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哄\越任性?父母想要孩子听话,这3个\套路\要学会
小孩子不懂事是常事,他们年纪小,还不懂什么道理。撒泼大闹是常有的事儿,家长一遇到这种情况,是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好言相劝,慢慢哄孩子,可孩子却是越哄越任性。

为什么孩子越"哄"越任性?1、忽视了孩子真正的祈求
没有找到孩子哭的真正原因,孩子就会越哄越哭。
有的家长没有理解和尊重孩子此时内心的感受和心情,简单的一句"别哭了",对孩子来说太敷衍。

哄,不能解决问题,家长只知道哄,却忽视了孩子真正的祈求,孩子也不会停止哭闹的。
2、想要把错误赖与别人
当孩子犯错,家长就会找各种借口各种台阶给孩子,家长会说,是妈妈不好,是奶奶不好,宝宝最乖了不是宝宝的错……
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依赖,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

如果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只想等待问题自己消失,而问题却客观存在不变化时,孩子的情绪就会崩溃,哭闹不止。
父母想要孩子听话,这3个"套路"要学会1、家长允许孩子哭
允许孩子哭是比"哄"孩子笑更重要的事情。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用哭来表达。哭是一种释放负面情绪的方式,一旦选择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不及时的表达出来,不利于孩子内心的发展
因此,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要接受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接受。
2、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哭闹,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长要及时的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有的时候,孩子哭闹是因为掌握的词汇量不够,不知道用什么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用大哭大闹来发泄。
家长在这时候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了解自己的情绪,心里会得到很大的安慰。

3、让孩子自己考虑问题该怎么解决
当孩子诉说完自己的情绪以后,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处理情绪?
拿孩子摔倒的事情来说,家长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膝盖很疼!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下次这样的事再发生呢?"
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就会思考,"下次我跑慢一点"等等。

当孩子自己想出方法后,父母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家长也可以借助绘本来让孩子学习掌握更多的情绪行为和词汇量。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非常适合孩子在家看的绘本《培养好习惯情绪管理绘本》(共10册)。

十本书里面都有不同的小故事。通过图画和简单的文字,教会孩子慢慢的穿衣、吃饭、刷牙、洗澡等好的生活习惯,教会孩子不挑食,如何与别人分享快乐等。

书中的内页展示非常的精美,通过对话的形式,帮助孩子学龄前学到更多的习惯,为孩子进入学校与小伙伴相处做好铺垫。

当然,给孩子看这套书的最终目的莫过于缓解孩子脾气大,自私,无理取闹,小偷小摸等坏习惯,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能够减轻父母教育孩子的负担,书中的内容展现形式非常的多样化,有时候孩子自己看的哈哈大笑。

能够帮助我们家长解决孩子的很多早教难题。帮助孩子形成更多的好习惯,成功管理自己的情绪。
毕竟都是第一次当孩子的爸妈,都想成为合格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给孩子做这一笔几十块钱的投资,毕竟核算下来,一本书还不到6块钱呢。
趁着现在孩子还没有开学,抓紧时间让孩子学习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