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患了“自然缺乏症“吗?””放飞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吧
幼儿园大门外,有一个小运动场,每天孩子们放学出来。就像出了笼子的鸟儿。在这个小运动场,追跑打闹。其实这个运动场不是儿童运动场,是一个成人锻炼身体的地方,但孩子们,就把它当作了天堂。他们在这个小运动场上,在这些成人锻炼的器具上,上上下下,欢呼雀跃。

可是,几分钟以后。就有他们的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过来跟他说,再玩儿最后两分钟我们就走,今天上数学课。也有妈妈这样说:还有最后的三分钟,今天上美术课。有的家长,完全没有商量,直接拉着孩子的手,向运动场外走去,有孩子干脆就哭了起来,我不去,今天我不去数学课,我要在这儿玩,小朋友还没走呢,我要玩!
看着孩子含泪的眼睛,心里真是不舍,感叹,只有三、四岁的孩子,就被推上了考试学习和竞争的列车。让他们损失了和大自然接触的时间,损失了锻炼身体的时间。

以上这样的场景,每位家长都会经常看到。
孩子们长时间不接触自然,不接触户外的空气,缺少体育锻炼,这样的孩子就会患上“自然缺失症”。
有统计数字表示,我国大约有45%以上的儿童患有“自然缺失症”。
一.什么是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
他说: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抑郁,焦虑,多动症等等问题都源于缺少与自然的接触。

二.自然缺失症的形成
1、课业负担重,孩子没有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这个现象亚洲国家尤为严重。尤其是中国,日本。都是属于课业负担比较重的国家,在日本,就见过天色很晚了,街上很多私塾还亮着灯。妈妈们领着自己的孩子,从私塾里面出来。
我们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孩子们放学以后去补习班,休息日去补习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运动场上人迹稀少,培训机构门庭若市。

2,家庭作业过多,孩子没有时间去户外活动
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是小学生不允许留作业。但是你看一看哪个学校又不留作业呢?不要说小学生留不留作业,就是幼儿园的孩子、幼小衔接班的孩子,都有作业要做。
比如说,现在不少幼儿园的孩子,参加了课外的数学班,不叫数学班,叫做思维训练班,或者是智慧训练课。其实就是数学课,因为它有很多的作业要做。
这些学龄前的儿童,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课。一学就是一个半小时。下课回来就是晚上8:00左右了,还要完成作业。

因为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如果不抓紧复习,就剩下了原来的25%。随着时间推移,遗忘速度减慢,遗忘数量也减少。
不少家长懂得这个道理,在当天就督促孩子来完成作业,孩子做完作业已经是晚上10:00了。可怜的孩子。课业负担太重了,睡眠严重不足。
那么家长不送孩子去课外班可以吗?不行,因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让孩子不愿意接触自然
孩子们的空余时间经常用在看电视,打游戏上。有的孩子看电视,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孩子闹的时候,妈妈会万般无奈地说,看电视去吧。孩子看起来乖了,但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视力,还有就是打游戏,不管是看电视还是打游戏,孩子都是越看越上瘾,越玩越上瘾,他们就不再愿意去户外参加活动了,因为电子产品的诱惑力比户外的活动吸引力要大得多。

在《林间最后的小孩》这本书里,作者就引用了圣地亚哥一个孩子的话形容他不愿意出去。
他说,因为房间里才有电源插座。
4、场地稀缺。
农村的孩子还好一些,在城市这个钢筋水泥森林里边,到处都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孩子们见不到绿色。就是孩子们想去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也少有场所。
不少孩子们游玩的地方,也被商业化了,一些大楼里面,建了游乐场,在换气功能很差的情况下,孩子们在这里边运动。

5、空气质量比较差也是原因之一
雾霾天气,PM2.5的值比较高。这样的天气状况,不如不出去。当然了,这个问题是我们解决不了的,但也是原因之一。
三,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减轻孩子的自然缺失症。
1,懂得接触大自然,是儿童发展的必须。
最近囤了一部大部头的书,叫《发展心理学》。在这部书里,看到了一个概念叫做生态系统理论。
提出这个理论的人,叫做布朗芬.布伦纳。他的发展背景理论认为: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
我非常赞同。一个没有机会接触自然的人,他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人的发展是各个器官的全面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带孩子去山林去田野,看花开花落,看朝阳夕阳。他是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先驱。
理查德.诺夫在他的书中这样说,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一个种群。大自然对我们的生存和精神需要,都必不可少。我们必须保证,世界各地的孩子可以拥有亲近自然的空间,时间和体验的常规渠道。
著名演员孙俪,为带孩子亲近自然,推掉拍片。不去商厦购物,而爱自然风光。这个育儿的例子已经传为佳话。孙俪懂得育儿的真谛。

将来有大作为的孩子,绝不是那些书呆子,而是见过外面的世界,勇于搏击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视野更宽,更有力量,更能战胜人生中遇到的困难。
2.大自然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孩子,不经风雨,少见阳光。没有经过风浪的搏击,人就难以形成坚毅的性格。
伟人毛主席,从年轻到老年,多次在长江、珠江、湘江、钱塘江、庐林湖、韶山青年水库等大小河流水域游泳,还到北戴河的大海中畅游,17次畅游长江,感觉“胜似闲庭信步”。
很多次都是在风浪很大的时候下水。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带领着人民闯过了多少惊涛骇浪,越过了多少坎坷。宽广的胸怀和与天奋斗与人奋斗的无畏,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3.接触大自然,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比如观察的能力。我们教宝宝背诵古诗词: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只要把宝宝领到春光明媚的水边,指着嫩嫩的柳叶,读出诗句,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柔嫩的柳叶随风飘动,他的触觉、嗅觉、听觉都参与了进来,完全不用讲解他就可以理解诗句描写的意思了。

大自然是美好的,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接受这个礼物吧。到自然中去。陶冶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我是宁老师,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