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铺天盖地,我的病残童年充满阳光

文 / 梦圆相伴
2019-05-13 11:27

我决心写下这些话。尽管对我来说,写字会很艰难,很慢,很慢,但会比我说出来更容易一些。我必须写出来,我的感受,我的感动,我的感谢和感恩,还有我的努力和决心……

1.母爱的眼泪哟,滋润了我病痛的生命

那是个初夏的深夜,一个脖子还缠着脐带的小生命顽强挣扎着,要降生在这个万紫千红的世界上。可是等找来医生把他生下来的时候,他已经窒息了,一声也不哭出来,护士打了十几下,还是不会哭。妈妈张平后来告诉他说,那时心里别提有多难受,哪有一出生就挨打的?

更令人揪心的不是挨打,而是面临生命威胁。他被送到婴儿室抢救,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他终于呼吸到人间的新鲜空气,发出微弱的啼哭声——这就是艰难出生的我。

母爱铺天盖地,我的病残童年充满阳光

几个月后爸爸妈妈发现我和同龄孩子不同,身子很软、坐不住,头不能直起来,就像刚满月似的,别人家像这么大的孩子都可以吃好消化的食物了,而我还吃什么吐什么,怎么看都可以说有问题了。爸爸妈妈想方设法为我做好吃的,可是我吃完后立刻就吐出来,一点也咽不下去。每当看着我又把食物吐出来,妈妈眼里含满了泪花,心里充满了愁苦。

于是开始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的结果是小儿脑瘫。接着又到北京儿童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两次诊断结果完全相同。爸爸妈妈当时就呆了。从这时起,爸爸妈妈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我,小林,就从此过着痛苦的治病的日子,失去了正常孩子的欢乐生活。

人们说,人生最美好的就是童年,可我的童年却在疾病中度过。虽然自来到这个世上就忍受病魔的折磨;从小就到处治病尝遍锥心的痛苦;同龄孩子不愿一起玩耍,体验过特别的孤独;虽然遇到了这么多人生的艰难,但是我却得到了更多的母爱、父爱和人间的欢乐……

2.艰难坎坷的治病路上,母爱坚忍不拔

从此,爸爸妈妈就到处打听消息,听说哪里有治小儿脑瘫的就赶赴哪里,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过。北到哈尔滨、南到桂林,吃尽千辛万苦,不惜精力财力。我的妈妈一天到晚在照顾我这个病孩子,而对来自人们的怜悯、疑惑和不解各种目光,她坦然面对,更自信自强,她不断努力给我治疗,从不气馁,不言放弃。她对命运的坦然、她对责任的坚守,她的耐心、她的不懈努力,使得我的病情慢慢有了好转。真的,在我妈妈面前,有谁能比她聪明、更坚韧,更有谁有资格谈论爱与生,痛苦与幸福呢!

我还不到一岁,妈妈就一个人领着我在北京治病,每次就是半年以至一年。要是在北京工作的舅舅出差了,妈妈就自己一个人带着我。每天清晨五点,她从被窝里爬起来做准备。先把饭做好晾着,再给我穿衣服、喂饭。六点就带我出发,开始上午治疗。最艰难的要数冬天了,因为天亮得晚,穿得又多,一路上抱着我她太吃力了。北京上下班坐公交车的人特多,看病常常遇到高峰期。每天妈妈抱我坐车,车上座位都是满满的,站在车上的人也是脚挨着脚。有时遇到好心人,看见她抱着孩子,就主动把座位让开;没有人给我们让座,妈妈只好一只手抱着我,一只手扶着车扶手。路上要倒两三次车,如果遇到堵车,就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医院。她右胳膊抱孩子,还要背个包,真累坏了我的妈妈。

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才发现右胳膊肿得像大萝卜一样粗,但她给我治疗却没有耽误一天。妈妈要有多么大的毅力啊!

到医院看病的人特别多,有时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才能轮到。针灸的时候,妈妈都会紧紧地搂着我,妈妈看见一根根长针扎进我的头上或身上时,她眼里含满了泪水,好像扎在自己身上,疼在心上!

扎上针的时候,妈妈有时教我说话,有时让我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看多了妈妈的坚强,我也很坚强,忍着,扎上针还要通电刺激四十多分钟。针灸完,妈妈又要马不停蹄地赶车,带我去做按摩和气功治疗。如果堵车,一上午只能去两家医院。不管多晚,妈妈都坚持带我去治疗,气功治疗一次就要五元钱,八十年代妈妈工资才几十元呢,她说:“只要能把我儿子的病治好,花多少钱也心甘情愿。”

夏天,天气又闷又热。每次还没有看完病,她的衣服就像刚洗过似的,她的脸上沾满了珍珠般的汗珠,可她顾不上擦一把脸上的汗水,一上午她都不敢喝一口水。因为她最怕上厕所,那时候我还无法自己站立,她有尿尽量憋着,等回家再上厕所。

母爱铺天盖地,我的病残童年充满阳光

每次看完病,回到家经常是下午一、两点钟。她顾不上歇一下,就赶紧去做午饭。从来不在外面吃,她嫌外面买着吃太贵了。有几次都下午两点多才看完病,她只好给我先买瓶酸奶,而自己却不舍得吃。到家都快四点了,才急急忙忙地煮一些面条吃。

后来,我又做了癫痫病手术和阑尾炎手术。妈妈每年在家都呆不了几天,整天都带着我在外地治病,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她总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妈妈对自己的事一点不在乎,记得有一年单位涨工资,因为,她常请长假领我去看病,所以就没给她涨,大概过了半年多,她才发现自己没有涨工资,可她却说:

“我不在乎这些,只要我儿子的病能好比啥都强。”妈妈为了我牺牲得太多,太多了!

