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 坐月子这9件事别偷懒,熬过42天下半生健康美丽不易老

一、子宫恢复“在生完孩子之后,如果做好了月子,相当于脱胎换骨。”这句话估计很多孕妈都有听老一辈的人说过,但其实从科学上的角度来说,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女性在一生中有三次机会可以调整自己的体型,那就是初潮期、产后、更年期。而最重要的就是产后这个阶段,据调查,女性体内的荷尔蒙等雌激素能使经历过生育这一过程的女性寿命增加十年。所以,坐月子的那段时间,是新妈妈变美丽加强体魄的好时机,相反,如果月子没有坐好,人到中年很可能未老先衰、疾病缠身,这些均为月子病的后遗症。产后不想未老先衰,坐月子这10件事就别偷懒,熬过42天后半生健康美丽不易老

经过漫漫的40周怀孕,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变得大不相同!原来是子宫为了容纳新来的娇客,经由荷尔蒙的变化,子宫会变厚、柔软、血液供应增加,整个变为一个空心大肉球。因应了新的变化,子宫各组织层充满着血液。
生完之后,奥妙的人体就会经由一个和缓的过程,让子宫恢复原貌。
子宫约在产后4~6周复原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恶露。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会恢复成原来大小。

子宫恢复操:每天5分钟,助你子宫恢复如初
1、腹肌练习:平躺在床上,双膝屈起,双手放在腹部。 收缩臀部,将后背压向床面,然后放松,多次反复。
2、胯部牵拉:身体平卧,一条腿弯曲,另一条腿伸直并屈曲足部,即足跟用力向前,使这条腿伸长,然后再向回缩,使腿缩短。注意膝盖不要弯曲,背部也不要弓起。
3、踏步练习:身体平卧,双脚前伸活动,也可抬起,上下踏步。
4、仰卧起坐:身体平卧,双膝弯曲,两臂平伸放在大腿上,抬起头和双肩,使双手触到膝盖。
5、猫步练习:双手双膝着地,背部平直,双手正好垂直于肩。向前蜷起一条腿,使膝盖触到前额,然后将腿向后上方伸直,抬头伸长颈部,注意从头到脚跟形成一条直线,维持几秒钟,放下。然后交替做另一侧。
6、起步练习:坐直,双臂在胸前抱拢,吸气,骨盆向前抬起,再慢慢向后,直到腹部肌肉紧张起来,维持一段时间,尽量保持正常呼吸。坐下、放松。
二、母乳喂养相信每一个妈妈都知道母乳喂养好,但是当你下定决心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宝宝后,宝妈们你们知道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吗?不要以为随便把奶头塞给宝宝就是喂养的方法哦,什么时候喂奶、喂奶的时候姿势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母乳喂养方法一:要讲究卫生
宝妈们喂奶前,一定要用温水把手和乳头洗净,再用热毛巾擦干,避免乳头上的汗渍或污垢、细菌在宝宝吸奶的时候通过口腔进入宝宝体内。另外喂养前还要轻轻按揉乳房,挤掉前面几滴奶,然后再开始哺乳。
母乳喂养方法二:姿势要正确
产后头几天,由于疲劳体虚,可以采用躺在床上喂的姿势。以后一般采用坐姿,坐在床头或靠椅上,背后用一二个软垫把背靠牢,尽量放松全身,轻松愉快地进行哺乳。用一只胳膊抱着孩子,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奶头上部,用食指稍往下压,这样使乳头稍微离开婴儿的鼻子,避免乳房堵上小儿的鼻孔,还能防止因奶水太冲,孩子吸吮迅猛而发生呛奶和吐奶。
母乳喂养方法三:喂奶的时间有讲究
不少的育婴专家表示,宝宝出生的前3-4天,每2-3个小时喂奶一次,白天大约要喂8次左右,晚上还可能喂2-3次。而宝宝到了3个月大时,通常大约4小时喂奶一次,白天喂5次,夜间喂1-2次。建议宝妈们最好是固定喂奶时间,防止漏喂或多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宝妈们不要宝宝一哭闹就喂奶,一定要弄清楚宝宝哭闹是饿了、尿了,还是不舒服,然后才进行相应行动。
三、产后饮食
据营养师推荐,新妈妈产后饮食应以精、杂、稀、软为主要原则。
1、精是指量不宜过多
产后过量的饮食除了能让产妇在孕期体重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肥胖外,对于产后的恢复并无益处。如果你是母乳喂养婴儿,奶水很多,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增,最多增加1/5的量;如果你的奶量正好够宝宝吃,则与孕期等量亦可;如果你没有奶水或是不准备母乳喂养,食量和非孕期差不多就可以了。
2、杂是指食物品种多样化
产后饮食虽有讲究,但忌口不宜过,荤素搭配还是很重要的。进食的品种越丰富,营养越平衡和全面。除了明确对身体无益的,和吃后可能会过敏的食物外,荤素菜的品种应尽量丰富多样。
3、稀是指水分要多一些
乳汁的分泌是新妈妈产后水的需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产妇大多出汗较多,体表的水分挥发也大于平时。因此,产妇饮食中的水分可以多一点,如多喝汤、牛奶、粥等。
4、软是指食物烧煮方式应以细软为主
产妇的饭要煮得软一点,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坚硬的带壳的食物。因新妈妈产后由于体力透支,很多人会有牙齿松动的情况,过硬的食物一方面对牙齿不好,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四、产后活动
产后休息不好,会落下腰酸背痛、腿疼等月子病,也会让妈妈产生抑郁、奶水不足的情况,让身体恢复变慢,甚至恢复不到孕前正常情况。但是休息不是一味的睡觉或者躺在床上,适当的活动也有利于准妈妈身体恢复。以下这些活动适合比较适合产后妈妈。

