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 坐月子守住9个底线, 尤其第8个,忍过42天脱胎换骨不落病

“在生完孩子之后,如果做好了月子,相当于脱胎换骨。”这句话估计很多孕妈都有听老一辈的人说过,但其实从科学上的角度来说,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女性在一生中有三次机会可以调整自己的体型,那就是初潮期、产后、更年期。而最重要的就是产后这个阶段,据调查,女性体内的荷尔蒙等雌激素能使经历过生育这一过程的女性寿命增加十年。所以,坐月子的那段时间,是新妈妈变美丽加强体魄的好时机,相反,如果月子没有坐好,人到中年很可能未老先衰、疾病缠身,这些均为月子病的后遗症。 坐月子守住9个底线, 尤其第8个,忍过42天脱胎换骨不落病
一,观察恶露

产后,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地方的内膜)脱落,阴道内排出的一些棕红色的液体,内含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细菌及黏液等。
无论是自然产还是剖宫产,会阴的护理与恶露的处理都很重要。通常自然产产妇的恶露必须等待自己排出,正常需要4-6周左右。对于剖宫产的产妇,由于产后医师会及时帮忙清理,恶露排出时间会缩短一些。
在等待恶露排净的时候,产妇必须时时观察恶露的情形,如果有过多、大血块、恶臭,甚至是发烧、腹痛异常时就必须赶紧就医,否则只要随时更换产妇用卫生棉、保持会阴部干燥、上完厕所时用冲洗器冲洗、用温水淋浴,这些方法都可让伤口恢复正常。
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不臭,总量在500~1000毫升。产妇排出的恶露是否正常,可以根据阶段性的状态来判断,那么怎样观察恶露呢?
1.恶露的类型
(1)血性恶露。产后最初几天,恶露量较多,大概与平时月经量一般,或稍多于月经量,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这称为血性恶露,又名红色恶露。当产妇第一次起床或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后,在猛然下床时,阴道可能会突然涌出较多的血液,这是正常的现象,产妇无须过于担心。
(2)浆性恶露。l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这时由于细菌生长,味道会比较重,但也还属于正常的范围。
(3)白色恶露。半个月以后至3周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的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形状如白带,但是较平时的白带多些,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可持续两三周。
如果产后两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恶臭味,有时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子宫复旧很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二,坚持母乳喂养

相信每一个妈妈都知道母乳喂养好,但是当你下定决心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宝宝后,宝妈们你们知道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吗?不要以为随便把奶头塞给宝宝就是喂养的方法哦,什么时候喂奶、喂奶的时候姿势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母乳喂养方法一:要讲究卫生宝妈们喂奶前,一定要用温水把手和乳头洗净,再用热毛巾擦干,避免乳头上的汗渍或污垢、细菌在宝宝吸奶的时候通过口腔进入宝宝体内。另外喂养前还要轻轻按揉乳房,挤掉前面几滴奶,然后再开始哺乳。母乳喂养方法二:姿势要正确产后头几天,由于疲劳体虚,可以采用躺在床上喂的姿势。以后一般采用坐姿,坐在床头或靠椅上,背后用一二个软垫把背靠牢,尽量放松全身,轻松愉快地进行哺乳。用一只胳膊抱着孩子,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奶头上部,用食指稍往下压,这样使乳头稍微离开婴儿的鼻子,避免乳房堵上小儿的鼻孔,还能防止因奶水太冲,孩子吸吮迅猛而发生呛奶和吐奶。母乳喂养方法三:喂奶的时间有讲究不少的育婴专家表示,宝宝出生的前3-4天,每2-3个小时喂奶一次,白天大约要喂8次左右,晚上还可能喂2-3次。而宝宝到了3个月大时,通常大约4小时喂奶一次,白天喂5次,夜间喂1-2次。建议宝妈们最好是固定喂奶时间,防止漏喂或多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宝妈们不要宝宝一哭闹就喂奶,一定要弄清楚宝宝哭闹是饿了、尿了,还是不舒服,然后才进行相应行动。
三,产后饮食4大原则

