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知道,带娃的过程中,这几种偷懒的方式会害了孩子
本文为小贤爸爸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现在的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家庭对生孩子也进行了规划,普通的家庭一般只生一个或者两个。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家长却越来越懒,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是哭闹,为了杜绝孩子哭闹的行为,家长直接用各种利益来制止孩子的行为,殊不知这种偷懒的方式只会害了孩子。

现在很多的家长开始沉迷于电子产品,甚至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也不离手机。有时在孩子发生哭闹,撒娇等行为时,竟然为了省事,直接用电子产品、玩具来诱惑孩子,阻止孩子的哭闹。
小花在生完孩子之后,老公就去上班了,小花也和老公商量自己带娃,可是刚带一个月,小花就觉得特别无聊,就开始约各种朋友出去吃饭,当然孩子也是随身带,所有朋友都说她是精力十足。
渐渐孩子长大了,小花的这种行为依然没有改变,有时候经常和朋友出去唱歌到半夜。为了让孩子能够不哭闹,小花就买很多新玩具给孩子,孩子反而每次都愿意和妈妈出去逛街,唱歌。后来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白天总是起不来,晚上就像个夜猫子,白天好不容易小花把孩子衣服穿上拽到幼儿园,但是孩子去幼儿园依旧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幼儿园的活动孩子也不参加。后来老师将小花叫到幼儿园,希望孩子晚上可以早点睡,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小花这才意识到,自己偷懒带孩子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孩子的生物钟,甚至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问题。

家长在带娃的过程中偷懒,有很多种方式,而偷懒行为对不同孩子造成的伤害也不同。
1.用电子产品哄娃
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为了让孩子能够安静下来,不出去捣乱,很多家长都会选择用电子产品来哄娃,让他至少安静一两个小时。小包家里的有个小孩已经三岁了,平时小孩总是爱在外面闯祸,于是爸爸带娃的时候,直接给孩子买了一个平板,孩子每天都趴在平板前看动画片,甚至一看就是一整天。后来,无论妈妈怎么把孩子的平板拿下来,孩子都不同意,最后无可奈何。经常看电子产品不仅对孩子的视力不好,同时还会影响孩子的交际能力,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2.买一大堆玩具让孩子自己玩
小朱就喜欢给孩子买玩具,因为每次买回来新奇的玩具,孩子就会玩上好半天,而对于小朱而言,就有了自己的时间,可以刷刷手机玩一玩。这种看似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是玩具在陪伴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长大之后会缺乏安全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关心。
3.不带孩子出门
家长觉得带孩子出门比较麻烦,看到什么都想要,干脆直接把孩子锁在家里。福福家就经常做这样的事情,只要福福出去买菜,就和孩子商量在家看电视,自己出去买菜再回来,把孩子关在家里。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长大之后,害怕一个人独处,缺乏安全感。
4.完全把孩子推给老人
现在很多的父母总以工作忙为借口,孩子生下就交给老人带,殊不知老人带孩子毕竟没有亲生父母那么仔细,而且无论谁带孩子都无法代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如果长时间父母对孩子不关心照顾,孩子会缺爱,长大之后就会变得偏激,记恨父母。

父母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应该用心地去对待孩子,不应该以孩子还小为理由,对照顾孩子这件事进行懈怠。毕竟抚养孩子并不仅仅是让孩子有吃有穿,看着体面,最重要的是还是孩子的心理成长以及各个行为的习惯的培养。玩具让孩子增加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但是并不能代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父母给孩子买一大堆玩具,反而让孩子对玩具不专一,甚至看两眼就没有兴趣直接扔掉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孩子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对此,父母应该放下手机,多陪孩子出去看看世界,进入孩子的生活,去了解,陪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既然生下了孩子,就应该对孩子负责任,如果因为自身的偷懒行为给孩子造成伤害,那就是得不偿失,你觉得呢?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贤爸爸。关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关于育儿经验和亲子相处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您的育儿之路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