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文 / 二娘说育儿
2019-12-20 08:00
"

最近,一位署名CONNIE的网友在网上发出了自己的疑问,问有没有人给自己的孩子购买专利。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他说:

孩子的同学在孩子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给他买了专利,花了2~4万元块钱,专利申请证书的含金量堪比pet、ket。

看到这个消息,二娘所在的一个母婴群炸开了锅。有人在群里表示有获得专利申请的渠道,立刻有N多人“认真”的表示愿意预定。还有人直言自己的孩子小学六年级在读,正在学编程,孩子如果有专利证书非常“自然合适”。

01 从学区房、PET到专利申请,教育焦虑何时休?

给予有专利证书的孩子在升学上一定倾斜,原本是为了鼓励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可是,现如今却已经异化成了一种赤裸裸的商品交易,甚至形成了一条明码标价的“灰色产业链”。到底是为哪般?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究其原因,是父母们“教育焦虑”在升学上的具体表现。父母们在对孩子“鸡血”的同时,还试图去“薅政策的羊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更便捷、更快速的渠道拿到好学校的“敲门砖”。

说真的,现在的父母是越来越焦虑了。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基本靠“放羊”,我们则举着“上名校”的大旗,一路焦虑地恨不得拽着自家孩子脚不沾地地向前飞。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区房大热。在首都北京,网传不同区的妈妈们有着不同的特征。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海淀区教育资源丰富,“海淀妈妈”以高知闻名,有传闻他们从小给自己的孩子看的电视节目都非常的“高质量”,包括《雨果看世界》、国家地理等等。

顺义区大多是别墅区,国际学校很多,不少明星就居住在这里,“顺义妈妈”很有国际视野,致力于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门、走向世界。

教育政策的不断变化也催生了一系列“生态链”。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在魔都上海,PET、围棋考级的资格都要抢,而且据说已经到了秒杀的地步。不少上海孩子的父母抢不到,只好千里迢迢带着孩子在外地参加考试。

而每年孩子开始进行培训机构学而思报名时,多少爸妈守在手机端,第一时间报上名后才如释重负。此前也有报道,在某著名培训机构报名当夜,无数家长彻夜排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购买专利这个新渠道能让父母两眼放光就不怎么奇怪了。

这个新渠道似乎没有什么实施难度,只要找到愿意的专利申请人就可以;这个政策也没有什么太高的成本,只需要花2万到4万块钱就能实现;这个金额对中产以上的家庭来说也不算太高,可能有的家庭每年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远超这个数字。

但这一切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父母们在当前多变的环境下的“焦虑”。

他们总试图抓住些什么,让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占据更多的优势。

02 你以为教育焦虑中国独有?错,全世界妈妈们都有!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看看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成长的焦虑白皮书》,能清晰地看出中国爸爸妈妈的焦虑。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数据显示,91.5%的中国父母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感到焦虑。而其中排名第二的焦虑集中于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上,焦虑度达到了92.2%。

可是,如果你认为这种“教育焦虑”只有中国有,这种钻政策的现象也只在中国发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美国,学生们为了申请“常春藤名校”,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也导致对“特长”的要求水涨船高,标准一再提高。

现如今,人们想申请哈佛大学,如果只有钢琴十级或者一般的艺术水平,根本就没有办法脱颖而出。著名学者、前腾讯公司CEO吴军在他的《大学之路》中提到,他的大女儿梦华有很高的艺术素养,可是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中,父女俩都非常清楚这些艺术素养优势根本就没有办法在哈佛大学的申请人群中算作“优势”。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还记得《奇葩说》的“新奇葩”许吉如吗?她能申请上哈佛大学,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她当过“南京申请青奥会大使”。 可是,志愿者这一招如今也不完全好使。因为当父母们发现它成了不错的“敲门砖”,就会一拥而上,于是优势不在。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一天天规范化,越来越多的制度会更完善。今天你为孩子花钱购买了专利,明天这个专利证书就可能会成为废纸一张。

而你为娃买专利的这个举动,表面上似乎是为孩子好,实际上传达了不劳而获走捷径的人生思路,体现出了对孩子的缺乏信心。

03 真的为娃好,根本不需要为孩子买专利!

你可能会觉得:就算如此,我为孩子买专利是有备无患,为什么不可以?父母为孩子计,有什么不可以?

在《奇葩说》第六季的一期节目中,在谈及“刚毕业生活很拮据,要不要啃老”,有辩手提出了主张:我们用父母的人脉、资源、时间时,为什么不说那是“啃老”?

诚然,在孩子一生中,父母要做无数次的选择,提供无数次帮助。小到他穿什么衣服,大到他读什么学校。只要我们有资源,我们肯定会尽力想办法。

可是,为孩子买专利真的不是一条合适的“正途”。且不说政策的多变、未来的潜在风险,就说这一举动就体现出了对孩子的不自信!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小小的孩子可能内心会发问:

  •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可以通过培养一技之长而加分,而我只能通过弄虚作假来获得录取通知书呢?
  • 为什么不相信我没其他特长,也能凭成绩敲开名校的大门呢?
  • 为什么不敢肯定我就算上不了名校,一样能拥有精彩人生呢?

当我们选择给孩子买专利时,我们有得有舍。

得到的是孩子未来可能拥有的一个不确定的优势,失去的是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对孩子的信任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04 就算父母很焦虑,到底应该给娃买些什么?

那么,是不是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呢?也不是,你可以做的其实很多:

第一,您没必要给孩子买专利,但你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正值秋招尾声,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左鹏飞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根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他拥有多项专利,而且可以应用转化为实践。不少学生在苦于找不到工作时,他却收到了年薪200万的offer。

看到了吗?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孩子有没有专利,而在于孩子自身的创造力以及与实践的可转化度。与其购买专利,倒不如多给孩子玩玩乐高、学习编程,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第二,你没必要给孩子购买“现成品”,但可以花钱为他培养“软实力”。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比起专利这种现成的成品,我倒觉得不如多花点钱让孩子培养一些“软实力”。因为,未来拼的并不是孩子的某一项成就,而是孩子的综合实力。

比如,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看看孩子对于围棋、舞蹈、音乐、轮滑哪个方面有一定的兴趣,着力培养一下。不一定非要以升学加分为目的,而应该重在让他通过这些取悦自己和培养坚韧、坚持的性格。

又比如,带娃去看看大千世界。经济条件雄厚的父母可以带孩子去看看国外不同的世界,甚至可以如吴军教授一样带孩子走走国外的名校,感觉文化底蕴和人文历史。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也不妨带娃看看自然风光,体会自然之美。

第三,你没必要给孩子未来“加筹码”,但千万不要忽视品德教育。

有必要给孩子购买专利吗?教育焦虑全世界都有,育儿还得脚踏实地

当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孩子的学习时,别忽视了孩子的品德。毕竟,在漫漫人生路,品德好是人生的“及格线”。孩子首先要成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


人活一世,难免焦虑。我们小时候为成绩焦虑,人到中年为父母的健康、孩子的学业、自己的工作焦虑,未来还会为孩子的婚嫁、自己的老迈而焦虑。

可是,无论再焦虑,都不要忘了这个世界没有捷径。那些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可能都是带着毒的红苹果。

育儿没有捷径,需要的是脚踏实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