据营养师推荐,新妈妈产后饮食应以精、杂、稀、软为主要原则。
(1)精是指量不宜过多
产后过量的饮食除了能让产妇在孕期体重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肥胖外,对于产后的恢复并无益处。如果你是母乳喂养婴儿,奶水很多,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增,最多增加1/5的量;如果你的奶量正好够宝宝吃,则与孕期等量亦可;如果你没有奶水或是不准备母乳喂养,食量和非孕期差不多就可以了。
(2)杂是指食物品种多样化
产后饮食虽有讲究,但忌口不宜过,荤素搭配还是很重要的。进食的品种越丰富,营养越平衡和全面。除了明确对身体无益的,和吃后可能会过敏的食物外,荤素菜的品种应尽量丰富多样。
(3)稀是指水分要多一些
乳汁的分泌是新妈妈产后水的需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产妇大多出汗较多,体表的水分挥发也大于平时。因此,产妇饮食中的水分可以多一点,如多喝汤、牛奶、粥等。
(4)软是指食物烧煮方式应以细软为主
产妇的饭要煮得软一点,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坚硬的带壳的食物。因新妈妈产后由于体力透支,很多人会有牙齿松动的情况,过硬的食物一方面对牙齿不好,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四,产后做好清洁工作
产妇坐月子应做好相关的清洁工作,这样才能坐一个更健康更卫生的月子,更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1、先擦浴后洗澡产后及时清洁身体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帮助新妈妈解除分娩疲劳,保持舒畅的心情。但是,产后的前几日,有些妈妈身体比较虚弱,有些则会因伤口大、撕裂伤严重或腹部有刀口,遇到这种情况,可先做擦浴。等待伤口愈合的差不多了再洗淋浴。如果坐浴或盆浴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脏水回流到伤口,造成伤口感染,以及阴道感染。2、洗澡注意点:淋浴时不要空腹,以防发生低血糖;用水不要过热,洗澡水温保持在35℃-37℃左右,以免全身皮肤血管过度充血,造成头部供血不足而头晕。此外,应注意浴室中的空气流通,不要怕吹风而导致缺氧。洗澡后要尽快的擦干身体和头发,穿好衣服,这样可以避免受风着凉。3、注意头皮的清洗分娩过程中,产妇会大量出汗,而产后汗液更会增多,新妈妈的头皮和头发会变得很脏。洗头时可用指腹按摩头皮,洗完后立即用吹风机吹干,避免受冷气吹袭。洗头时的水温要适宜,不要过凉,最好保持在37℃左右。
五,避免过早碰凉水

产后过早碰冷水的危害
1.影响产后恢复
产后女性的子宫会很怕冷,再加上产后新妈身体很脆弱,免疫力减低。碰到凉水会直接影响到新妈的身体恢复。
2.易患风湿病
产后过早碰冷水很可能导致产后被风湿病纠缠,虽然风湿病不会立刻发作,但都为日后的健康埋线了不定时炸弹。很多新妈不重视产后碰冷水这个问题,导致产后都落下风湿病和关节痛的毛病。
3.影响健康
坐月子是新妈的一个特别时期,本来产后就体虚,碰冷水更是产后保养的大忌。有数据表明,很多新妈产后身体恢复不好或者恢复缓慢,都是由于用凉水洗衣服、洗漱。
大多数新妈认为产后坐月子只要一个月即30天,但新妈体内生殖器官的恢复需要一个产褥期即42天,而产后可以碰冷水,现在很多专家都主张等到56天以后。假如做不到,至少也该42天之后再碰冷水。
可能还有一些新妈很关心,夏天马上到了,难道整个夏天我也要56天不碰冷水吗?
夏天天气炎热,特别容易出汗,但尽管如此,嘟妈还是建议忍到30天之后再碰冷水,另外开冰箱这种事情也请家人代劳,把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因为宝妈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质不同,有的新妈一个月之后碰冷水不会有不适,有的新妈会有手指关节疼痛。
六,产后头发护理

