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啥时候加,怎么加,加什么?“四个原则和误区”别忽视

文 / 叮麻育儿
2020-02-03 08:00
"

宝宝一天天的长大,辅食添加成了妈妈们的头等大事,什么时候加,怎么加,加什么?网上查了很多资料,专业书籍看了不少,但是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加。就拿辅食添加时间来说,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欧洲居民膳食指南却建议宝宝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到底应该听谁的呢?

宝宝辅食啥时候加,怎么加,加什么?“四个原则和误区”别忽视

宝宝辅食什么时候添加?

正常情况下,辅食添加不能早于4个月也不能晚于6个月。足月宝宝4个月开始,他们的胃肠功能和肾脏功能发育成熟,有能力处理辅食了。如果早于4个月添加辅食,这两个功能发育不成熟,很可能会出现腹泻、过敏等情况,危害宝宝的身体健康;至于不能晚于6个月,则是从宝宝的饮食出发,太晚添加辅食很可能会错过宝宝接受新食物的窗口期,错过宝宝学习咀嚼、锻炼口腔功能的关键期,不仅会让宝宝营养跟不上,还可能会让宝宝出现不爱吃饭、偏食、挑食的情况,不利于宝宝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和身体的健康。

那么宝宝辅食到底啥时候添加最合适?4个月、5个月还是6个月?一般来说,宝宝添加辅食前会出现四个信号,只要妈妈抓住这四个信号,及时给宝宝添加适合他们的辅食就可以了。

1.体重信号:宝宝体重已经达到出生时的两倍甚至更多。

2.发育信号:宝宝可以自己控制上半身的活动或者能够靠着椅背坐稳。

3.食量信号:宝宝吃完大约250mL奶后不到4小时又饿了,或者24小时内能吃完1000mL或以上的奶。

4.行为信号:宝宝看到大人吃东西时,表现出很感兴趣并且想尝一尝的行为,而且宝宝还具有一定的手眼口协调能力,能准确地把食物放进嘴巴。

宝宝辅食啥时候加,怎么加,加什么?“四个原则和误区”别忽视

宝宝辅食应该怎么添加?

宝宝辅食添加看起来麻烦,实际操作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单一到复杂”的原则就可以了。

1.由少到多。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应该先少量添加,给宝宝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米粉,先给宝宝添加一小勺,每天添加一次,随着月龄增加,再慢慢增加米粉的次数和数量;比如添加蛋黄,可以先添加1/4个蛋黄,然后再慢慢增加到1/3或者1/2,宝宝7个月左右每天基本可以吃1个蛋黄了。

2.由稀到稠。宝宝辅食应该先添加流食,比如泡米粉时多加些温水,让米粉稍微稀一些,宝宝更容易吞咽,宝宝适应以后再添加半流食,米粉冲泡的稍微稠一些,然后再逐渐添加固体的食物,比如饼干、烤馒头片等等。

3.由细到粗。宝宝辅食添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添加辅食过程中,还有很多食物,比如水果,蔬菜和肉类,这些食物都需要遵循由细到粗的原则。就拿蔬菜来说,可以先添加蔬菜汁、蔬菜泥,然后再添加蔬菜碎,蔬菜块,这样更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

宝宝辅食啥时候加,怎么加,加什么?“四个原则和误区”别忽视

4.由单一到复杂。宝宝添加辅食时,千万不要同时添加好几种新食物,一旦宝宝出现过敏或者消化不良的情况,很难找到原因,不利于宝宝辅食的添加。所以建议宝宝添加新食物时,必须单一添加,然后还得经历5-7天的适应期,等宝宝完全适应而且没有异常以后再添加新的食物。当然,随着月龄增加,宝宝适应的食物越来越多,可以添加的食物也会越来越多,此时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多给宝宝吃几种不同的食物,千万不要太单一。

宝宝辅食应该加什么?

宝宝可以食用的食物非常多,但是每种辅食添加都得谨慎一些,最好按照宝宝的发育规律添加。

4-6个月:不管是4个月还是6个月,宝宝的第一口辅食都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母乳到辅食的过渡,建议选择颗粒细小而且容易消化不容易过敏的食物。这里给大家推荐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因为婴儿米粉的口感细腻,营养高,好消化易吸收,还不容易过敏,非常适合宝宝的需求。等到宝宝适应婴儿米粉以后,再慢慢添加别的辅食,比如蔬菜泥、水果泥以及米粥等等。

7-9个月:宝宝7个月的时候,他们已经适应了婴儿米粉,米粥、蔬菜泥、水果泥之类的辅食,此时可以给宝宝添加蛋黄、肝泥、鱼泥、碎肉末、烂面条、蔬菜碎等等辅食。其实7-9个月的宝宝对很多辅食已经非常适应了,妈妈可以多种辅食一起喂养宝宝,比如在面条里加上肉末、蔬菜碎,给宝宝煮蔬菜粥。

宝宝辅食啥时候加,怎么加,加什么?“四个原则和误区”别忽视

注意,7-9个月的宝宝已经出牙或者正要出牙,辅食不要太软太烂,可以稍微增加一些略带颗粒感的食物;很多宝宝出牙感觉牙痒痒不舒服,可以准备一些烤馒头片给宝宝磨牙用。

10-12个月:10-12个月的宝宝很多辅食都可以吃,比如粥、面条、饼干、面包、馒头等等,妈妈需要注意荤素的搭配,保证营养的均衡,同时也不要忘记母乳或配方奶粉的摄入。建议妈妈准备一些手指食物,比如胡萝卜条,黄瓜条,手指饼干等,既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宝宝辅食添加有啥误区?