产后3天后:此时可以适当下床运动了,但仅限于慢慢地走走,活动一下自己的筋骨,活动时间要短,感到累就马上回到床上。在床上的休息的时候,可以多翻身、抬胳膊、仰头,这些也是运动。
产后2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比如擦擦窗台和桌子、叠衣服,这些轻巧的家务活不会太累,又可以活动筋骨。但要注意的是,做家务的时候不要碰冰冷的东西,做完家务最好用热水洗手。
产后4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健身运动了,运动幅度不能太大,可以学一些专门给产后妈妈恢复的运动。
产后5周:可以到户外走走,也可以带宝宝一起出去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分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使产妇的体力消耗很大。分娩后的产妇需要充分的休息时间。充分休息后,适当的下床活动也是需要的。
产后多长时间可下床活动?
如果是顺产,可在6~12小时起床稍活动,会阴侧切的产妇,可稍晚些下床。剖宫产的妇女,应绝对卧床24小时,第2天可在床上活动,第3天在床边或房内走走,第4天后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拆线后(手术后7天拆线)可做产后操,缩肛运动等。
五、产后伤口护理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一般会留下阴道撕裂伤,或者会阴侧切留下的伤口。
1.要保持外阴清洁,自分娩第二天起用10%的洁尔阴液冲洗外阴,或用10%洁尔阴擦洗外阴,每天两次直到拆线。如感到外阴伤口肿胀、疼痛,要及时就医,一般可用95%酒精纱布湿敷或50%硫酸镁热敷。
2.保持大小便通畅,便后要冲洗外阴和肛门。勤换卫生垫,勤换内衣。
3.平时睡眠或卧床时,最好侧卧于无会阴伤口的一侧,以减少恶露流入会阴伤口的机会。
不管是侧切伤还是撕裂伤,因为生理结构的原因,会阴部难以保证无菌的条件,随时都可能感染,所以术后的清洁工作十分重要。