生完孩子后,许多新妈妈会发现原来乌黑的秀发忽然变得没了光泽,更糟糕的是,每天都会发现有掉发的情况,这令新妈妈们烦恼不已。
掉发是产后正常的生理状况。科学家发现:怀孕时,由于激素或其他因素改变,孕妇的头发大部分会进入生长期,处于生长期头发在所有头发中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这比未怀孕时的80%高出许多。
产后,由于激素状态改变或其他情况的发生,会造成先前进入生长期的头发大量进入休止期,并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掉落,因此,一般产后2-3个月,有些时在4-5个月,新妈妈就开始有了掉发的烦恼。产后,护发的6个妙方
1、多补充蛋白质
头发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就是蛋白质,从营养的角度来看,新妈妈除了注意营养的平衡外,应适当多摄入些诸如牛奶、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保持心情舒畅
心情紧张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头皮供血不畅,引起头发营养不良,这也是脱发得一个重要原因。
3、适度清洗
每天采用正确的方法洗头不仅可以清除油脂和污垢,还能防止头发干燥、开叉、减少头发受损和断发。
4、选用合适的洗发用品
新妈妈应针对自己的发质选用洗发用品。在清洗后,最好再使用一些含水解蛋白、毛鳞素的护发素,注意,不要直接涂在头皮上,因为这样做很容易造成毛囊堵塞而引发毛囊发炎,而正确的方法是涂抹在头发的中部或尾部。
5、按摩头皮
新妈妈在洗头的时最好能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能有促进生发和脑部血液循环的功效。
6、梳头的正确方法
别小看梳头,它也是门学问,正确的方法应先将发尾相互纠结的头发梳理顺畅,再由发根向发尾梳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头发因外伤而开叉、断裂。
七,产后腰部保养

腰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因此新妈妈一定要注意保养好腰部。
1、保暖:产妇产后体质非常虚弱,容易受凉,尤其是怀孕期间受力较重的腰部,更容易受风寒侵袭。 因此,传统的做法是捂月子,产后1个月内不出门。近年来有一种说法,西方女性产后自己抱着孩子回家,接着就上超市买东西,根本没有捂月子的说法,反过来就说中国捂月子的做法非常落后等。其实东西方人的体质差异很大,中国捂月子的做法是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适合中国女性的体质。
2、休息:充分的睡眠可帮助产妇恢复体力,恢复肌肉的弹性,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尽量抽空睡觉。还不能搬动重物,减少腰部受伤的机会。
3、适当控制体重:大多数产妇产后体重都有明显的增加,腰椎的负担就会加重,成为腰痛的诱因。
4、适当锻炼腹部及腰骶部的肌肉力量,可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最好在产后两周左右开始锻炼。可做仰卧起坐运动和类似划船的运动。
八、产后腹部管理

这个收腹依是必备的,生完宝宝就用了,真的不错,撑大的肚子恢复的很好。因为当时是顺产的 所以7.天后就开始穿了,一个多月肚子就平了
九、产后盆底恢复
对于女性来说,在坐月子的时候一定要护养好自己的身体,一旦出现状况,对以后的生活危害极大。在这里就要提到产后盆底康复,何为盆底?它是指人体的骨盆底部肌肉群。简单来说,它包括人体的尿道,膀胱和阴道,子宫等器官。如果没有做好产后盆底康复的话,就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在以后,受孕的困难重重。
一旦盆底肌松弛,就会使下尿路功能出现紊乱,其表现往往很多,比如尿急,尿频或者是尿痛,尿失禁等,有时候还会直接影响到肠胃,比如引发便秘,或者是出现腹部疼痛感。

由上可得,产后盆底恢复十分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去治疗康复呢?什么样的方式最佳?
1.提肛运动
很多人都会采取运动的方式,典型代表就是提肛运动。这是一种通过反复肛门收缩的动作,来使盆底恢复原位。通常情况下,盆底肌分为慢肌和快肌,而不同种类的肌,其训练方法不同。对于快肌来说,要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来进行收缩动作,在四次左右以后放松八秒左右。而对于慢肌来说,以自己最大的速度进行该动作,然后持续四秒左右,然后再进行重复的动作。每天坚持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2.凯格尔运动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练习方式,跟提肛运动有一些共同的部分。其姿势以小便的姿势为主,但是每次都要坚持10以上,一天之内要做三组。另外,可以借用阴道哑铃,这样可以更好地运动。该哑铃需要放入女性的阴道内,这样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3.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这种方式不是每人都可以用的,因为个人体质不同,承受力也不同,通过电刺激刺激神经,使肌肉进行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盆底痛。而生物反馈的话,反应的情况能够更直观,更明确,因此效果也会更好。
通常情况下,盆底肌损伤一般以孕期时就开始出现。在生产的方式上有些女性会选择顺产,有些女性会选择剖腹产,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随着子宫的增大,腹部中重量的增加,盆底都会受到一定的受伤,而导致盆底肌松弛。除此之外,还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对女性自身的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