3.严厉的母爱,教我学走路教我学文化

下午,妈妈主要是领着我锻炼和教我学习,那时我就知道讲条件,她最生气的也就是这一点,常常跟我说:

“妈妈这么含辛茹苦带着你去看病,不就是想让你早日康复吗?你不加强锻炼什么时候才能好呢!三分治疗七分锻炼啊。” 。

有一回,妈妈让我蹲一百个,我非要蹲五十个,无论妈妈怎么讲道理我也听不进去,她一气之下,把我放在床上,她自己出去了。我吓得大哭起来,过了好久,她才进来,严厉地说:

“你以后还这样做吗?你不锻炼病怎么能好呢。”

妈妈每天都让我练习站,因为站可以练我的平衡能力,开始只能站几分钟就倒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我慢慢地一口气可以站一个小时。在我站的时候,妈妈会用各种方法吸引我的注意力。妈妈的心是多么细腻呀!

锻炼完后,妈妈就开始教我学习,认字、数学、念古诗练习说话,如果我有不会的地方,妈妈就会一遍又一遍地教,一般教我学一二遍我就学会了,特别数学,我比看病的其他孩子都好些,她每天都要教我数数,还买了一些儿童学习的书。每次念古诗的时候,妈妈都会不厌其烦地教我怎么发音,要是我有哪个字念得不好,妈妈就会让我看着她的口型跟着念,直到那个字念清楚为止,她再继续教下一个字。虽然我背得不清,但能受到妈妈的表扬,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信。

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突然发现我可以记住电话号码,不管谁告诉我一次电话号码,我都会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妈妈看我的记忆这么好,就开始教我算术了,先教我十以内的加减法,可让妈妈想不到的是,我很快就能自己用脑子算出正确的数,当我说对一个数,妈妈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鼓励我。

每天吃完晚饭,妈妈都要带我到外面锻炼。我们住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妈妈常常带着我到那里散步。她拉着我的两只手,让我学走路。在我学走时,妈妈就像军人一样喊着一、二、一,一、二、一,……,让我跟着她喊出的口令一步一步走。虽然刚开始,一次只能走三四步就要摔倒,但是,每次一倒,妈妈都会把我拉住。妈妈唱歌给我听,让我在锻炼时不感到累。可是实在太累了,我走一会,就不想走了。这时妈妈会鼓励我说:“坚持就一定能进步。”

4. 铺天盖地的母爱送我到欢乐的阳光下

我都八岁多了还没上学,我每天只能坐在窗台上,看跟我同样大的孩子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看小伙伴们欢乐嬉戏的身影,我渴望走进校园,渴望求得知识,渴望求得欢乐,渴望和同龄人在一起啊!新学年开始了,我对妈妈说:

“妈妈,我也想上学。”

“你有病又不能自理,怎么上学呢?”妈妈劝我说,但还是领我去了学校。

刚进学校,班里的同学都愣住了,目光齐刷刷地射向我,像箭一样穿透了我的心。我心里很难过,情绪也不好。妈妈耐心地对我说:“你是个不正常的孩子,当然会受到别的同学嘲笑。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虽然你的腿有残疾,但你肯读书,学习成绩好啊!你想得到同学的尊重,你只有学习得更好,用成绩来弥补你其他方面不足……

母爱铺天盖地,我的病残童年充满阳光

回家后,妈妈帮我把书包好皮。因为我的手不好用,写不了小字,妈妈特意用白纸订了几个本子让我平时练习用,我看着这些整整齐齐崭新的书本时,激动得泪水都流出来了。妈妈为了不给学校增加负担,为了能让我坚持完成学业,她决定调到离学校最近的车棚工作。看车棚工资最低,但是她为了让我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宁可付出一切。

几年坚持,小学要毕业了。想到同学们都各奔东西上初中,可是我只能呆在家里,无法继续上学,闷闷不乐,想起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生活的快乐时光,不知不觉地泪水就落下来。

妈妈见我无精打采的样子,就开导我说:

“有很多残疾人一天校门都没进过,都是靠自学成才的,你应该振作起来,自强不息,自学照样能学到知识。”妈妈一有时间就会和我交谈,让我放下悲伤的包伏,尽快转变思想,走进正常的生活中去。在爸爸和妈妈的说服下,我开始有了转变,每天坚持锻炼、看书和练字等,把时间安排得很紧。

母爱就像铺天盖地的阳光,给我生命,给我温暖,给我欢乐;是母爱涓涓滋润,才有了依依摇曳的春柳,有了我眼前的这片蔚蓝的天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