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用到学习上是怎么回事,了解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的孩子从小接触的信息来源就很丰富,基本上都是很聪明的,孩子看的多了自然也就懂的比较多,但是家长发现,虽然孩子比自己小的时候要聪明得多,但一用到学习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粗心大意,写作业拖拉,尤其是写作业和学习的速度慢,是非常令人苦恼的,孩子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自信心也会受到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不去。
明明学的知识孩子都会,但就是写的时候写错,不管和孩子讲道理也好还是严厉训斥也罢,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其实不建议家长过早的给他们贴标签,不管对什么年龄阶段的人来说,通过行为来给一个人做评价和定义其实都是不全面的。何况是年纪很小的孩子,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家长要看到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同样的孩子在心智的发展层面也会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就是在语言上比较有天分,但是动手能力差。

那么家长如何面对孩子在幼年阶段与他人的差距呢?
1. 耐心等待
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他的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正常的发展家长一定会看到孩子的提升,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2. 提供有效协助
打骂批评可能当时能够有效果,但从长远来看是负面的无效的,家长可以多从正面锻炼孩子,尤其是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手部精细动作是很管用的。
比如说从小画画的小孩子当他们开始写字的时候,写的就会比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要好要快。这样的孩子自然学习负担也会小一些。
这与孩子从小就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有关,手指对力量的把控就是对大脑的一种训练,这些其实都在为今后打基础。从大脑神经来看,手的神经分布占大脑皮层的三分之一,所以手的运动能力与大脑的思维能力,抽象思考以及判断都有紧密的关系。
所以说运动技能高的孩子,智商水平就会相对更高一些,或许说智商有些不准确,而是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会更强。

那如何提高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呢?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亲子互动来提高。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用筷子来把小珠子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碗里。又或者和孩子一起涂鸦,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游戏的种类有很多,只要家长有心就能找出一个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一般来说能成大器的孩子都具备一些特点:
1. 敢和陌生人交谈
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窝里横,在家里和父母老人非常放松,但是到了外面一见到陌生人就表现的比较内向胆小,细声细气不敢言语。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事实上这与孩子的自信有很大的关系。有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孩子能和陌生人落落大方的交谈,就说明他们很有自信。
因此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发现他的优点并且进行表扬,扩展孩子的眼界,增加孩子自信和情商,这样孩子长大之后才能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 能够长时间忍受安静
孩子天生调皮好动,喜欢热闹,喜欢陪伴,所以对于能够静下来安心做一件事的孩子家长应该感到欣慰,这说明孩子有足够的专注力。
这样的孩子上学之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写作业都能够有很高的效率,自然成绩也会很高。专注力不用刻意强求,但是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通过延迟满足来让孩子提高注意力,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家长不要打断他们就好了。

3. 喜欢接触大自然
喜欢观察大自然,喜欢小动物,喜欢花草,孩子能从大自然中吸取的能量不止一点点。这样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也更加阳光开朗。所以当孩子认真观察地上蚂蚁的时候,不要因为怕脏而让孩子远离,衣服脏了可以再洗,天然的能量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4. 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孩子
这是需要家长培养的一种好习惯,家长要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耐心的等待孩子自己把要做的事情做完,多给孩子加强时间意识。
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所以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在自我把控下进行,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5. 能够接受失败的孩子
在夸赞声中长大的孩子容易“玻璃心”,经不起一点点的挫折,所以在幼儿园会看到因为输掉比赛而哇哇大哭的孩子。
虽然失败会令人沮丧,但是能够坦然面对失败的孩子却往往有更加强大的内心,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也能接受不如意的现实,在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有更好的心态。
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引导息息相关,要让孩子有自信,充分了解自己的特长,告诉他们“你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需要时刻超过别人,做到最好的自己就好。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