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故事】发现孩子“输不起”时,父母别大意,正确引导很重要
分享昨天发生的一段小故事:
晚饭后,JUN提出要和我下一盘围棋。
寒假前,我带着JUN自学了十来节课后,感到他对围棋没有多大的兴趣,就暂停了。放假以来,我们都没摸过棋子。他主动要下棋,我还蛮惊喜。
一开始,我们有说有笑地交替落子,约半小时后,JUN突然不高兴了,嘟着嘴直说:“不公平!”原来是看到我吃了他七八颗子,他只吃了我一颗子,心里有落差。

我笑着安慰他,告诉他我们是按照游戏规则下棋,能力强的人吃的多,这很公平。下棋是双方的比赛,比赛有输有赢,这很正常。如果想要赢,就要好好学习并勤加练习。
心情沮丧的孩子根本听不进我的“大道理”。家里五口人,四个大人都围着他转,特别是爷爷奶奶凡事都顺着他,他难免以自我为中心。他略带撒娇地说:“你吃一颗,我吃一颗,这才公平!规则就是这样才行!”
“规则是发明围棋的人早就制定好的,如果你觉得不公平,你要努力学习,自己发明创造新的游戏,自己制定你认为公平的规则,让大家来玩你的游戏,而不是改变别人的规则。”我抱着他说。
我继续拿他的同学举例:“如果你很会下棋,和对方下棋的时候,他因为自己吃的太少就大喊不公平,你愿意因此改变规则吗?你赢了你开心,他赢了他也开心。你输了你不高兴,同样地,他输了也不高兴。你们一起玩游戏,就是为了大家都开心啊,如果你一直赢,那就表示对方总是输,你总是开心他总是不开心,那人家为什么还要和你玩呢?”
他还是嘟着嘴。我继续开导他:“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像你地理很牛,认国旗很厉害,我就比不上你,但是我没有喊不公平要你让着我啊!”
我相信他听懂得了并有所触动,但小孩子也需要台阶下,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感受,需要确定自己是被认可、被爱的。
最后我说:“其实你说不公平也是对的,不过不是规则,而是我一个大人和你一个小孩子下棋,不公平。我比你大几十岁,想的肯定比你多。很多高手和比自己弱的人比赛,都会让几手。这样吧,我让你十个子,你下完十个我再下,你要把握好机会哦!不过,我们说好了:因为我是你妈妈,我爱你,我才让你的,在家外面,你如果和别人下棋,对方不让你,你也不要生气,好吗?”
JUN开心地答应了,他想吃我棋盘中间的一大片棋子,但是由于我那片棋子中有好几个禁入点,他无法落子断我的气,于是我自己填补了空位,让他吃得痛快。
“哦,我一定是被爱冲昏了头,才会做出这样的事。”在我装模作样的痛苦自责中,JUN心满意足、春风得意地鸣金收兵。

我来复盘一下这个小插曲,分享一下发现孩子出现“输不起”的苗头时,可以如何引导:
1、平日我一直和他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次也不例外。我认为规则对我们不是限制,而是保护。
2、我引导他:要么遵守规则,提升自己的能力取得胜利;要么自己创新,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前提都是需要努力学习与刻意练习,自己强大起来。
3、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建立共赢意识,面对输赢时能更坦然,做一个有风度的“失败者”。
4、不想让孩子“输不起”,就不要顺着孩子,可以适当放水让孩子有赢有输,让他知道这才是游戏的常态。
5、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这很正常,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去和别人擅长的地方作比较,输了也很正常。”
6、今后的游戏中,让孩子赢的多输的少,让孩子有成就感并享受游戏的乐趣,同时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心理活动,用轻松的心态、豁达大度的语言(如果能配上肢体动作就更好)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
- “我输了,我不太高兴,心里不舒服,但这很正常,我不会放弃,下一把我一定要努力,赢回来。”
- “哈哈,我赢了,我真牛啊!你输了别难过,你也可以像我这么牛的。”
- “我又输了,没关系,慢慢来,我下次一定赢你!来,接着来!”
- “我又输了,看来我今天赢不了你了,接下来几天,我要好好学习,努力练习,争取下次赢你!我们玩别的吧!”
7、游戏的最后一把一定要让孩子赢,这样他才会有好心情。要不,孩子熊起来要花不少时间安抚,老母亲的时间都很宝贵的,耐心也是有限的!为了和谐社会,切记切记!
总结:“赢得起,输不起”是很多小朋友的共性,家长需要加以引导,帮助孩子慢慢脱敏,才能让孩子形成健康的“输赢观”。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点赞、关注@满川与JUN 育儿路上一同前行。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