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家长言行构建出来的,智慧父母不会做这4件事

文 / 春花育儿
2019-12-18 08:30
"

孩子最大的幸运就是拥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氛围和智慧的父母。

很多时候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仅能够悄无声息的养成很多良好的习惯,相信自己是被爱着的,就有能力送出更多的爱。因为他们从小就对爱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会不自觉地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走。

想要做智慧型父母,首先要明白怎么样爱孩子,孩子成长的过程首先是感觉外界的刺激,然后将感觉的事物和自己的感觉联合起来,然后发生相应的动作做出回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感受到快乐的刺激,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通过不断的重复,让快乐的刺激产生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从而巩固孩子快乐的理念。身为父母要懂孩子的内心,在他们小的时候都是好奇的,喜欢游戏的,喜欢被家长称赞。

在童年的时候父母的话语和行为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心理暗示,父母要基于孩子的心理状况给予正确的心理引导和教育。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家长言行构建出来的,智慧父母不会做这4件事


做父母要明白爱孩子的方法,很多人会说“做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如何去爱,方式却是千差万别,甚至有的父母会用错误的方式去爱孩子,因为不懂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会用自己的成见去约束孩子,用自己在过去学到的错误方式对待孩子,导致出现很多问题。

其实想要照顾好孩子并不难,一切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很多问题都能避免发生。

就从最简单的吃饭来说吧,建议父母从孩子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尝试自己吃饭,能不喂饭就不喂饭,哪怕一开始孩子吃饭会弄得身上桌子上到处都是,也要让他们自己吃。

建议最好给孩子买一套专用的宝宝餐椅和餐具,不要让孩子站在椅子上或者坐在父母的身上吃饭。

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也要让他们自己去选,年纪小不懂没有关系,选择的动作一定要有,家长不要太主观的做选择,而是要让孩子参与到选衣服和穿衣服的过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而不是完全被父母决定的娃娃。

睡觉的时候也要及早让孩子自己单独睡在小床上,对于孩子来说睡眠是最好的成长时间,对孩子来说也并不是睡的时间越长越好,合适自己身体的睡眠时间才是最好的。根据他们年龄段的不同,保证孩子足够安稳的睡眠,营造好的睡眠环境就够了。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家长言行构建出来的,智慧父母不会做这4件事


父母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的行为,比如说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在外面感染细菌,不让孩子摸这个不让孩子碰那个,或者怕他们摔着,不让孩子跑跳。

其实每一次出门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机会,家长要在基本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索。

有智慧的父母从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做这四件事: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经这样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

孩子的内心敏感又脆弱,有时候父母无意间的一个举动可能就会深深的伤害孩子的心灵。扭曲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有的行为家长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做。

1. 挖苦诋毁别人

不管是夫妻之间互相挖苦,还是指责孩子,又或者是当着孩子的面评论别人,嘲讽或者是挖苦的语言对孩子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半,或者拉着孩子站队会造成他们内心扭曲和分离感,对孩子未来的性格,情感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影响。

爸爸说妈妈无能,妈妈说爸爸无用,孩子听多了在心中就会产生一种认同感,本该是尊重或认同的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就会变成他们互相指责的样子。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家长言行构建出来的,智慧父母不会做这4件事


2. 抱怨生活,消极避世

英国一个电视节目做过一个实验,把婴儿和妈妈分别安排在视觉悬崖的两侧,如果妈妈面部表情严肃,孩子很大几率会掉头返回,而妈妈面带微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孩子,大部分的孩子会突破视觉悬崖,来到妈妈身边。

研究表明,父母的笑传达给孩子的是一种无声的爱和鼓励,能够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自信。

现实中有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在孩子面前展露和发泄出来,甚至还有的父母会因为一点小错而用孩子出气,抱怨养孩子花费高,陪孩子写作业累,气愤自己不是有钱人,负能量爆棚,一点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都看不到。

孩子年纪小,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家长一言一行构建出来的,如果长期接受父母颓废气息的熏陶,他们会很容易没有安全感,从而陷入极端消极的状态中。久而久之对这个世界也会失去热爱。

父母有即使再多的烦恼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想要解决的最根本的方式,就是父母转变看待世界的眼光,用积极的思维来影响孩子。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家长言行构建出来的,智慧父母不会做这4件事


3. 说别人坏话

所谓积极的思维方式就是不从坏的一面思考问题,很多家长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就是因为只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

父母脾气不好,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在孩子面前也不知道收敛,骂人就像泄洪一样,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孩子长期耳濡目染,自然就有样学样,不自觉的就沾染了这种习性,遭遇不满就怨天尤人,爆粗口,习惯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别人。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呢?

4. 沉迷手机忽视孩子

父母在家中看手机或者平板的时间不宜过长,父母越沉迷电子产品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就越大。

父母沉迷手机就会习惯性的忽略孩子的需求,这样只会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学习父母的样子沉迷手机,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只爱手机,亲子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因此疏远父母讨厌父母。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以及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的错误最终是要父母来买单的。不要因为当初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错误,事后再感到自责。

【一茶】教育孩子要懂得心理学 培养孩子敏感期情商情绪书籍 ¥24.8 购买 ".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