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育儿不是计划生育惹的祸,而是时代变迁推的磨

文 / 朴素育儿学
2020-02-27 08:00
"


热衷育儿不是计划生育惹的祸,而是时代变迁推的磨

70后已经接近育儿的尾声了,90后是育儿队伍的生力军,80后目前还是育儿队伍的主力军。但无论怎样,这个年代的宝爸宝妈们都前所未有地热衷育儿。 有人说因为计划生育,每户家庭的孩子少了。我认为不是。不然怎么60后的人没有那么热衷育儿呢,他们真正是只能生一个孩子的那代人。

热衷育儿是这个时代变迁的 产物。我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工作生活模式的改变,让我们比上一代人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

我们的上一辈人,生活拮据,很多人忙于生计,不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思想,都没有足够的空闲让人有多少心思去花在育儿这件事情上。这应该得益于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得益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用更短的劳作时间使自己基本的生活得以保障。想着原来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年月走来的父母辈,孩子都不止一个,一家老小的生计都还得好好谋划,白天忙得累死累活,晚上他们只想着休息好了明天可以继续干活,哪有什么心思去想育儿的事情。吃饱穿暖就是他们的首要目标。而现在,白天体力消耗有限,八小时之外都是自己的空余时间,还有双休日的周末,各种的节假日。人最期待空闲,也最怕空闲,有了足够的空闲,就会想各种事情。于是想到了育儿。

经济社会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我们的上一辈人,由于社会经济状况、就业机会等原因,生活区域基本都局限于当地,交通也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去个县城可能都是一件可以唠半天的事情。他们所能想象的子女将来的生活轨迹,无非也就是乡土生活。这片土地的所有人事物,对他们来说多少是熟知的,那么他们的人生阅历经验,都足以指导子女的成长了。就这么长大就好,不需要太多思考。而现在呢,我们的孩子将来可能去北上广、可能去美英法,世界无限广阔,我们得好好谋划,看看我们的孩子将来是否可以去祖上几辈人想都不敢想的世界,从此光宗耀祖开创历史。

贫富差距的拉大,让我们看到了各种无法想象的生活近在咫尺。

我们的上一辈人,生活极度贫乏。家家都吃咸菜,其实也就无所谓生活好差。偶尔有一两个富商巨贾,限于概率和信息渠道的有限,也只是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绝不敢想自己也可以成为他,更不会把这个作为人生可能的目标。但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无限获得,让我们看到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太多的人太多的生活,是我们所可以想象甚至可以获得的,于是我们不再满足于粗茶淡饭的生活,开始有了更多的想法。我们的子女,或许也可以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即便我们现有的生活摆在几十年前都已经“人上人”的条件了,但我们对标的是这个时代的更高阶层。怎么办?举全力,让孩子往这条路上飞奔。

时代环境的冲突,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这一辈人成长过程的缺失。

我们的上一辈人,生长在社会巨变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动荡,造成了他们很多信念的迷茫甚至错乱。“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从这句戏谑的话里,或许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烙印。每个人的成长不一定全部是自己的原因,可能是时代的产物。他们转而又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孩子的抚育方面肯定是存在缺失的。我们在他们的抚养下成长,然后面对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就会造成很多的内心与现实的冲突。这让我们审视自己并开始思考,小时候的成长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

一代人命运的改变,让我们看到教育和知识的无限力量。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流行着鲤鱼跳龙门的思想。看着很多的人,通过读书,成为上一辈人所不敢想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这其实也是从农耕时代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农耕时代体力的占比更大,现代社会知识成为了主要的力量。以前孩子能上学成为家庭的主要追求,现在上好学成为家庭的主要追求。在当今社会学校教育得到普遍保障的前提下,我们就开始思考,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知识信息获取的便捷,让我们看到了育儿的无限可能。

我们上一辈人如果说有家庭教育,那也更多来是自祖辈的传习、邻里的交流、个人的主观。而现在不同。书本和网络让我们看到太多育儿的范例、育儿的学说,我们开始意识到,育儿是需要学习和思考的,而且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思考的东西。这就促使我们开始了育儿之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太多的案例,或者个人自身出现问题,或者危害他人和社会,大多可以追溯到他幼年时期的成长经历环境影响。这也让我们更加注重育儿。

我们把育儿放到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或许更有利于我们梳理出育儿的方向。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