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文 / 晓笛育儿分享记
2019-05-06 20:10

孩子的专注力是许多家长,包括我在内都是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尤其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后这个问题更是常常穿插在和老师或其他家长的交流中。

每一位家长都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专注力不够,或是专注的时间不够长,会直接影响孩子吸收新的知识效率!

孩子的专注力又称为注意力,他的重要性,在19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他才能进来。

所以说孩子的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外在知识的唯一入口,专注力是孩子学习知道最基本的基础。这也是许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专注力的原因。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2天前和宝妈们聚餐,饭后孩子们在一边玩,我们几位宝妈围桌聊天,小雅妈妈说:上星期去幼儿园接小雅的时,老师反映小雅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左顾右看,上课专注度不够,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大家根据小雅妈妈抛出的问题后进行了一番的讨论,原来每一位妈妈都表示对自己孩子的专注力都怎不满意。觉得自己的孩子专注力的时间太少了。

其实我们孩子的专注力是不稳定的,它会受到外围因素影,孩子不一样的年龄专注时间也不一样,但孩子的专注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的。

1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的专注力与什么有关系呢?

第一,孩子的专注力和孩子的年龄特征有关系。

在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期,我们会发现孩子有时候会很专注的看着申视自己的小手,似乎自己小手也是一个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或者盯着颜色鲜艳的东西看,这是其实是孩子婴儿时期专注力表现的一个现象,由于孩子专注时间很短,所以会常常被大人忽略婴幼儿时期也是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了。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孩子到上幼儿园的年纪,父母才会逐渐关注孩子的专注力问题,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是根据孩子年龄特征在老师的引导下,专注力集中最大的时间来定的。例如幼儿园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上课的时间都不一样:

(3岁孩子)小班上课时间为10~15分钟一节课。(4岁孩子)中班上课时间为15~20分钟一节课。(5岁孩子)大班上课时间为20~25分钟为一节课。等到孩子上一年级后,每一节课都为40分钟。这说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延长一点。

第二,孩子专注力和孩子的兴趣点有关系

曾经我以为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沙,也看到沙滩上很多玩沙子玩得不乐亦乎孩子。我无数次带着我的孩子去沙滩尝试,想让他专注的玩沙子,享受玩沙子的乐趣,却总不能如我所愿。

我的孩子好像对沙子毫不感兴趣,怎么诱导他都专注不下来玩沙子,但后来有一次我发现沙滩上挖一个坑,把水装在那个坑上,让他在那里玩沙子,他却玩的不亦乐乎,不想回来。专注度也是够够的,还发明了各种花式玩法!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很明显看出我的孩子兴趣点不是玩沙子,是玩水,孩子的专注力是建立在他的兴趣点上,多年学前教育经验告诉我,每一次上课,如课前准备很多丰富的教具,还有上课时老师声音肢体语言声茂并全,会使节课生动有趣,能吸引全班孩子所有的注意力,但如果只是照本搬书的课堂是很难让学生集体注意力的。

所以,孩子的课堂注意力也会受老师授课的方式,能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点有关。所以在孩子还是幼儿园年龄的时候,不要因为老师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就开始批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先找原因再引导。

小结:想训练0~6岁的孩子的专注力就要清楚知道:孩子的专注力要建立在孩子的兴趣点上,男生喜欢玩球,斗陀螺,还有玩枪战,这样符合男生特征的游戏。而女生他就可能会喜欢过家家,还有小公主玩偶设计衣服,这样符合女生特征的游戏。

经常父母们会让孩子一起在玩过家家游戏,有男孩子可能玩了一半就不想玩了,这时往往会被父母批评孩子做事不够专注,做什么都做过不了三分热度。这样给孩子下定论是不对的,我们要考虑一下可能是这个游戏孩子喜不喜欢玩?若不是孩子的兴趣点,孩子不玩,也属于正常范围。不要因为他只玩了一会不想玩就给孩子贴专注力不行的标贴。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0~6岁的孩子喜欢自己探索未知的领域,对事物的专注度时间不会很长,有研究表明2岁孩对事物专注力能保持5分钟,三岁孩子专注力能保持7分钟。4岁孩子专注力能保持10分钟,5~6专注力保持在15分钟左右。千万不要为了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故意拖延孩子孩子专注时间,这会适得其反的。

例如有的家长要求幼儿园的孩子每一次看书时间必须要超30分钟才认为孩子足够专注。这是有反孩子年龄特征的,我们训练孩子专注力,还是要根据孩子年龄特征专注的时间来给孩子来训练更能保持孩子的兴趣。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外在因素是什么?

第一,父母教育观念不一

如果妈妈是比较重视孩子学前教育,而爸爸则认为以前自己也没受过学前教育一样可以成才,所以是倾向孩子不用刻意学前教育,认为孩子长大了就自然会懂事的。

父母教育观念没达到一致,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因为他在做事的时候不知道听谁的,会受到不同的观念影响。

倒如孩子刚画好一幅画拿给爸爸妈妈看,妈妈认为画画要延伸出一个有故事的画,正准备给和孩子探讨给画加点故事情节内容,这时候爸爸却认为已经很好了,不用再画蛇添足了,所以父母不一样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孩子专注力很重要的因素。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第二,父母过早干预

在我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几乎是所有父母中最罗嗦的一个,只要我闲着,我都会逗孩子玩,不管他愿不愿意?或者不管他做什么?我总要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我所讲的是内容里来。

