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文 / 启萌星球
2019-05-15 00:00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养一个孩子有多贵?看看网传的十大城市养娃成本: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网传中国十大城市育儿成本排行榜,网友说,现在养个孩子都得“百万起步,上不封顶”了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高达200万元,虽说普通家庭没这么高,但有网友算了笔账,从尿布奶粉到幼儿园兴趣班,再到升学,哪一样不是碎钞机,综合下来实际花费也不低。

难怪有人说,包包算什么,孩子才是最贵的奢侈品

现在的社会,有月薪3000,存款为0的年轻人,被每天一杯星巴克、每年一只名牌包的“伪精致”绑架。

同样地,也有无数普通家庭的爸妈,正在被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伪富养”绑架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穷家富养,害了多少家庭

有一种悲哀,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穷家富养多败家子。

现在,一些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觉得亏欠了孩子,担心孩子衣服不够漂亮,吃得不够好,被别人家孩子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娇惯宠溺孩子。

衣服、玩具、零食、儿童画册等,尽可能买牌子货,各种高大上的兴趣班、夏令营也不能少。

广州一位妈妈对此表示很心累:月薪30000,养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美国游学一趟、钢琴考级、游泳班、英语、奥数培训、请阿姨照顾……加起来35000多。

超出能力范围的物质供养,只是“伪富养”。不仅榨干了父母,还容易养歪孩子。

曾看过一则新闻,本是工薪家庭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省吃俭用送他出国读书,没想到孩子因从小要什么有什么宠坏了,花钱大手大脚,学业也一无所成,30多了不想工作,只想啃老。

这不就是朋友圈里疯传的“你在洛杉矶开玛莎拉蒂,你老子供你上学跑滴滴”吗?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朋友圈里的富二代,很可能是“假王子”“假公主”

不久前,一个#你知道自己家财政情况吗#的话题上了热搜。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到底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的财政情况?有爸妈选择替孩子负重前行,给他们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更有甚者,竭尽全力,给伪造一副“家庭背景优质”的表象,让他们活在假“王子公主”梦里。

从小对家境的错误认知,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以及对财富的理解,所以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新闻:

小学生“一掷千金”,壕气打赏游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积蓄;

14岁儿子花父母积蓄打赏主播,租住地下室、每天三班倒的父母发现辛苦攒下的3万积蓄只剩1毛5……

本以为能“富养”出一个不自卑、有见识的人,没想到养出一个贪慕虚荣的败家子。

我们之所以说要富养,是不想让匮乏感,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匮乏在哪?不在物质,而在精神:长期忽视孩子内心,不满足孩子真正需求。

很多家庭,“精神财富”不够,就用物质条件去弥补。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认为:

“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你见哪一个人才不经历人生坎坷?孩子需要有正常的磨砺,而不是只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富”的是精神,“穷”的是经历

富养,富在“精神”;穷养,重在经历。

观察那些真正的富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对孩子的养育往往是“穷富有度”

最近,霍启刚郭晶晶这对国民豪门夫妇又上了热搜。

霍启刚发布了一条微博,图片中,烈日炎炎下,一家三口挽着裤腿,在泥泞中插秧。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劳作过后,一家人坐在简易的村舍中,吃着简单家常菜,笑容满足幸福。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霍启刚配文说: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儿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

穷养的“穷”,不是物质上的克扣匮乏,而是让孩子多经历、多体验。

经历过下田插秧的辛苦,才能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这样的“穷”,其实是另一种精神上的“富”。

再看民国时著名的宋氏家族掌门人宋耀如,宋氏三姐妹就是在富养和穷养下长大的。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宋耀如女儿“宋氏三姐妹”:宋霭龄 宋庆龄 宋美龄


说富养,他在郊区买了一大块地,亲手设计了房屋,让孩子们在书房学琴棋书画,接受中英双语教育,也可以到菜园或田野里玩耍,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说穷养,他在生活中要求孩子会吃苦,野外徒步,学会忍饥挨饿,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毅力。

宋氏三姐妹就在“世外桃源”般的优越环境中,一边诗情画意,一边磨炼性格。

后来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宋庆龄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脚步,一代“国母”广受爱戴;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中国人;宋蔼龄联姻孔祥熙,敛财有方,富甲天下。

这个曾经在叱咤政商界的大家族,让我们看到,真正好的养育是:让你享受舒适美好,也让你明白生活不易。

因为,见识过世间繁华的双眼,不会被物质的光彩迷惑。

体验过艰苦劳动的双手,不会随随便便伸向爸妈进行索求。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你用什么养育孩子,孩子就会成长成什么样子。

无论富养穷养,很多情况下,许多家长已经竭尽全力给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养育

在泰国一个公益短片里,我看到了一位母亲养育孩子最好的样子。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妈妈看到孩子对冰淇淋的渴望,贫穷的母亲没有给孩子买,而是把自家的菠萝做成了冰棍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女孩在吃到冰淇淋的同时,也得到启发,开始推销其自制的菠萝冰淇淋。让女儿独立自主、从生活中学习的“富养”方式,影响了孩子一生的发展。

这个短片的原型人物 Achara poonsawat 在长大之后,获得Sarnrak项目奖学金,完成本科学习,过上了更理想的生活。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这位母亲知道自己无法给孩子优渥的物质条件,那就让用另一种方式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一味满足娇惯。

她没有上过学,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好,那就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体验、学习,放手让她在经历中成长。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这位母亲可能并没有听过“穷养”“富养”的理论,是生活现实,让她不得不这样养育孩子。

如果有更优越的条件,她可以让孩子随时吃上冰淇淋,或者直接给一笔创业基金。

没有家财万贯,也能给孩子另一种富足和充实

泰国有很多这样的教育公益广告,都是讲述的普通甚至贫困家庭的励志故事。这些故事里面,没有高大上的物质供养,更多的是父母和儿女之间朴实温暖的关爱,成就了孩子的未来。


“月薪3万,不够孩子一个暑假”:伪富养,绑架了多少爸妈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穷的,是内心的强大,精神的富足。

再富也要苦孩子。不是人为地哭穷藏富,而是让孩子多经历、多磨砺。

无法给孩子优越物质条件的爸妈,不必感到亏欠。不被“伪”富养绑架,用心去引导,用爱去陪伴,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如果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没有法拉利?”

我们可以直接告诉他:

“这个世界有时候不讲道理,但我们可以选择用力活出自己的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