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一句台词,孩子翻来覆去地说,家长崩了:这是强迫症么?

文 | 猫叔
孩子最近迷上了有声故事《西游记》,没事总要听一段“解解馋”,刚开始我不以为然,慢慢却发现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儿子总在重复一句台词,已经频繁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这句台词是《西游记》高老庄那段,野生猪八戒遇到了化成原形的孙悟空,在有声故事版本里,猪八戒那一声惊呼变成“我滴妈呀——”,略微带点东北腔,听起来十分滑稽。儿子由此学会了,开始了他“我滴妈呀——”的对话模式。
每天,儿子只要遇到一点点惊讶的事,必须说“我滴妈呀——”,和家里人对话也时不时来一句,越来越密集的频率让猫叔有些承受不了了,和儿子说了几次不用如此大惊小怪,但儿子丝毫没有改观,依旧如此。
和几个朋友分享这件事,好几个朋友的孩子都曾出现过这种情况,我统计了下,基本上从2岁多会说话的孩子开始,到初中生,长达十多年的跨度的孩子,都有频繁说一句口头禅的习惯,而且家长越是不让说,孩子越是难以控制。
一个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孩子天天这样跟魔怔了似得,会不会是强迫症啊?!

为此我特意询问了一些心理学精神科的医生,对方听我的描述后直接给出判断:不是强迫症。
一些外观上的强迫状态,一定要符合多个情况才能判定可能是一种强迫症:
1、持续非理性的恐惧或者疑虑,通常总是感到要生病或者身上很脏。
2、着迷于一种按秩序或以某种特定方式安排事物。
3、总担心您的想法或者行为会损害自己或者别人。
4、无意义地囤积物体。
5、非理性地怀疑或者担心你会伤害到别人。
6、反复清洗自己的身体或打扫房间。
7、反复检查东西,如门是否锁紧等。
8、不断地说同样的话或者不停地计数。
9、习惯反复说一句话或同一个名字,或者在同一地点以同一方式反复散步。
医生朋友介绍,很多家长仅从“老爱重复说一句话”,就武断地认为孩子是不是强迫症是非常草率的,强迫症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能引起明显焦虑、痛苦或恐惧的想法、图像、冲动等,主体讨厌它们却无法不让其出现。
相比较来说,孩子们嘴里经常重复的话,大多数是孩子觉得非常有趣的内容,让他“眼前一亮”!身为家长和孩子们有明显的代沟,因此无法理解孩子的思维,也很难去明白孩子们的关注点。不过就像很多网络热词,成年人听到了之后也会经常使用,从给力,到奥利给,无一不是如此。

其实成年人和孩子一样,也会无意识地不断重复一些话,或者一段旋律歌词,这其实是另一种生理学现象,叫做耳虫效应。
耳虫就是心理学上的感觉后象(afterimage),就是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这个有趣的生理学现象已经被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验证了,而在我们生活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一些神曲“洗脑”,或者听到很多旋律时会牢牢的记住,比如《加勒比海盗》的配乐,《碟中谍》的配乐里的高潮部分,绝大多数人只听一遍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哼出来,就是因为这个效应作祟。
因此,当你的孩子再让人烦躁地不断重复一句话,重复一些流行词的时候,千万别认为孩子生病了,这只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理效应,就连大人也是频频中招!
"作者:猫叔,资深媒体记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沐滢育儿主创团成员,善用理性文字书写温情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