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别优秀却选择了自杀?最伤孩子的这些事你是不是也在做?

文 / jason妈咪有办法
2019-05-08 18:00
01.

今天是5月8日,也是世界微笑日(World Smile Day),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用人类行为表情命名的节日。创立这个节日的目的,是希望人们通过微笑促进身心健康、传递友善和快乐、增进社会和谐。

大家常说:爱笑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但,很多人的微笑背后却藏有深深的忧!

02.

以前看过一档林青霞和谢娜的节目《偶像来了》,朱茵说:我觉得你是个敏感的人。蔡少芬也说:很多演喜剧的人,把快乐给了别人,会很压抑自己。一语道破了谢娜的脆弱,她忍不住当场痛哭。

2017年,中国留学生刘韦玮在美国加州大学宿舍自杀身亡。她的闺蜜对她的印象是:一个特别开朗、外向的女孩一直以来,她在班上的成绩基本上维持在前一二名,无论是情商或智商都很高。

她就读的大学,是美国顶尖且学术声望非常高的一所研究性公立大学,被誉为公立常春藤之一。她平时的生活也是阳光,爱笑,会弹钢琴,热爱生活。

最后,在她的社交网站上,大家才慢慢了解了她的心理:

孩子特别优秀却选择了自杀?最伤孩子的这些事你是不是也在做?

曾经有过一位读者留言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说:阳光般微笑只是一种社交表情。

也许,越是看上去阳光明媚,喜欢笑的人,内心的压抑才越深,因为他们已经被设定为开朗爱笑,所以他们内心所要承受的反而更多,却无法被晒在阳光下。

很著名的假笑男孩Gavin,在中国开通微博,以惊人速度吸引了242万粉丝。Gavin的微博认证上,标注的是“网络红人假笑男孩”。“假笑男孩”是Gavin在中国特有的昵称,因为在不少中国粉丝眼里,Gavin的微笑更像是种被迫的积极情绪,在生活困境里尴尬却不失礼貌

孩子特别优秀却选择了自杀?最伤孩子的这些事你是不是也在做?

03.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

上大学时有个学姐,比我高一届,理科生,是我老乡,特别活泼开朗的一个女生,我们都叫她安子,她也很照顾我这个学妹,经常出去玩的时候会叫上我,我性格偏文静,很羡慕安子学姐到哪都可以放得开,也爱笑爱玩。

但是大三那边她却突然休学了一学期,听别的老乡说,她得了抑郁症。我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爱笑的一个女孩子会得了这种病,因为当时年纪小,对这种病根本不了解。

五月天的歌中曾经唱过“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

我们熟知的喜剧大师卓别林,以及"憨豆先生"的表演者罗温·艾金森,都是抑郁症患者。

相比于那些把抑郁直接表现在脸上的人,那些把抑郁藏在心里、用微笑做伪装的人,可能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孩子特别优秀却选择了自杀?最伤孩子的这些事你是不是也在做?

04.

抑郁症中有一种“微笑抑郁症”。

他们表面微笑,内心痛苦。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内在却承受着抑郁的症状。一些人由于职业需要或其他原因,把愤怒、焦虑、忧郁等真实情感隐藏起来,时刻表现出微笑的表情,表面微笑,内心悲伤,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微笑抑郁症”

1.一种是家庭要求过于严格

安子姐后来和我说,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很严格的家庭里,爸爸是法官,妈妈是教师,爸爸很少夸她,总是很威严,从来都是让她更优秀,很少顾忌到她的心理,妈妈忙于工作,也很少顾忌她,从小她因为在妈妈的学校里长大,感觉总是被很多双眼睛盯着,不敢出错,永远要阳光,要开朗,要微笑,这是妈妈给她的准则。

即便是她不开心,她也很少对人说,时间长了她甚至不知道怎么说,感觉说出来很丢脸,很没面子。

这种抑郁症患者表面看来非常快乐,而且还能把这种快乐带给别人,但当他们一个人的时候,却有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就像安子,她始终的心理是:我是优秀的,我不能把自己的弱点展示给他人我不能够成为别人的负担。这样的人即使周围朋友很多,也不能缓解这种抑郁。

孩子特别优秀却选择了自杀?最伤孩子的这些事你是不是也在做?

