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的日子妈妈们如何做到科学排苗安疫防护?
随着新冠疫情的不断蔓延,许多地区出现低龄儿童感染的确诊病例。最近,武汉儿童医院就确诊两例新生儿新冠肺炎病例,最小确诊是出生30小时的新生儿,这让很多怀孕妈妈、新手爸妈陷入恐慌,并希望在为宝宝选择疫苗这个问题上,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

在这里,新手爸妈可以参考我们为宝宝推荐的科学排苗规划,最大程度上保证宝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让宝宝在特殊时期安全接种疫苗得到保障,感受双倍的爱。
“疫苗是科学家为宝宝增强抵抗力的最伟大发明”
宝宝出生时,除了母乳中携带的先天抗体可以让宝宝拥有一定的抵抗力以外,就是科学家们发明的各种疫苗。但这种先天免疫力只能维持到3~5个月左右,在宝宝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先天抗体的功能慢慢下降,此时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又尚未发育完善,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
接种疫苗为宝宝健康罩上安全伞,主动获取“保护力”,是一种安全、便捷的方式;也是预防和抵抗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疫苗带来的防护+新手爸妈对宝宝的呵护,守护宝宝健康,成就双倍的爱。

有没有必要为宝宝注射“非免疫规划疫苗”?
在国内,宝宝接种的疫苗分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很多爸妈误以为疫苗也是分等级的,而产生”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重要,非免疫规划疫苗不重要”的误区。其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只是行政分类。非免疫规划疫苗由于政策原因,没有被归类到免疫规划中,但它们仍具备重要性。在预防疾病层面,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以预防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例如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等,尤其是春季正值宝宝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新手爸妈应引起足够重视。不过,爸妈们也要注意,在特殊时刻出现不能按期接种疫苗的情况,请按照当地的疾控和接种点指导意见进行安排。

部分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突破科学界限而诞生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2岁以下的宝宝该对哪种病菌进行抵抗防护?在虎视眈眈的病菌中,肺炎球菌是个非常难缠的对手。它是常见的细菌,生活在我们的鼻咽部,健康的人群也可能携带,对于宝宝来说,这就是一枚定时炸弹。
百度百科解释,Spn(肺炎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寄生在健康人鼻咽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当寄生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麻疹、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后,或营养不良、老年体弱等情况下,Spn将透过黏膜防御体系发生侵袭性感染,可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炎,可穿过血脑屏障引起细菌性脑膜炎,也可穿过肺泡上皮细胞、侵袭血管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还可从鼻咽部移行进入鼻窦,引起鼻窦炎,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011-2015年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肺炎球菌居首位。80%的IPD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有数据显示:初生至2岁宝宝是肺炎球菌性疾病侵袭的高风险人群,6-11月龄宝宝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发病率最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肺炎球菌相关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尽管抗生素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但由于我国肺炎球菌抗生素耐药严重,呈逐年加剧趋势,让肺炎球菌性疾病越来越难治。
在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问世之前,可用于对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只有多糖疫苗。多糖疫苗是以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为抗原成分来激发人体内的免疫应答,未满2岁的宝宝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单纯的多糖疫苗并不能激发有效的免疫应答,起不到预防肺炎球进行疾病的作用。
直到2000年,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诞生,它的抗原成分与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白喉变异蛋白共同构成,成功地解决了2岁以下宝宝免疫功能不成熟、无法对单纯多糖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问题。因此,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成功研发和上市称得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全球儿科免疫计划中纳入PCV(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新手爸妈应在发病高风险期前积极预防,按照常规免疫接种程序,尽早为6周龄宝宝接种。在宝宝出生30天就开始预约,让宝宝享有来自爸妈与疫苗防护的双倍的爱。

选择已知保护效果的疫苗,让新手爸妈拥有安心的防护
选择疫苗的一个科学评判标准就是看疫苗是否真正具有预防效果,是否得到广泛应用的保护效果验证。突破科学界限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每一剂需要400种原料,经过580道工序和678个质量测试,历经2.5年生产时长,以确保每一剂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都达到一模一样的高质量标准,可谓是生产工艺中最复杂的疫苗之一。且大量科学数据显示: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应用可显著降低宝宝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发病率。

爸妈尽一切可能保护孩子,倾入用心、关心、耐心;同时为宝宝选择安全疫苗,用双倍的爱为宝宝提供最周全的防护。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自问世的20年以来,让许多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远离肺炎球菌的威胁,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及导致残疾的可能性。在全球165个国家/地区累计应用14亿剂次,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在宝宝的成长中,成为爸妈为宝宝抵御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最大信心保障。
双倍的爱护佑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