以前不懂以为这就是跟孩子多交流,开发孩子的智商。却不知道很小的孩子也需要有专注和思考的空间。

例如,孩子在搭积木,我们千万不要过早就去引导孩子如何如何搭建积木,而是应该让他自己先尝试专做的搭建出他脑海所构思画面。

如果孩子不来找我们帮忙,就证明他自己在专注搭建中。不要打扰孩子,让他静静的独立去完成,不要过早期干扰他的脑海的构思才是真正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如果我们过早就去干扰他,就等于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第三,给孩子过多的选择

会破坏孩子专注力很关键的问题,是让孩子有过多的选择。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在孩子读幼儿园大班的时有一次给他同时买了3个手工小制作,玩具没到时,小孩天天念叨,也安排好一天只做一个手工。却不料再好的安排也抵不过玩具,3个新的玩具一次性出现在孩子面前。

当孩子面前三份手工的选择后,他没有办法专心先把一个手工做好再拆开另外一份手工,而是同时把三份手工都拆开了,到了最后三份手工都做的不像样。所以说,太多的选择,让孩子的专注力不够专一,集中不到一件事上。

小结:训练0到6岁的孩子专注力要懂得当孩子将注意力长时间在一件事时,就是孩子专注的状态,这种状态不经常被打断,才会慢慢的延长。并且不要一下子让孩子同时做多件事,这样会分散孩子的专注力,而且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一致更利于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在日生活中怎么做才可以延伸0~6孩子的专注力,让有孩子自觉专注能力呢?

《当代认知心理学》指出: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如果不注意就会对课堂上的关键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0~6岁孩子是立规定最好的年龄,我们在0~6岁前培养好孩子自觉专注力,等孩子上了小学就不会担心他在课堂上对老师说前的关键信息会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因为他已经养成了自主专注能力了。

能有效的延伸0~6岁孩子自觉的专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在生活上父母要有意识创造让孩子自觉专注的环境。

例如,在孩子很小的婴儿时期,哪怕他只是在玩自己的小手,或孩子他只是撕一张纸,只要是孩子在专注手上的事物时都不要打扰他,再小的孩子也要尊重他的个体,适时让孩子安静独处一会,不要觉孩子安静了就是不对劲,就要想方设法的哄她,或一定要抱他,这时候不要打扰他,就是创造孩子自觉专注的环境了。

生活上,孩子在专注做手上的工作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扰他,就是在创造孩子的自觉专注能力的关键。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在孩子成长过程,你会现如果2~3岁的孩子他在用心搭建积木,而这时你过来让他接照你的构建来搭积木,很快你就会发现是你在代替在搭积木,他专注力很快就转移到别的地方,如果我们营造不干扰他的环境,他自己会安静按照他的想法搭建积木,孩子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搭建方式,就是延伸孩子专注力的兴趣点。

在生活上不拿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也是在为孩子营造自觉专注的环境。

例如,孩子在画一幅画,如果拿孩的画去跟别的孩子比较,孩子就会无法专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我们要欣赏孩子在创作中认真专注的态度,而不是把他的画拿去和别人比较美丑。父母欣赏孩子做事细节过程就是在营造孩子自觉专注的环境了。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第二方面是父母在日常中要有意识训练孩子能自觉专注习惯。

父母的有意识训练也就是刻意训练,我们可以借助学习工具来完成,每天只做一次,时间要和孩子年龄专注力时间相符合。这样的刻意训练可以有效延伸孩子自觉专注学习习惯。以下分享3个刻意训练的小方法:

1.我们跟孩子一起找不同

用两副表面看起来一样的图片或书,要找出图片中不同之处,是需要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才可以做到的,偶尔和孩子玩一小会儿,把这个找不同当成有趣的训练孩子专注力的游戏。

在我孩子是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一开始经常跟他玩一小会找不同,从简单的图片开始,慢慢训练,记得我孩子在幼儿园大班后他很喜欢独立一个人去找那些不容易发现,有难度找不同的大书了。孩子在找不同的时候,特别的专注。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2.跟孩子玩,你读他拍的游戏。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其中是每个句子都带有数字字眼的,要求孩子听到数字时,他就要拍掌。这个方法对提高孩子专注力是非常有效的,孩子也会觉得特别有趣。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专注起来,

因为他要始终集中精神才听到你所读的句子,有没有带数字来确定自己要不要拍掌。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也要讲究方法技巧,在读文字的时候可以用眼神,肢体语言来对孩子的参与度表示肯定,可以更好的延长孩子的专注力

3.每天定点定时给孩子讲故事时间

每天定时定点,与孩子坚持讲故事的习惯。让孩子听你讲,故事是6岁之前孩子都喜欢听的。孩子还小就从5分钟开始,孩子长大了故事时间可到10~20分钟,每天坚持可以帮助孩子在书本前的专注力训练。

有的妈妈可能觉得让孩子直接听手机讲故事会更加省事,这起不了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作用。把手机交给孩子听故事,你发现孩子听了开头或听到一半就不听了就被的事吸引了。

0~6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训练,可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这样做…

但如果我们自己讲,我们会随时留意与孩子进行故事情节的互动,我们通过声调的变化或肢体语言来提高孩子专注力。而和孩子讲故事的这个习惯,孩子会觉得这是和大人一起学习的时间没有其他事会干扰他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时间是大家需要学习的时间。

总之,0~6的孩子与其圆圆吞枣或走马观花地玩多种玩具,不如让孩子专注只玩当下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更有意义!让孩子走马观花乱翻许多书,不如我们陪她专注读好手中一本书。0到七岁孩子的专注力是可以训练,也可以破坏的,有远见的父母都知道,要注重细节,营造孩子专注的氛围和刻意训练孩子的自觉专注习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