宝宝辅食添加的道路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有些妈妈以为蛋黄有营养,喜欢给宝宝过早的添加蛋黄;有些妈妈认为辅食没味道,喜欢给辅食加点调味品;有些妈妈认为辅食比母乳有营养,加了辅食以后,喜欢让宝宝多吃饭少喝奶…

1.蛋黄有营养,第一口辅食应该吃蛋黄

很多妈妈表示,既然蛋黄有营养,还含有宝宝需要的铁,是不是可以先给宝宝添加蛋黄呢?其实这个方式是不建议的,虽然蛋黄营养高,但是蛋黄中的铁不太好吸收,根本不适合刚添加辅食的宝宝。《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宝宝4-6个月刚添加辅食的时候,优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而《婴幼儿科学喂养与保健指南》也建议,从宝宝添加辅食初期开始,可以逐渐添加肉类泥糊装辅食,然后是菜泥、果泥,而蛋黄应该在添加这些辅食以后再少量逐渐添加。所以说,建议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而不是蛋黄。

宝宝辅食啥时候加,怎么加,加什么?“四个原则和误区”别忽视

2.为了让辅食更好吃,可以加点调味品

给宝宝制作辅食时,很多妈妈都喜欢加一点调味品,比如盐,糖或者宝宝专的酱油等等,这些也是不允许的。要知道,宝宝的味觉非常灵敏,他们能够感受到食物原有的味道,体会更多的滋味,根本不需要各种调味品的刺激;而且过早的添加调味品很可能会损害宝宝的味觉,造成宝宝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另外,此时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太早添加调味品只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宝宝的健康。所以宝宝1岁前不建议添加调味品,等1岁以后再适量添加,最好给宝宝养成清淡饮食的良好习惯。

3.添加辅食后,要多吃辅食少喝奶

很多妈妈认为食物比奶的营养多,垫肚子,所以添加辅食以后,他们喜欢让宝宝多吃饭少喝奶。这种喂养方式也是错误的。宝宝1岁前主要的营养来源于母乳或配方奶粉,而辅食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帮助补充母乳中不足的营养,妈妈们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把母乳和配方奶粉给丢掉。

注意:1岁前,宝宝每天大约需要600-800毫升奶,1-2岁时,宝宝每天大约需要400-600毫升奶,妈妈应该在满足宝宝对奶的需求以后,再添加适量辅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4.用肉汤、骨头汤煮粥煮面更营养

添加辅食时,妈妈们总担心辅食清淡没营养,于是在熬粥或煮面条的时候,特别喜欢使用肉汤或者骨头汤,认为这样煮出来的粥和面条才好吃又营养。这种认知也是错误的!其实不管是鸡肉、鱼肉还是猪肉牛肉,营养主要存在于肉和脂肪里而不是汤里,想要给宝宝增加营养,何不把鸡肉、鱼肉和猪肉、牛肉制作成肉泥、肉末、肉糜或者肉片,添加在宝宝的辅食里呢?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让宝宝感受不同辅食的不同味道。

宝宝辅食啥时候加,怎么加,加什么?“四个原则和误区”别忽视

宝宝辅食添加注意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辅食什么时候加,加什么,怎么加以及辅食添加的误区外,妈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还需要注意下面4个小问题:

1.选择合适的餐具。给宝宝添加辅食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餐具,比如宝宝专用的小勺和小碗,勺子的要求比较高,必须选择凹面小,比较平坦的,这种勺子喂宝宝辅食更方便。

2.宝宝吃辅食的时间。宝宝什么时候吃辅食最合适?第一次添加辅食一般建议上午,在宝宝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时候。选择上午主要是担心宝宝辅食过敏,一旦过敏上午就医比较方便;而身体好心情好,则是因为此时宝宝对辅食的接受度高,添加起来更方便。

3.喂食辅食的注意问题。妈妈喂宝宝辅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勺子放入口腔太深,也不要一次性喂太多,否则容易造成宝宝反胃,不利于辅食的添加,也不利于宝宝咀嚼能力的锻炼。

4.不要强迫宝宝吃辅食。宝宝添加辅食时间因人而异,如果宝宝不想吃妈妈千万不要强迫宝宝,可以等几天再添加;如果添加新的辅食宝宝不喜欢,妈妈可以先添加别的辅食,这种不喜欢的辅食可以等段时间再尝试添加。

宝宝辅食啥时候加,怎么加,加什么?“四个原则和误区”别忽视

叮麻寄语:宝宝辅食添加的问题非常多,想要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上述问题,尤其是辅食添加时间非常重要,不要早于4个月也不要晚于6个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