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验】宝贝,用你的方法去探索世界吧!

最近看了一些育儿书,很多文字里蕴藏着极深的共鸣!
原来我与作者部分教育的理念是不谋而合。
虽然仍旧有些篇章,我认为那不属于我们JBB的文化,也不适合套在小贝身上。
但绝大部分,我对笔者的行为与教育方式还是给予共鸣的掌声!!!
我常自嘲自己是个懒妈妈、更自嘲自己是个无能的妈妈。
我不会煮饭给孩子吃,每餐奶都固定在150ml/次,只有周末假日吃得到美味的外婆牌头好壮壮粥!
但小贝的身体也没有少半块肉,甚至比同龄孩子更精实!
因为我懒,也不爱在孩子身边跟前跟后,更害怕自己成为那个唠叨的妈妈。
所以我给孩子极大的自由空间!!!
我放手的时间,比我紧握的时间还多!
我放手让她去接触托婴中心,让她从每次生病打战的抗体后强健身体。
我放手让她去游戏屋的时候,去看人家怎么玩,自己自发性学习,而不是我主动去告诉她,这个玩具该怎么玩!?
我放手让她去了解,原来洗澡水很烫(烫过一次就知道),下水之前要习惯先试摸一下水温。
(所以小贝现在都会先试摸再下去)
我放手让她跌倒,让她知道跑太快不小心,就是会受伤,受伤会流血,跌倒了原来是会痛的!
我们不该怕她流血受伤,所以保护过头地抱起她离开所有危险!
我认为「最好的保护,就是把她丢进危险里」。
因为,让她学会自我保护与小心谨慎,该是她人生基本的课题。
试问,我能保护她多久?等我老了,没有体力了,不会自我保护的孩子,到底是福还是祸?
所以在托婴中心里,小贝学会了拒绝她不喜欢的男同学
(男同学追求她,老爱从后面抱她)
她讨厌被人家触碰身体,所以手会直接朝对方脸上挡去,让对方知难而退!|
(虽然不鼓励暴力,但我欣赏自我防卫)
小贝在托婴中心里,因为抢回自己的玩具而被同学咬伤时,
我选择抱着她,给她满满的安慰(增加安全感)、并教她该怎么做,然后「继续把她丢进托婴中心里」。
并跟老师说谢谢老师,还请老师多多关照了!!
这就是我处理事情的态度。
小贝被咬,对方小孩亲口道歉对小贝说对不起,家长也道歉,老师也道歉
我们该有的态度就是大事化小,让老师好做人。
让孩子在学校以后还有朋友!
让孩子了解「道歉」的重要和感受,原来接受道歉是这种感觉!
孩子,最重要的品格教育,是「懂得礼貌」!
也许是因为生在生意人的家庭,小贝比同年龄孩子更懂礼貌。
我们真的落实身教言教,我们家连对自己的家人都把谢谢挂在嘴上。
所以,小贝非常早就会说:谢谢!
对守卫室叔叔说谢谢、对每个有经过的人说掰掰。
这是基本的礼貌,不应该走过人家身边时还能视若无睹。
做错事的时候,应该马上诚恳的说:对不起+弯腰。
「对不起+弯腰」是我们家基本的礼仪。
这会让生气的人,快速消气,并且感觉到你的诚意。
因为我是这么做的,面对我的职场,我的客户-记者,我确实都是这样做的。
但我知道小贝还小,她已经能做到这一点,我心里真的很满意!
通常,她诚心诚意地道歉完会扑进我怀里撒娇
那个时候我会口头告诉她:妹妹,你好棒,会说对不起!你是好棒的孩子!
还有,『要建立孩子的正确观念,用鲜明的情绪态度,让孩子知道时机状况。』
正是因为我平常对她什么都好、什么都宽松、什么都放任、什么都自由,
所以当我正经起来、严厉起来、开始变身母老虎的时候,这只小猫才会怕,才知道事态严重。
原来不要平常也假凶!?或着凶了也没用!
更不要作势假打,或者打了也不痛!?
更不要常念,被当耳边风。
要打,就要用力打,不然就不要打。打了不会痛的,不如不要打!!!因为没有达到效果。
赏罚分明,更是亲子之间初阶要建立的观念!
小贝做得好,我“第一时间”马上就会跟她说:「你好棒!100分。」
不要忽略「第一时间」这四个字的重要性,因为第一时间会让她强烈的清楚知道「我做了什么,是正确的。」的观念。
事情发生了到晚上才赞美,孩子会忘记什么事被赞美,也会在当下感受不到被肯定的力量。
我不需要买糖果给她当奖励!口头赞美就是最棒的赞美。
(就像职场上,大老板走过身边轻声一句:辛苦你了,你做得真好。我们会不会欣喜若狂地感觉到被肯定?)
