西瓜、绿豆、苦瓜等等。而温补的东西是建议多多食用的,不但有益于子宫的快速复原,还对哺乳大有好处。过早的碰凉水还很有可能会患上风湿病,不要认为这个病症都是老年人才会有。如果新妈妈过早使用凉水,很容易感染到风寒,就会持续出现关节疼或者四肢麻木。甚至有些宝妈会出现胸骨周围疼痛,头痛,头晕,身体总是很冷的感觉。这些都是患上风湿病的前兆。月子期间,新妈妈身体很脆弱,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调养好身体,就等于给自己的健康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会对日后造成危害。医生给过一些建议,最好是在产后56天以后才可以开始碰凉水。如果真的因为某些原因不可避免,那么也要等到30天以后再去接触。新妈妈为了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大夏天还是忍忍吧。
底线五、鸡蛋的正确吃法生完宝宝后,新妈妈们难免会被长辈和家人逼着吃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营养品,虽然看似很幸福的事情,但是真实经历的时候,真的很苦恼。月子吃鸡蛋,当然是极好的,但得会吃,坐月子吃鸡蛋的这些讲究,你都知道吗?
新妈坐月子,吃鸡蛋有讲究鸡蛋虽然对产后妈妈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并非吃得越多越好。1.一天千万别吃太多过犹不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若是产妇每天吃太多鸡蛋,不仅难以吸收蛋白质,还影响其他营养的补充,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蛋白质中毒综合征”,对身体并不好。医生建议,产妇1天吃1—2个即可,不宜多吃,1天最好别超过4个。2.产后别马上就吃很多妈妈分娩后会被家人及时端上一大碗鸡蛋让孕妇补充体力,但分娩后不要立即吃鸡蛋。分娩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出汗较多,体液水平也相应下降,消化能力比平时弱很多,如果产后立即吃鸡蛋,容易增加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如果想吃鸡蛋,建议做成蛋花汤的形式来吃。
怎么吃鸡蛋最营养?生鸡蛋不可以吃,它难消化,易受细菌感染,有损健康;油炸鸡蛋最好不要吃,因为高温会使蛋白质变质;煮嫩鸡蛋、蒸蛋羹、蛋花汤是不错的食用方法,既能杀死细菌,又能使蛋白适当受热变软,易与胃液混合,有助于消化,是脾胃虚弱的产后妈妈的补益佳品。
底线六:保护好眼睛
女人在坐月子期间的讲究是非常多的,其中注意眼睛的保护就是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孕妈咪在坐月子期间要如何保护好心灵的窗户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护理眼睛的小方法。1、要经常闭目养神:月子里,妈咪需要更好地休息,白天在照料婴儿之余,要经常闭目养神。这样视力才不会感到疲劳。2、不要长时间看物:长时间看东西,会损伤眼睛,一般目视1小时左右,就应该闭目休息一会儿,或远眺一下,以缓解眼睛的疲劳,使眼睛的血气通畅。3、补充合理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一些胡萝卜、瘦肉、扁豆、绿叶蔬菜。可防止角膜干燥、退化和增强眼睛在无光中看物体的能力。另外,还要少吃一些对眼睛不利的食物,如辛热食物,葱、蒜、韭菜、胡椒、辣椒等要尽量少吃。4、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保持33.3厘米,不要在光线暗弱及阳光直照下看书、写字。平时不用脏手揉眼,不要与家人合用洗漱用品。如果不能做好眼睛的保护,不仅影响眼的生理功能,还会失去眼睛昔日的美丽,妈咪们一定要谨记上述原则哦。
底线七:注意卫生清洁
