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良久,别让孩子什么都不干,不然容易让孩子慢慢颓废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阿花,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务,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这是一位因为乳腺癌而去世的妈妈,给女儿留下的话,这位妈妈想在离开孩子前,给孩子一些有用且珍贵的东西,最终她选择了教孩子做饭,希望孩子在小的时候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东西吃,在长大之后也能够自食其力,不依靠他人。
让孩子学做饭,学会做家务,不仅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是为了让学会独立,不在依靠他人,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学会独立,并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

邻居家的孩子今年刚上初中,在一所私立寄宿学校的他很快就被通知家长带回家去了,原因是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孩子不会系鞋带,不会洗衣服,甚至连筷子都拿不利索。
在学校也不想在家里,老师和同学可以帮助孩子,但是做不到像父母一样的照顾孩子。
孩子离开父母在学校生活不下去,不能照顾自己,何谈以后出到生活工作打拼呢?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需要孩子经过不断地尝试和学习中掌握。
家长们担心孩子的能力,不舍得孩子吃苦受挫,包办孩子的一切,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孩子现在是高枕无忧了,但是孩子一离开家长,就又会变成生活的“白痴”,不能自理。

一、不参与家务的孩子,容易变成中国式“巨婴”
现在的家庭条件都好起来了,孩子们更多的也不用去担心谋生,没有生活的压力,不像以前的孩子在很小就要学会做饭,因为父母没空做给他们吃。
但是没有生活压力,不用做家务不代表孩子就可以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欠缺。
父母都做完了,不用孩子做,或是孩子不愿意参与到家务当中,都会导致孩子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凡事要别人照顾。
一个连吃喝拉撒都要被人照顾的孩子,是很难学会独立,做到独立的,一个不能独立的孩子,即使年纪再大,他也是孩子,只不过从“小宝贝”变成“巨婴”罢了。

二、做家务的孩子,更有出息
大数据研究调查表明:那些从小会做家务的孩子,会比那些从来不做家务的孩子更加容易成功。
家务不仅能够调动孩子协调能力,让孩子的肢体得到锻炼让孩子更健康,也能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做家务的孩子,是更加勤劳的,也更愿意去承担责任,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能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变得更强,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有好处。
做家务并不会浪费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更有出息,这就需要家长们多引导孩子做家务。

三、引导孩子参与家务活动,家长要做注意哪些问题
1、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孩子的年纪小,各方面能力尚且薄弱,让孩子去做哪些能力之外的事情,就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比如提过重的东西、让孩子去拿他们够不着的东西,或是厨房里一些尖锐的刀具……这些孩子能力之外的家务,都会存在安全隐患。
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做哪些比较简单轻松的家务,不给孩子造成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不会让孩子因为家务过度劳累而产生厌烦。
让孩子以后不愿意去做家务,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让孩子更自信。

2、给与孩子帮助,与孩子一起劳动。
家长们也要注意,再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不要用一种“命令”的口吻,强制、压迫孩子去家务,容易让孩子感到厌烦,甚至是产生逆反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家长们要多和孩子一起劳动,和孩子并肩作战,及时的给予孩子帮助,才能让孩子更愿意承担家务。
3、给与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在孩子做家务,或是完成家务的时候,家长们也要给与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对孩子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孩子犯错了也要多谅解多引导,毕竟孩子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
假期一到,不少孩子会变得颓废,在家不知道干嘛,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劳动,不仅能让孩子得到锻炼,也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