当然做不好的时候,我会用老师曾经教过我的一招:
「把孩子带到你面前,妈妈蹲下和她一样高度,双手扶在她的肩上,慢慢说明她做不对的事~」
当然小贝也会有耍赖不认错的时候,会用大哭来解决,但后来她发现他这样做没有用。
因为「妈妈的心比她还硬」
当她大哭的时候,我会跟她说:「好了吗?哭完了吗?」通常时此会更大声!
因为她想博取我的心软!
但此时我会补一句话:「你如果还要哭,那你哭完,再来找妈妈。」然后我就转身离开了。
(其实,我的心都快揪死了,我还是坚持让她自己抚平情绪)
「让孩子自己学习处理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情绪是自己的,
老是靠家长安抚,长大后容易失去自我处理的能力,甚至要靠人辅导情绪,这样容易导致行为偏差」
通常此时她会偷偷打量,看我是不是真的走掉…..
然后「她自己哭累了~哭到没戏了~真的发现没人理了!」
她真的会自己停止哭泣,然后借故慢慢靠近我,想撒娇地喊:「妈妈~抱抱~」
这个时候,我知道她情绪已经稳定了,(1)我会慢慢跟她说明情况&教她正确观念(2)再一次肯定她说要当乖宝宝的好处
然后她通常是笑着离开我身边。继续去玩!!!
孩子,我们是用沟通的。
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从会爬的8m开始的孩子就能清楚懂我们了!!!
如果错过时间一路熬到1y6m才教太迟了!!!!
因为2y就是人生第一次叛逆期了~
当然,我更常打破跟老人家不同的「旅行」观念。
什么一岁以前不要东跑西跑、1岁以前天黑前要回到家….等!
狗屁!
我从小贝3m开始就常带她坐车东奔西跑了~
小贝从一出生每周就习惯坐汽座,陪着我们桃园台中台北跑。
以前很感伤她的无辜,为什么要这样辛苦!
但现在非常庆幸,她比任何同龄孩子调节的都还要好!!!
不会在车上坐不住,会跟妈咪一起享受窗外的一切!!!
一起旅行、一起泡温泉、一起到牧场玩、一起去垦丁玩水…..
我的孩子东奔西跑,也健康万分!
小贝从小就是一个独立的孩子,她喜欢用她的方式:静静自己爬去探索世界。
面对眼前眼花辽乱的世界,她往往是那个站定不动,优先观察和打量环境的人…..
说打量也许有点难听,但她的确是用她的方式去打量这个社会。
也许这是很多人分享说的「老大习惯」。
家中最大的孩子通常都有的习惯!
接着,我发现我的懒,竟然带给了小贝无穷的乐趣!
因为我懒,所以我不爱唠叨,我不爱当一个跟在孩子身边爬上爬下、抱来抱去~那种无时无刻体贴关怀孩子的妈妈。
往往我坐在餐桌上打电脑,小贝自己在居室玩得很开心。
她需要伴的时候,她会跑来找我,她会拿书给我念、她会拿着好多只的Hellokitty告诉我,她要喂他们喝奶奶。
她在家里,有无尽的自由,我让她了解家的好,我让她知道「家里比外面自由」在外頭,媽媽會約束保護你的比家裡多很多
于是,「小贝非常恋家,小贝也非常“珍惜”能外出旅游的时候」。
让孩子爱上家里,是未来人格养成的重点,一个孩子如果一天到晚觉得外面比家里好玩,
以后人格偏差时,加上遇上坏孩子的引导,很容易就养成了不爱回家,爱在外面鬼混的习惯。
所以,我认为让孩子爱上家里,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但能够外出旅行与玩乐的机会,我一定让她尽力享受一切的美好!!
大多数,我禀持的观念是:『在不危害到你的身体和安全前提下,你可以去做任何事。』
也就是说,即使她全身都是脏污、全身都是汗水、画得衣服满身都是~手掌手背都是笔色…我通通不会制止她!
即使吃到满地上桌上都是食物,我也会让她既然脏下去。
一次脏完一次整理。
妈妈才不会像黄脸婆一样一边唠叨~一边收拾!
让妈妈经松又优雅,孩子快乐又自信的
所以,我选择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在自己的理解能力下,慢慢探索世界。
用心感受我的孩子、这是一篇拥有满满的爱和观察力下写出的育儿经验文。
与大家分享。
如有任何意见不同的看法,还请多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