产后汗腺很活跃,夏季更容易大量出汗,乳房还要淌奶水,下身还有恶露,形成全向发粘,几种气味混在一起,身上的卫生状况很差,极容易生病。这就要求产妇比平常更需要多注意卫生,多洗澡、洗头、洗脚。从科学道理上讲,产后完全可以洗澡、洗头、洗脚。只有及时洗澡、洗头、洗脚,才可使身上清洁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保持汗腺乳能畅,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由汗液排出,还可以调节植物神经,恢复体力,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 但是,产后洗澡要注意一些事项:一般产后一周可以洗澡、洗头,但必须紧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过的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后可以洗淋浴,浴后要立即擦干身体,穿好衣服,防止受凉
底线八:预防腹直肌分离生完宝宝后,新妈妈松弛的腹部肌肉并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和位置,在生产后的几天内,有超半数的女性的腹直肌会分离会超过两指宽。如果没有外界干预,即使坐完“月子”(即产褥期,约6~8周),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不能回复至原位。这既会使她们的脊柱稳定性下降,导致腰背疼痛,脏器和脂肪又使腹部膨隆,失去平坦的外观,严重影响身材和精神。另外,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连起床都变得十分困难。

怎样腹判断是否直肌分离为了能尽快恢复身材,很多新妈妈在生产后,会迫不及待地进行大量的腰腹训练。但贸然训练会加深腹直肌分离程度!所以,在开始训练之前腹直肌分离的检查非常重要。如何事先预防腹直肌分离1、孕前必须经过体育锻炼,腹部的肌肉锻炼,可以增加腹部肌腱的韧性。2、孕前、孕中,乃至孕后,饮食需要均衡,不要过份食用高甜高热量的食物,而鱼、肉、豆、蛋奶这些利于肌腱的蛋白质则需要丰富。3、孕中要进行体重控制,不能狂吃狂长膘。4、孕期也需要进行家务或运动。适量健身,增加心肺功能、为胎儿增加输氧运氧能力的同时,也能减少自身脂肪。5、多胎和高龄的人更容易发生腹直肌分离现象。如果有了腹直肌分离如何应对自我矫正方法:呼吸推挤法。仰卧在床上,两膝弯曲约90度,将双手放在腹部肚脐两侧,呼气时向内收缩腹部,同时双手顺势向内下方推挤,努力闭合腹直肌之间的间隙,略停5~10秒。每次5-10分钟,每天3-5次。目前,国内外流行的仿生物电刺激疗法治疗腹直肌分离症,疗效明显优于自主训练治疗,可有效促进产后康复。
底线九:及时收拢腹部
这个收腹依是必备的,生完宝宝就用了,真的不错,撑大的肚子恢复的很好。因为当时是顺产的 所以7天后就开始穿了,一个多月肚子就平了。
底线十:坚持母乳喂养目前主张产后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母亲喂奶,这样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孩子吸吮乳头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早喂奶能使母亲减少产后出血。

母乳喂养
姿势1、侧躺(足球)抱法:让宝宝在您身体一侧,用前臂支撑他的背,让颈和头枕在您的手上。如果您刚刚从剖宫产手术中恢复,那么这样是一个很合适的姿势,因为这样对伤口的压力很小。2、侧卧抱法:您可以在床上侧卧,让宝宝的脸朝向您,将宝宝的头枕在臂弯上,使他的嘴和您的乳头保持水平。用枕头支撑住后背。3、摇篮抱法:用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使他的腹部紧贴住您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支撑着您的乳房。因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来哺乳的效果会更好。4、橄榄球抱姿:橄榄球抱姿适用于那些吃奶有困难的BB,同时还可以有利于妈妈观察孩子,在孩子吃奶的时候可以调整BB的位置。步骤为让BB躺在一张较宽的椅子或者沙发上,将他置于你的手臂下,头部靠近你的胸部,用你的手指支撑着他的头部和肩膀。然后在孩子头部下面垫上一个枕头,让他的嘴能接触到你的乳头。
步骤1:碰碰宝宝嘴唇,让嘴张开。2:嘴张开后,将宝宝抱在胸前使嘴放在乳头和乳晕上,宝宝的腹部正对自己的腹部。3:如果宝宝吃奶位置正确,其鼻子和面颊应该接触乳房。4:待宝宝开始用力吮吸后,应将宝宝的小嘴轻轻往外拉约5mm,目的是将乳腺管拉直,有利于顺利哺乳。
次数新生儿出生后就应开始哺乳,并实行按需要不定时喂哺。婴儿出生后的4-8天最需频繁哺乳以促使母乳量迅速增多。对于嗜睡或安静的婴儿,应在白天给予频繁哺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