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能够畅所欲言,家长先要学会这件事

文 / 春花育儿
2020-02-26 16:16
"

孩子性格虽然有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是后天的环境对其影响也不容小视,很多孩子都面临内向胆小的问题,家长担心他们因为不爱说话不爱表达而错失很多好的机会。

特别是碰到陌生人的时候,到了公共场合孩子总是往大人身后躲,不敢讲话。其实所有的孩子从出生开始除了基因不同,很多方面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有的内向有的外向,和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出生之后就像一张白纸,之所以会有内向的行为特征,是因为受到了家长的教育影响,尤其是年级很小的孩子,他们不懂得明辨是非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切都来自家长的影响。

当孩子性格内向的时候,父母应该先反思自己在养育他们的过程中做了什么,因为他们并非天生如此。所以孩子性格内向家长首先找到原因,然后再解决问题。


想让孩子能够畅所欲言,家长先要学会这件事


接下来先分析一下是什么导致了孩子性格内向:

经过调查,性格内向的孩子的家长大多数都是控制型父母,这样的父母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不给孩子发言的机会。父母在说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时他们说出来了父母也不会听孩子的,而是让他们按照自己说的去做。

孩子在这种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长大的话,就会形成一种表达上的不自信,觉得自己说话没有任何用,久而久之干脆就不说了。这样的父母往往也是从控制型的家庭环境中出来的,所以讲教育方式传承了下来,他们小时候在家里就没有发言权。

专制型父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聆听,比如孩子上学受到了什么委屈,想要找父母倾诉的时候,专制型家长就会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批评孩子有什么错误,而不会专心聆听孩子,这样几次下来就会让孩子失去对家长倾诉的想法,不会向家长说自己的心里话。

虽然父母有教育孩子的义务,但是不能全部都替孩子做主,很多事情未必只有父母的选择才是对的,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父母要明白孩子向自己倾诉,其实就是一种表达沟通的诉求,这个时候不需要家长给出什么意见,只要耐心聆听就够了。孩子愿意说就说明家长在他们心目中是有分量的,未必孩子是在寻求什么解决方法,只是想要倾诉而已,这也是他们发泄内心情绪的一种方式。


想让孩子能够畅所欲言,家长先要学会这件事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父母不注意倾听或者是理解错了孩子的想法而做出了错误的应对措施,比如说批评孩子或者是认为这都是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不值得关注,就敷衍了事的听一听,根本不放在心上。

当父母带着偏见教育孩子的时候,就给他们将来内向的性格埋下了隐患,不要总是拿孩子过去的错误来判断他们现在的行为,更不能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

父母如果能够意识到孩子的内向和自己的教育有关系的时候,接下来才能从根源尝试解决问题,改正自己的行为。

真正了解孩子的父母都是情商比较高的,会换位思考的人,只要耐心倾听就能让情况有所转变。家长需要的是不断学习,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孩子每句话背后的意义,就会知道孩子在宣泄自己的情绪,他们是在诉说自己的不满。

想让孩子畅所欲言其实并不难,当孩子对外界心怀警惕的时候,就会变得不愿意说话,试想如果在特别严肃的会议中是不是就连我们大人说话都会小心翼翼甚至不愿表达呢?

所以想要让孩子敞开心扉,首先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沟通环境。比如说孩子小时候刚学会说话很多都是吐字不清,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经常嘲笑孩子说话不清的话,就会造成他们对说话这件事有排斥感,然后会慢慢的不敢说。当孩子说话吐字不清的时候,家长可以让他们尝试换个方式表达帮助孩子纠正发音,而不是用这件事来笑话孩子。


想让孩子能够畅所欲言,家长先要学会这件事


有的时候孩子吐字不清或者是表达方式有问题,根本就不会影响他们的表达意愿,反而是父母倾听的态度会影响孩子想要沟通的想法。家长如果每一次对孩子说话都能做出反应,就能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感受到内在的放松,这样才能促进他们不断说下去的欲望。

想要让孩子多说,就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沟通环境,只要孩子没有压力,自然就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重点不是他们表达的有多清楚,而是父母能够多有耐心倾听孩子说的话,面对孩子说话时候的态度。

仅仅做倾听者是不够的,还要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给他们提供表带自己的机会,引导他们畅所欲言。

1. 不打断

不管孩子说什么都不要随便打断他们的发言,让孩子把话说完,很多时候孩子刚开始说话父母就急忙打断,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又或者孩子说的是这件事,父母说的却是另外一件毫不相关的事情,这种都是不尊重孩子表达的行为。

这样的行为会打断孩子的表达思维,还会影响他们的言语组织能力。有的父母嫌孩子说话太慢太啰嗦,就替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总是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孩子表达的。


想让孩子能够畅所欲言,家长先要学会这件事


2. 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机会

有的时候家长谈的兴高采烈,孩子突然插嘴,家长就会批评他们“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就是这样简单一句话,对于孩子的表达需求是很严重的打击。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没有那么成熟,承受能力也很弱,所以不要随便批评孩子说话这种行为。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孩子,让孩子自由的表达自己想说的。

3. 主动倾听孩子说话

有的时候孩子在说话,家长因为在做别的事情没有仔细听,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说“稍等一下,我好好听你说。”这样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表达是被尊重的。

家长每天要上班,回来要做家务,没有什么空闲听孩子说话这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每天留出15分钟的时间,专门和孩子沟通,比如他们今天遇到了什么事情,又或者想和父母分享些什么都可以在这段时间中尽情表达。

这种主动的态度可以鼓励孩子更多的说话,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真正家长和孩子能够坐下来聊天的时间并没有多少。要珍惜每一次和孩子聊天的机会好好把握。

只有家长主动倾听才能有机会了解孩子说话内容背后的情绪,也就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孩子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反过来更好的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感,避免自卑情绪产生然后变得内向。

在家长仔细聆听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正在被关注,这样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内向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让孩子变得爱说,家长要先懂得聆听。

".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