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幼儿园“奇葩”作业,家长一味“随波逐流”,只会毁了孩子

文 / Ainee妈咪
2019-05-16 00:01

我是Ainee妈咪,为了让您的阅读更加轻松,重点已经标注

近期一则新闻冲上了热搜,有一家幼儿园的老师要求孩子们放学回家将自己家里的车拍下来带到学校,这一举动遭到了学生家长们的强烈质疑,网络上反对声不断,很多人都声讨这位老师太“势力”,号召给孩子一个“纯净”的成长空间。

此举被教育局叫停,园方已道歉,虽然事后也有人说,老师的初忠是好的,但是由于没有沟通好才会造成的疑义,可是,不论是哪种原因,孩子的幼小心灵是纯洁的,很容易受到物质教育的影响,教育的方法不当,会把孩子引入歧途

面对幼儿园“奇葩”作业,家长一味“随波逐流”,只会毁了孩子

“妈妈,快给我银行卡!”

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了小李家里,孩子放学回家跟她说要把银行卡拍下来交给老师,还说是家庭作业,小李瞬间就沉默了,立即对老师的态度起了质疑:这是老师为了摸清楚我们家的条件,以布置作业为名让孩子回家要卡?

这让她不禁担忧起来,私下的跟其他家长议论了这件事,其他家长也表示,现在的老师太“功利”,怎么不直接点,拍拍家里的保险柜?这不就是明摆着,看看孩子家里有钱,好区别对待吗!这不直接把孩子推向物质欲望的深渊?

有些家长再也安奈不住愤怒的心情,直接就投诉了老师,尽管老师说,其实就是鉴于现在消费方式的多种多样,单纯的想让孩子识别银行卡,培养孩子的财商,只是之前没跟家长们做好沟通,可是,这个理由还是让很多家长难以接受,校方立即叫停了这个活动。

面对幼儿园“奇葩”作业,家长一味“随波逐流”,只会毁了孩子

教育的不当对孩子的影响

1. 太过物质,追求名利

在孩子还很小的年纪就给他灌输了物质至上的观点,容易在孩子心理过早的植入物质理念,什么都要回报,给爸爸妈妈倒杯水都要付款,这样的话,何来的亲情可言?对于一个家庭的和睦,需要感情来支撑的,就连孩子都没有感情,岂不是件可怕的事情?要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感情的因素来维系的,没了感情,父母对孩子而言,就是行走的银行卡,孩子只直到追求名利,就别说什么感恩孝顺了。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孩子长大了,父母生病了,孩子说没钱就不护理,这会多么的心寒和辛酸啊!

2. 虚荣心太重

对于男孩子来说虚荣是最要不得的东西,会带偏孩子的三观,让他迷失。从此他的追求只是能给他“面子”上贴金的人或事。而女孩子,则是会没有底线的为了金钱“出卖”自己,会过的很不幸。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情感,比如说,为追求面子上好看,在强烈的虚荣心的驱使下,很可能会滋生出可怕的动机。

像是一则新闻说,一个单位的会计,为了打赏女主播,盗用公款,最后,给公司带来损失不说,还毁掉了自己的人生,这就是虚荣心带来的严重的后果。

3. 对于家庭和父母产生不满

长此以往孩子会不满足于家庭的现状,从而埋怨父母,甚至憎恨父母,动不动就跟父母吵架,不尊重父母,不孝顺还满心的“冤屈”,恨自己生在了这样的家庭,严重破坏家庭和谐和亲子关系。

同时,以“富”为尊的孩子,由于达不到这个条件,要么很自卑,什么都容易放弃,要么会做出极端的事情,伤害别人和自己。过着贫穷“富二代”的奢侈生活,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啃老,父母总不能不管自己的娃,时间长了,会精疲力竭,或者被孩子“榨干”。

面对幼儿园“奇葩”作业,家长一味“随波逐流”,只会毁了孩子

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1. 跟老师方面沟通

与老师沟通好这样做的目的和影响也会更清晰一些,有些老师也在叫苦,其实自己的目的也是很单纯,只是让孩子去认识世界,认识事物,但是实施起来却遭到很多质疑。这跟前期的沟通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前期的时候,老师跟家长沟通好,或者征询一下家长的意见,也不会有这种大乌龙发生。

同时,家长在平时也要多跟老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师沟通,这样做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孩子的动态,也让老师明白,自己的教育方向,只有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向一致了,双管并用,才会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空间。

2. 积极引导孩子

引导孩子在物质方面的想法,正确树立孩子的价值观,平时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不正常的举动,比如说,做什么都要物质回报的话,家长就要检讨一下,是不是教育的方式有了问题,比如说,鼓励孩子做家务这件事,本来出发点是好的,让孩子积极做家务,还让孩子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是无可厚非。

但是孩子毕竟年龄还小,很可能误解家长的做法,从此误入歧途,做什么事都向“钱”看,那么好事也变成坏事了。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思想上偏向物质这种问题,家长就要及时反思和纠正这种教育方式了。

3. 更加注重精神和品质教育

物质教育只是一个部分,精神教育更加重要,虽说,物质是很多事情的基础,但是,如果没了精神的支撑,物质资源也会变“废”,就像不久前的新闻,有名有才又有颜的明星们,本来有个光明而又让人羡慕的人生,但是因为吸毒,而自毁前程,多么让人惋惜啊!

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物质追求应该不是唯一的目标和动力,而是有端正的三观为基础,不然即使有了物质基础,也会变得一无所有的。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及时为孩子做引导,可以带孩子多看看相关的故事,或是影视作品,也要适当的锻炼孩子,让孩子有个勤俭而高尚的品质。

4. 物质教育有侧重

对于男孩和女孩要有不同的物质教育方法,“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然而这个穷和富却被很多家长理解出了物质的意义,以为穷就是物质上的穷,而且矫枉过正,明明家庭没那么穷硬是要去装穷,还要在孩子面前哭穷,结果孩子走了一个自卑的童年,一直在“都是我才让家庭过得如此惨”的自责中成长,可以说,整个童年都是不幸的,孩子长大也会很自卑。

女孩富养的“富”,被某些家长理解起来也变得离谱,没钱也要装的有钱,贫穷富二代的日子让女儿长大也变得很虚荣,沦为金钱的奴隶。

其实这个穷和富在于孩子的精神层面的培养,男孩因为适当的锻炼和合适的挫折教育,让养尊处优的他们更懂得如何去珍惜和坚持,而女孩是说,要走做人的底线,和生活的品味,不能活的廉价,让一块蛋糕就什么都骗走了。

5. 多去了解他们的小世界

在平时的时候,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沟通,勤交流,去了解孩子的小世界,人说,3年一个代沟,家长大孩子那么多年,得多大代沟?不过家长们也不要担心,平时的时候多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也为孩子做好榜样,纠正他们的错误,减少亲子间的误解,让孩子感受到爱,并懂得如何去爱,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指路拍,让他们不迷茫,将来的道路上不迷路,不走弯路,勇于挑战,遇到挫折不跌到,不为物质折腰,有个幸福的人生。

在育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