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突然哭闹,一会就又好了?宝宝可能是得了这种病,得注意
一位妈妈的亲身经历:
她的宝宝在8个月时遭遇肠套叠,希望可以帮助麻麻们认识这种疾病。下午5点多的时候,宝宝照例要吃我的奶小睡一会儿,波澜就是这样突然涌起。宝宝吃着吃着,身体突然开始蜷曲,拱来拱去,也松掉了奶头,紧接着放了两个屁,嘭的一声拉了一大坨稀便出来,跟平时拉肚子的表现没有什么区别,于是我给她擦干净屁股准备继续哄着睡觉。
可这时她就像哪儿疼或者谁掐到她似的声嘶竭力地哭起来。我抱在怀里哄也好、拿奶头给她吃也好,都不管用,只一个劲的哭!哭了大概两三分钟,我继续把奶头给她,这次她平静了,挂着眼泪还是继续吃起来。
我以为就这样过去了,但没几分钟,她突然又像哪儿痛似的大哭起来,这次哭得比上次还要厉害,两只小手用力的在空中抓啊抓地,一边哭一边看着我,好像是在向我求助。

这个时侯,我的脑海里已经呈现出了肠套叠这三个字。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新爸妈来说,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肠套叠”,但真正了解的并没有几个。
当宝宝发生肠套叠该如何快速的识别,抓住黄金救命时间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肠套叠”,千万别让无知变灾难!
一、肠套叠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以及它的系膜套入相邻的肠管内而造成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常见的腹部急性疾病之一,也是宝宝3个月至6岁期间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
肠套叠常于宝宝1岁以内发生,男宝宝多于女宝宝,尤其是对于健康的肥胖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2岁以上宝宝的发病情况明显减少。

肠套叠的发病是由于肠蠕动失去了正常的节律,部分肠管痉挛,近端剧烈蠕动的肠管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
各种能够引起肠道蠕动功能或节律混乱的原因,如宝宝饮食结构和习惯的改变、腹泻、病毒感染等都可以诱发肠套叠的发生。
●宝宝肠蠕动活跃,在添加辅食的年龄,可因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
●宝宝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常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也可能导致肠套叠;
●蛔虫症、痉挛性肠梗阻等原因也会引起。

1、腹痛(间歇性疼痛)
肠套叠发生的早期,宝宝可以突然出现剧烈的、阵发的、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后可出现安静期,间隔10~20分钟左右或更长时间的暂时安静会再次出现剧烈哭闹。
但有的宝宝哭不一定是嘶声力竭的哭,对于有些内向的宝宝甚至只是哼哼唧唧的哭。这种症状一般会持续12小时,宝宝变得精疲力竭,昏昏欲睡,脸色苍白,之前的这种哭闹方式也没有了。
2、呕吐
85%的婴儿在起病早期即有呕吐,晚期的宝宝可能是肠梗阻的表现。
3、血便
约有50%的家长是以血便为首要症状就诊。
血便多发生在起病后6~12小时,为稀薄粘液或果酱样血便,是套入部肠壁出现血循环障碍后渗出的血液与肠黏液的混合物。
4、腹部包块
有些新爸妈在宝宝哭闹的间歇期或到医院检查时,镇静后可在上腹部触及一个腊肠样包块,即为套入的肠管。
如此之外,早期宝宝可能还会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晚期有脱水、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的身体症状。

一般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可以根据阵发性哭闹、呕吐、血变的病史,结合查体时右上腹部的包块,右下腹的空虚,以及肛门查时的血便等体征做出初步的判断。
腹部超声是非便捷和可靠的手段,准确率可达90%以上。确诊则需要进行空气压力灌肠,此项检查既为确诊手段又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五、宝宝肠套叠能够预防吗?没有有效的办法对肠套叠的发生进行预防。新爸妈主要就是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混乱的不良因素,比如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要科学喂养,切记忽冷忽热,暴饮暴食;季节转换时要注意避免着凉;有腹泻的宝宝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宝宝的表现,从而及时地发现治疗。
宝妈们的疑问:
Q:跟胀气的症状一样吗?
A:不一样!
关键点在于肠套叠是有间歇性的,持续约10~20分钟后可出现安静期,间隔10~20分钟左右或更长时间的暂时安静会再次出现剧烈哭闹。而胀气没有这种现象。
Q:宝宝最近加辅食,大便有点费力,已经三天没拉大便了,昨晚凌晨也是哭起来,还用力拉,可是今天一天没拉出来。
A:没有异常哭闹就不是的。因为肠套叠会让宝宝突然哭闹,安静一会又开始哭。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和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果君将及时为您回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