2.一种是从小被贬低长大的孩子

如果孩子长期总是被贬低,就会在心理形成一个极度贬低的坏客体在内心中“拍摄成像”,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照顾,不值得被关注,甚至有时候别人的关心反而会加重她的抑郁。

而心理咨询专业也曾经解释过,这种心理成像发生在幼儿早期或者童年时期,很难改变或移除,这就使得她经常会感觉到那种极度的贬低,一次又一次,慢慢地个体会自我贬低,觉得自己自己的存在是一个原罪。而这种抑郁的人很少会求助,不会求助于朋友,更不会求助于医生,以至于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微笑型抑郁症者的心理:

  • 觉得承认自己不快乐、表现自己软弱的一面是很丢人的事情;
  • 只有我是快乐的,才是值得被爱的,值得被关注的;
  • 我不能当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需要和别人一致,需要不断讨好人,融入他人;
  • 或者他们曾经向亲人求助,但是被忽略或者无情拒绝,从此关上心扉。
孩子特别优秀却选择了自杀?最伤孩子的这些事你是不是也在做?

05.

如何从源头防止孩子产生苗头?

1.设立每周家庭日

其实这个措施一般国外家庭都会有,很多大公司也都会在每月或者半个月有一次家庭日,在那一天,邀请员工带着家属和孩子参加一次野外聚会。

我带jason去旅游时,也参加过一次这种家庭日活动,这种家庭日里,他们绝对重视孩子们的需求,公司会请化妆师,给孩子画上彩色的脸谱,还找了几只小羊,小兔子,还有一个充气城堡,也会有专人照顾孩子们,在一家公园里摆上长桌长椅,摆上冷餐,气氛非常温馨。

公司里没有,家里自己也每周可以订立一个家庭日,在这天可以一起去打打球,在公园里野餐,参加一次长跑项目,吃一顿大餐,在这一天可以好好和孩子聊聊天。

2.不要对孩子要求得过于完美

有个孩子说: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总是很努力的学习,做事,事无巨细总是有操不完的心;总是担心自己事情没有做好,说话没有分寸,害怕给人添麻烦,总是被负罪感包裹着,感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件事搞砸了,那简直就是世界末日,我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愧疚和自责无法自拔。

这是典型的被严苛要求下的孩子,精神绷得很紧张。

孩子特别优秀却选择了自杀?最伤孩子的这些事你是不是也在做?

3.不要说教,特别是已经长大的孩子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和大人们在一起,而是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因为朋友从来不是只会说,你该这样做,你该那样做,你不能怎样?朋友永远是和他一起玩一起闹,所以他有什么事情也会喜欢和朋友说。

和孩子做朋友其实也是蛮难的,特别是喜欢做权威家长的家庭。但是细心倾听孩子心声决定是必要的,小时候没有养成和孩子平等交流的习惯,长大了孩子遇到事情也不愿意告知父母。

4.不要随意贬低孩子

贬低孩子这种语言暴力是最令孩子心寒的,有位读者曾经私信给我讲她的故事,她因为父母的语言暴力一度自暴自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觉得人生一点意义都没有。

就在她想轻生的那一天,妈妈突然对她说了一句温情的话,她瞬间觉得活过来了。

其实,孩子小时候,父母的话在他那里觉得都是权威,他分不清父母是说反话还是仅仅是一种讽刺。

孩子特别优秀却选择了自杀?最伤孩子的这些事你是不是也在做?

5.做孩子最好的后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挫折,也会不断的犯错,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最好做孩子的后盾,想一想,如果家都不能成为孩子最安全的港湾,他出了问题该向谁求助。

不要总是强调要求孩子坚强,孩子坚强是在外面,在家里他完全可以放松展示自己的脆弱,这一点对于男孩家庭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男孩最多听到的话是“你是男子汉,需要坚强”。

06.

有个段子说:

一个男人去看医生,说他很沮丧,人生看起来很无情、很残酷,说他在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上觉得很孤独。医生说疗法很简单,“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来了,去看他的表演吧。他能让你振作起来的。”

那男人突然大哭起来。“但是医生”,他说,“我就是帕格里亚齐”

比起关注成绩或者是否优秀,请更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

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不倾城倾国只倾娃,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

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