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早晚与妈妈有关,这两类妈妈带的娃,说话都比较晚

文 / 90后育儿小课堂
2019-03-07 19:01


有不少家长们都认为,孩子开口说话的早晚与孩子的智力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聪明的宝宝大家都认为会开口说话早一些。其实不然,导致宝宝开口说话晚的因素除了孩子自身的智力发育情况,还与孩子的听力以及环境影响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家长是否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这也是让宝宝开口说话早晚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妈妈有这两个习惯,宝宝开口说话也会晚一些

很少和宝宝进行语言沟通

很多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会觉得孩子还小,反正说什么也听不懂,大多时间都是自己在自言自语,所欲与其就不跟孩子讲话了。但是这个时候家长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孩子在3岁之前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能够模仿父母的神态和语言,当孩子受不到这方面的刺激时,孩子语言发育情况自然也会缓慢一些。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好能多跟孩子说说话,让一些明确的信息尽早储存进孩子的大脑中,比如在日常中妈妈可以告诉孩子"我是妈妈",缓慢重复多次的给孩子教,孩子大脑受到语言的刺激也会使宝宝自然而然的开口说话,这对促进宝宝智力发育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忽视锻炼孩子需求表达

都说母子连心,所以宝宝只要一有什么需求妈妈第一个就能感受到,所有有些妈妈在孩子还没有表达出来对某些事物的欲望时,当妈妈的就顺利成章的把孩子需要的东西放在了孩子的手边,虽然孩子还不会说话,但是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能咿咿呀呀的说上一会,这个时候妈妈就不要太过着急的帮孩子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妈妈帮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需求表达出来。

妈妈不要剥夺了孩子大声表达出自己需求的机会,所以当孩子想要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比如孩子咿咿呀呀想喝水,妈妈不要马上就拿着水杯来给孩子喂水,而是要引导孩子说出"水",想要宝宝尽早的开口说话,父母就一定要给宝宝创造更多的说话机会,更不要剥夺孩子表达自己需求的权利。

最后,家长在教孩子说话的时候,可以多给孩子唱一些儿歌或者节奏感鲜明的诗词、句子等,这种朗朗上口的语言能够刺激宝宝的口语表达欲望,并且给宝宝说话时家长的语速一定要慢一些,口齿也要更加的清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