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先哭一通是大懦弱?不,孩子缺少了自我肯定
1
上周六陪孩子去上兴趣课,我在孩子上课小区一楼坐等孩子下课,忽听见有人跟我打招呼。我抬头一看,是我孩子兴趣班同班同学的妈妈。
我们会心一笑,就孩子学习的问题打开了话匣子,我们都是职业相似(她是在职大学老师,我是曾经的幼儿园老师)聊起孩子学习的话题更是滔滔不绝。
她说她孩子没什么让她操心的,学习还行,性格也不错,但是有一点让她一直头痛又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她的孩子在一年级时,每一次看到老师布置看图写话作业,开写前都会先哭一通,再写动笔写。
孩子一到不懂的题就先哭,一直到现在她的孩子已经是三年级了,并且哭的时候很受伤的样,怎么安抚都不听。我问她,每一次孩子有这样的情况,她怎么处理?

她说:我性格比较急,我看见他为这点小事,都能哭上十多分钟,你想一想,三年级的题目能有多难呢?而且他这么大了,还这样哭,我有时候就会引导他说:“这点问题你不用怕,你不会,妈妈会,妈妈可以会教你,你哭有什么用?”。
但有时候我也会烦躁的批评他!批评他,引导他这习惯都改不了,已经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有这样的习惯,遇到不懂的题就哭,我也不知问题出在哪?我觉得我的孩子是不是有点懦弱?遇到问题就哭?
以上是她的原话,其实她是一位大学老师,在学识她懂的可能比我多,但是我觉得她没有更懂孩子!她是一位非常明智的妈妈,见她比较容易沟通,我就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我告诉她:其实您的孩子不是懦弱,而是他缺乏自我肯定,他对自己信心不大。
我刚说完,这位妈妈马上就接话了。她说:你说的这一点倒提醒了我,前段时间我让孩子去参加围棋考级,他都不愿意,说怕考不过。怎么劝他都不敢去参加考级,说要再等等。

其实孩子缺乏自我肯定时,在他面对困难时,他是不相信自己能克服难题,对自己没有信心,更不会想的去挑战自己未知的领域,缺乏自我肯定孩子在自己未知的领域,会觉得很没安全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缺乏自我肯定的孩子有很多负面的影响,会让孩子逐渐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的不肯定。
2
那么孩子学会自我肯定会对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想知道孩子学会自我肯定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的理论是个体对自己外在的形象,精神面貌,性格特征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认可,欣赏和肯定。
从理论看来,孩子如果有了自我肯定能力,他对自己的形象,长相平凡与否都是认可的,对自己是有信心的。
对自己有信心的孩子在生活上或者学习上都紧握着主动权。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难题,并能去为自己的观点作出行动。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学会自我肯定的孩子对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教育学博士陈美龄也曾在她《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一书中写道:孩子学会了自我肯定,就可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优点,并且连缺点也能一并接受和面对,变得更积极。
孩子学会了自我肯定就会更加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可以化为孩子成长的内动力,在王菲的女儿李嫣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李嫣是在父母肯定的环境中去成长的,她虽然一出生就有先天性唇腭裂,但在父母的肯定中,她学会了自我肯定,接纳自己的缺点,相信的自己的美,我们可以看到李嫣在去年巴黎走秀中,一出场走秀,气场全开,成为全场的闪点。小小年纪的她,在台上昂然阔步,没有一丝拘谨,毫不怯场,浑身散发着自信和光芒。

也可以看到在社交平台上落落大方的李嫣,一边给直播教大家美妆的,还很自信地自称自己为李老师,鼓励女孩子要学打扮来将自己变得更美的视频。
李嫣不但是在外貌上肯定自己,她也是一位很有实力派的孩子,他从小三岁就会背熟《金刚经》,认识甲骨文,长大后书法,画画,钢琴也是样样精通。
有人说李嫣是因为家庭关系才会如此优秀,但如果一个孩子不肯定自己的话,不相信自己也没法做到自信,再优裕的家庭也无法让她欣赏自己。
自我肯定是孩子成长的内动力,它可以去提升自己的优点,也有勇气来接纳自己的缺点,从而成为一个有观点有个人想法和追求的孩子。
一旦我们的孩子学会了自我肯定,就算孩子所处的环境和学习不理想,孩子但依然可以凭着对自己的信心去改变现状。

孩子的自我肯定就像一把开启孩子内在动力大门的力量,这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内心储存的能量,帮助孩子释放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孩子表达有力,行动自觉果断。
那么孩子如果缺乏自我肯定会对孩子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想知道缺乏自我肯定会对孩子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缺乏自我肯定呢?
寒韩曾说过:孩子都透过他人肯定来发展自我的肯定。也就是说,在孩子生活的环境中,如果有人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孩子也就会自我肯定,相信自己!