剖腹产
剖腹产手术伤口范围较大,完全恢复的时间大约需要4—6周。
1.鼓励新妈妈在手术后多散散步。散步能帮助新妈妈尽快恢复胃肠系统功能。
2.每天一定要查看腹部切口,并给伤口消毒。
3.在手术后1周内,每天测量两次体温(如果新妈妈自我感觉身体不适,应增加测量体温次数)。
4.术后两周内,避免腹部切口沾湿,新妈妈可用湿毛巾擦浴,恶露未排干净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
出院时,医生会在新妈妈的伤口上贴一块敷料包。这块敷料包最多只能贴3天,到时候一定要撕掉。很多新妈妈怕伤口暴露在外面会引起摩擦,其实只要穿上生宝宝前的孕妇内裤,就能盖住伤口了。另外,现在缝合伤口的多是羊肠线,万一遇到线头外露的情况,妈妈可别用剪刀去剪,也别试着去抽,等产后42天复查时,让医生来解决。
六、产后清洁卫生产妇坐月子应做好相关的清洁工作,这样才能坐一个更健康更卫生的月子,更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1、先擦浴后洗澡
产后及时清洁身体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帮助新妈妈解除分娩疲劳,保持舒畅的心情。但是,产后的前几日,有些妈妈身体比较虚弱,有些则会因伤口大、撕裂伤严重或腹部有刀口,遇到这种情况,可先做擦浴。等待伤口愈合的差不多了再洗淋浴。如果坐浴或盆浴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脏水回流到伤口,造成伤口感染,以及阴道感染。
2、洗澡注意点:
淋浴时不要空腹,以防发生低血糖;用水不要过热,洗澡水温保持在35℃-37℃左右,以免全身皮肤血管过度充血,造成头部供血不足而头晕。此外,应注意浴室中的空气流通,不要怕吹风而导致缺氧。洗澡后要尽快的擦干身体和头发,穿好衣服,这样可以避免受风着凉。
3、注意头皮的清洗
分娩过程中,产妇会大量出汗,而产后汗液更会增多,新妈妈的头皮和头发会变得很脏。洗头时可用指腹按摩头皮,洗完后立即用吹风机吹干,避免受冷气吹袭。洗头时的水温要适宜,不要过凉,最好保持在37℃左右。
七、盆底恢复
对于女性来说,在坐月子的时候一定要护养好自己的身体,一旦出现状况,对以后的生活危害极大。在这里就要提到产后盆底康复,何为盆底?它是指人体的骨盆底部肌肉群。简单来说,它包括人体的尿道,膀胱和阴道,子宫等器官。如果没有做好产后盆底康复的话,就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在以后,受孕的困难重重。
一旦盆底肌松弛,就会使下尿路功能出现紊乱,其表现往往很多,比如尿急,尿频或者是尿痛,尿失禁等,有时候还会直接影响到肠胃,比如引发便秘,或者是出现腹部疼痛感。
由上可得,产后盆底恢复十分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去治疗康复呢?什么样的方式最佳?
1.提肛运动
很多人都会采取运动的方式,典型代表就是提肛运动。这是一种通过反复肛门收缩的动作,来使盆底恢复原位。通常情况下,盆底肌分为慢肌和快肌,而不同种类的肌,其训练方法不同。对于快肌来说,要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来进行收缩动作,在四次左右以后放松八秒左右。而对于慢肌来说,以自己最大的速度进行该动作,然后持续四秒左右,然后再进行重复的动作。每天坚持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2.凯格尔运动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练习方式,跟提肛运动有一些共同的部分。其姿势以小便的姿势为主,但是每次都要坚持10以上,一天之内要做三组。另外,可以借用阴道哑铃,这样可以更好地运动。该哑铃需要放入女性的阴道内,这样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3.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这种方式不是每人都可以用的,因为个人体质不同,承受力也不同,通过电刺激刺激神经,使肌肉进行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盆底痛。而生物反馈的话,反应的情况能够更直观,更明确,因此效果也会更好。
通常情况下,盆底肌损伤一般以孕期时就开始出现。在生产的方式上有些女性会选择顺产,有些女性会选择剖腹产,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随着子宫的增大,腹部中重量的增加,盆底都会受到一定的受伤,而导致盆底肌松弛。除此之外,还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对女性自身的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损害。
八、腹部管理
这个收腹依是必备的,生完宝宝就用了,真的不错,撑大的肚子恢复的很好。因为当时是顺产的 所以7.天后就开始穿了,一个多月肚子就平了
九、产后忧郁调整新妈妈生完宝宝后,体力消耗很大,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变化。新妈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容颜变化、产下宝宝时的欣喜、抚养宝宝时的劳累、遇到宝宝生病时的心急如焚……而在不知不觉中从最初的情绪波动,到后来的心情狂躁,乃至无法控制日常的生活和行为。这些都是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1、等待产后忧郁的自愈。新妈妈在产后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等待体内激素水平调整,要相信总会形成平衡,而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
2、产后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新妈妈要吃营养丰富而又清淡的食物;与此同时,要乐于享受被亲人照顾的感觉,使自己得到心灵的调养。
3、休养中适度增加运动。新妈妈可以带着快乐心情做适量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这能够转移注意力,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宝宝或者烦心的事情上。
4、珍惜每一个睡眠机会。新妈妈要学会创造各种条件,让自己睡觉。当孩子安然入睡时,新妈妈不要去洗洗涮涮,而是要抓紧时间闭目养神。
5、学会寻求家人帮助。新妈妈要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尽量让家人明白,不要只顾沉浸在增添新宝宝的快乐中而忽略了新妈妈的心理变化。请他们多陪自己说说话,及时告诉自己一些育儿的经验。
6、注意自我的心理调适。在有了孩子以后,年轻妈妈的价值观会有所改变。抱着坦然的态度接受这一切,有益于帮助新妈妈摆脱消极情绪。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而忘记烦恼。
7、夫妻间要换位思考和彼此理解。有了孩子,丈夫会感到压力很大,他们会更勤奋地工作,妻子要理解丈夫;而丈夫也应该理解妻子产后身体的变化与照顾孩子的辛苦,主动分担家务。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交流。
8、正确面对问题。如果新妈妈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要科学地治疗,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类药物,不要轻视抑郁症的危害性。
9、期望好时光与度过坏日子。孩子是年轻妈妈的希望之源,孩子的健康与幸福是妈妈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你肯定会遇上困难与烦恼,在坏日子时你也要保持好心情,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努力做好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