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文 / Nini奶爸育儿记
2020-03-14 08:00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很多时候,为人父母大多数的时候只要是谈到育儿的时刻。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父母的角度来看的,看到的问题都是应该怎样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孩子或者是防御和避免孩子在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危险的情况。那么,今天各位做家长的就不如转换一下角度,选择从孩子的角度看看,孩子在成长的这条路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生的初期培养是在母体的子宫中,对于生存在这里的“居民”小婴儿来说,这里是最温暖和最有安全感的地方,这个时候对于孩子来说所有的活动场所和全世界就是妈妈的子宫,只有温暖和舒适的感觉,但是这一切的变化,都在于孩子离开妈妈的身体之后。

就像是即将破茧成蝶的蛹一样,胎儿从妈妈的肚子里出生来感受世界,眼睛一睁开的时候,和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完全是两种感觉,眼睛睁开看到的是和在妈妈肚子里截然不同的“风景”,耀眼的光线,和周围有些嘈杂的声音。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接下来小小的宝宝在用自己的方式——啼哭,回应整个世界。这个时候,孩子的哭声里充满者害怕和恐惧,就像是流浪了很久的小猫突然遇到好心人,带回家之后换了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是一样的道理,孩子开始害怕。

在这样的时刻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最想先依赖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妈妈,因为是脐带相连血浓于水的亲情也因为熟悉的味道和身体,也是孩子睁开眼睛时第一眼看到的人,其实不管是怎样的原因,母亲都是最开始给予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慢慢的长到三个月了,宝宝们好像逐渐的开始看得懂周围人的面部表情了,看可以看的很清楚自己眼前的这个人是在笑还是在生气,宝宝㛑开始从各种各样的表情中逐渐分辨出这个人是否真的喜欢自己,这个时候宝宝开始寻找下一个可以依赖的人。因此,在孩子成长的这段时间里需要一个稳定的照顾自己的角色,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六个月的这段时间直到一岁之前,孩子开始逐渐学着区别自己和妈妈的不同,认知在不断地脱离妈妈,体现出来,知道自己是一个从妈妈身体里分离出来的独立个体,妈妈自己也是。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家长可以逐步地让孩子不再继续过度依赖自己的妈妈。

不管是将来孩子长到几岁的时候,就是从孩子从妈妈肚子里生产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是在与自己的妈妈不断分离的一个过程,孩子在分离母体逐渐独立的过程中开始产生好奇心、学习的态度以及安全感和孩子的自信心,不断的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萌发。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因此家长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这个时候领悟到每一个阶段对于孩子来说怎样的疏导才有用,这样的过程才是真正有用的高品质育儿,在不断的育儿的整个过程中仿佛也是在重新的养育自己一样。

为什么说是要从育儿的角度养育自己呢?具体有这些方面: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真是看见的眼光去看待育儿这件事,真是看见指的是可以真正看到孩子的现在的状况,现在的状况就是当前的事实,这个时候就没有做父母的是否可以接纳这件事,有的是父母看见或者看不见的这件事情的区别。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在整个育儿的过程中,做父母的经常忽略的是:经常性的忽略孩子的年龄,家长们习惯性的对孩子的期待往往超出了孩子的年龄,有的家长表现的比较直接但是有的家长在做“长期打算”,但是究其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作为家长的成年人也总是如此,看不清自己现在所面临的的状况,对自己和未来有着相当高的期待。仔细想想,身边的人好像都是这样总是在逼自己,但是效果平平。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那么他们为什么对于没有做的事情会预想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呢?这件事情还没有开始做,自己的脑袋就在开始给自己设立目标和关卡,但是一旦要进行下一步动作的时候,迟迟不下手。

那么再看下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是不是也是一样呢?做家长的越是催促,孩子就越慢甚至放弃不做,常常就形成一个互相逼迫的状态。家长想让孩子有更高的成就,在心里也明白这件事情做不到的可能性很大,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还会让孩子在内心产生巨大的挫败感,这边父母对自己又表现得十分的失望,其实细想想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孩子不好,对家长也是没有益处的行为。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长此以往就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安全感缺失的状况,那么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需要的是:

父母的理解和陪伴

很多父母在选择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再哭我们都不爱你了!”就因为家长这样一句无意识的话,孩子本来的安全感消失的荡然无存。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孩子就会在自己幼小的内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妈妈会抛弃我。其实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总是习惯性的利用责备、说教训斥以及用言语暴力来一点点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这么做的道理,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

那么通常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过于黏人或者是过于独立;要不就是表现的十分的胆小,或者是不顾安危的勇敢;有的孩子会表现在啃指甲或者是揪头发;还有的孩子会对一件物品,开始迷恋,寻找自己的情感寄托.....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父母自己要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可以更有安全感

时刻告诉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做每件事情的时候尽力去做了就好,不管是进行到哪一步,也要时刻学会肯定自己和肯定自己的孩子。

在人生中,成为父母作为孩子其实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养育之恩和彼此的爱。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事实上也是在养育自己内心住着的小孩。孩子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就是,让父母再重新学会真正的爱自己。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为了养育孩子,成为更好的父母更从容的作为父母的身份。

只有父母双方有了充足的安全感,有了足够爱别人的能力,才可以更好的培养下一代,给予孩子更好的引导和培养,让孩子在父母的积极引导下健康成长。

著名的萨提亚学派心理治疗大师——林文采曾说:

“假如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

通常来说:就是当你失败了,有挫折感了,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会不会对自己非常严厉?会不会无法原谅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当成为父母后,你的孩子犯错时你同样也会这样对他。”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轻松最简单的职业就是做父母,是因为对孩子还没有了解和经验的情况的时候就有点“无厘头”的承担起父母的角色,但是好像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也是做父母,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孩子的引路人父母需要不断地自我探索、重新认识自己、甚至重新养育自己,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养育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

学会从育儿的视角,重新养育自己,才是父母应该有的真正人生态度

总结

看见孩子、养育孩子的前提条件是,看见自己养育自己。父母作为孩子一切问题的最基础的来源,只有爱和自由可以解释这一切。看的清孩子的现状也从这其中反思自己的现状,孩子才能更好得到培养,学会在育儿的过程中养育自己才是最正确的人生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