回到我上面所讲的,我孩子兴趣班同学的例子上,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题就哭,她的妈妈没有理解孩子,她认为三年级的题能有多难,他认为孩子为这点小事就哭是很差的行为。正因为妈妈的态度让孩子很受伤,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孩子就自然会想这么简单的题我都不懂,我真是太没有用了,于是就开始否定自己,孩子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会有很多不良低落的情绪随之而来。
那么,孩子缺乏自我肯定对它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教育学博士陈美龄在她《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一书中曾说过:不会自我肯定的孩子也不会喜欢上自己,总会处在焦虑的状态中,容易生气,搞不好人际关系,在事情处理上无法积极向前看,结果会对学习和成绩产生不好的影响。

当孩子缺乏自我肯定自己的时候,会在心里认为自己是没能力,也会很容易对自己生气,情绪波动也会比较大。对于自己不知道或者未知的领域,很多时候不想去面对,连探索的动力也没有。
缺乏自我肯定的孩子是很难喜欢自己的,在面对事情上不够主动,和积极反而会有很多负面的想法,在学习和生活上不够自信,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们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够肯定自己的时候。例如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准备升上一年级,有的孩子就没有任何的畏惧感,适应能力也很强。但也有的孩子就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记得我的小孩准备上一年级的前期,也有一点焦虑和担心!相信这是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有不够肯定自己的时候,所以说要孩子获得自我肯定,主要先从父母的这里获得肯定。

3
那么在生活上怎样才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获取自我肯定呢?
首先,帮助孩子正视自己,学会面对自己优点,缺点一并接纳
我们作为父母要有一个理念,就是每个孩子都不完美,允许孩子有不伤大雅的缺点,并教会孩子接纳自己。在教育上不要过于追求培养一个完美的孩子。
在家里,我们可以给孩子肯定,但是并不代表孩子在外面也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们先要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不足,才可以帮助孩子更加的喜欢自己,相信自己,面对问题能积极回应!
有一次我的孩子放学回来对跟我说,他说妈妈同学说:我很黑,有点丑!这个时候我就想到,必须需要说一些话,让孩子接纳并喜欢自己皮肤是黑了一点的事实。
于是我对孩子,妈妈并不认同他的说法,妈妈反而喜欢你皮肤黑一点,因为你是一位喜欢打篮球的男孩,我们皮肤黑一点是爱运动的标志,爱运动的男孩是最帅的。妈妈喜欢这样阳光的你!
孩子思索了一下,咧嘴笑了起来说:我也喜欢我自己!无论孩子是遇到困难,还是别人的不认可,都要告诉孩子要正视自己,别人是别人,自己就自己。不要让别人束缚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

其次,凡事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写作方式”的方法深剖孩子行为问题并解决。
许多人都会认为,我们都知若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会简单很多,但真正做起来就有点难。今天给大家分享如果能用“写作方式”的方法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就很容易。
一般的写作方法是:提出问题→为什么→怎么办?当我们应用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用这么方法可以阻止我们大人只站在自己角度而无法理解孩子,就会出言伤害到孩子,从而建立孩子的信心。
例如,还是回到,刚才例子孩子遇到不会的题就哭。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在面对遇到难题就哭孩子这个情况,进行提问孩子为什么会哭?→应该怎么做?才可以帮助孩子改变!当我们这样问的时候,就会想到孩子哭,是因为这些题对于孩子来说还有难度,他真的不会,他需要我们帮他把知识点吃透,而不会像那位妈妈一样说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三年级的题太容易了,孩子还会为这些小事哭,而感到大惊小怪,也说出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话来。

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是为了让父母也有先接纳孩子的问题,其次再是解决问题。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在我们面前是安全的,是被接纳和肯定的。
最后,在生活上,有机会多让孩子有参与大人话题的讨论和自主决策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孩还小,大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也从不会邀请孩子参加,其实如果我们可以邀请孩子参加讨论问题,会有助于孩子思考个人观点后,更大胆去表达自己观点的人。
曾在一本书中看过比尔.盖茨的父亲教育观,他是一名律师他在比尔.盖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经常与比尔.盖茨讨论案件他所负责的案件,并认真听取比尔的意见。这样可以帮助比尔盖茨从小就会思考自己观点,并敢大胆说出来。

孩子参与大人话题的讨论,是给孩子机会提出个人观点,孩子提出不错观点的时候,我们给以肯定是可以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肯定能力的。另外,我们在生活上也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做选择和决定。
在不断的尝试选择,决定,发言中,孩子就会获取生更多的生活经验,从而对自己更有信心。
曾在书上看过这样一段话:鸟儿站在树枝上,从不会担心树枝断了,自己会下摔下去,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当一个孩子有的积极的自我肯定,他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积极发展的自己的优点。就像鸟儿的翅膀一样,有了飞的底气!而这一切更多的力量要来自于父母的教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