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家务,真不是妈妈偷懒,而是给他好好生活的能力

文 / IF枕边育儿
2019-05-10 03:00

刚过去的劳动节期间,大宝的幼儿园开展了一项“劳动最光荣”活动,让每个小娃都回家帮着大人做家务,然后到幼儿园分享感受。于是班上的家长小群开始了花式炫娃,有的娃拿着抹布像模像样的擦桌子,有的娃扫地,还有的娃连洗衣机都放弃了,直接手洗小背心。大家纷纷表示,难得孩子动一次手,还不赶紧拍照留念。

让孩子做家务,真不是妈妈偷懒,而是给他好好生活的能力

这让我想起了在网上看到的“别人家”孩子,照片里的娃爸爸是凭借《战狼》火遍全国的演员吴京。孩子只有四岁,却已经在掌勺炒菜。在我们的关注点还在娃是不是有时间学英语,有时间看书的时候。“生活力”就已经被国外父母普遍关注了,而做家务是培养生活力最重要的基础。

让孩子做家务,真不是妈妈偷懒,而是给他好好生活的能力

生活力——好好生活的能力

生活力简而言之,就是安排好自己生活的能力。过去的十几年里,家长们更重视的是孩子能不能成绩优秀,能不能考上名校。但是却忽略了孩子能不能好好生活。很多成绩优异的孩子,生活能力却一塌糊涂,离开父母无法独立生活。生活卫生习惯不好,甚至长期叫外卖,搞坏了自己的身体。而生活能力的核心,就是独立自主,有计划独立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让孩子做家务,真不是妈妈偷懒,而是给他好好生活的能力

做家务的好处你可能根本没想到

在一次TED演讲中,身为斯坦福前院长的Julie Lythcott-Haims分享了他们做的一项研究,在追踪一组青少年近十年后,得出了结论:那些从小有做家务习惯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更容易获得好的工作以及美满的婚姻。

1、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大脑的发展

做家务对于大人而言可能是沉重的负担,但是对于孩子,基本跟玩没有两样。适合他们的家务劳动,不仅不会让孩子反感,还能像游戏一样,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从而让大脑也得到锻炼。把纸尿裤扔进垃圾桶,或者把积木放进箱子,对于他们都是只是游戏而已。

2、练习处理问题能力及多线程思维

稍微复杂一点的家务,比如做一顿简单的饭,或操作洗衣机洗衣服,这些都是需要事先安排计划的。孩子在做这类家务时,会学会如何有条理的处理问题。

如果需要孩子负责多项家务,他就会慢慢学会如何同时做几件事情,比如在等水烧开的过程中,去把衣服晾起来。

3、培养责任感

养成承担家务的习惯,并不是像大宝的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在学校的布置下突然开始做家务。而是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固定承担一定家务。比如喂猫、倒垃圾等等。这样做会让孩子建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从而更加自律。

4、提升自尊和自律

在分担家中家务的过程中,孩子会认识到自己在家中的重要性,这会让他产生高度的自尊。而自律恰恰来自于自尊,来自于对自己的负责。培养好这两种品质,在孩子日后的生活中,会给他带来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让孩子做家务,真不是妈妈偷懒,而是给他好好生活的能力

如何引导孩子形成做家务的习惯

事实上,宝宝从1岁开始就可以参与到家务中,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就要带抹布上学,擦桌子擦地板,甚至在学期末还要清洗电风扇和给地板打蜡。那么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该如何培养他们的家务习惯呢?

  • 跟孩子一起讨论参与何种家务

很多爸爸妈妈抱怨说,孩子根本不喜欢做家务。每次让他干什么,都懒懒散散,或者假装听不见。如果妈妈说:去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去把地扫一扫。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者不愿做这种类型的家务。

我们应该先明确孩子的重要性。“妈妈需要你帮家里做这件事情,你看你能帮忙吗?”以及跟孩子讨论一下他需要承担的家务内容,提供几个选择。比如每天早上起来,选择给猫喂食物,还是叠被子。

让孩子做家务,真不是妈妈偷懒,而是给他好好生活的能力

  • 先从具象化的指令开始

橙子妈对橙子说,去把你的房间收拾利索。5岁的橙子茫然的去房间走了一圈,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孩子的思维和大人不同,我们需要把任务具象化,比如换成,宝贝,把所有要洗的衣服都放在脏衣篓里,把绘本放回架子等等,孩子才会明白要做什么。甚至家长可以把需要做的事情,写在小黑板上,辅助宝宝进一步理解它。

  • 开始阶段参与比结果重要

追求完美的妈妈一定要克制,因为宝宝年级很小,做事情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好。他有可能在洗碗的时候打碎了盘子,也有可能洗袜子却让卫生间发了洪水。但是切记,我们要的是宝宝的参与,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只要他开始做,并坚持做完,那就应该被大大鼓励。

  • 做孩子的榜样

试想,如果孩子在做家务,却看到了甩手掌柜的爸爸,会是什么想法,他还想继续做么?所以要让孩子动起来,榜样是很重要的。宝妈宝爸都要参与进来,让娃觉得,这是一家人的事儿,而我是家庭成员,这是我的责任。

  • 荣誉肯定胜过物质奖励

有一段时间,流行让孩子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家务,获得零花钱。但这种做法迅速被教育界否定。做家务不是一桩买卖,而是作为家庭成员的义务。所以,为了鼓励宝宝建立做家务的习惯。宝妈们可以对娃进行大大的精神鼓励,这对孩子而言,更加重要。

小宝刚学扔尿布的时候,每每他正确的找到垃圾桶,打开盖,把纸尿裤扔进去,我们全家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跑来为他喝彩鼓掌,直到他已经习惯自己扔掉纸尿裤。

让孩子做家务,真不是妈妈偷懒,而是给他好好生活的能力

各年龄段孩子可以胜任什么样的家务

孩子从很小就可以承担家务,并不意味着他能承担所有的家务。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为他安排能够胜任的家务,会让娃更加自信自尊。上面的表格里整理了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家务,供宝妈们参考。

孩子可以做的家务跟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思维发展息息相关。例如两岁的宝宝已经能走的很稳,有些甚至已经能跑的很快了。宝妈就可以带宝宝去取快递,把他能拿得动的小件纸箱给他搬,他会很乐意帮忙的。

而一岁的宝宝或许还走不稳,如果手里抱着箱子是很容易摔倒的,在室内拿着纸尿裤和小件垃圾就是更好的选择。

枕边育儿寄语:

孩子在家务中学习照顾自己,照顾他人,对家庭负责。当做家务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的“生活力”也在不断发展。美国蒙特梭利基金会理事长说,在培养孩子相当程度的独立时,也奠定了受惠一辈子的良好工作习惯、自律自重与责任感。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高级育婴师,一位儿童心理学专业的二胎妈妈,专注孕期、育儿、早教、喂养与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