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姐弟/兄妹也要避嫌?性心理学告诉你答案,家有二胎别忽视了

文 / 怀上了
2019-03-07 19:01


昨天我的同事小泉的妹妹来我们这个城市找他玩了,于是小泉带妹妹出去吃了一顿大餐,然后晚上兄妹俩一起住在小泉租的公寓里。由于之前去过小泉的家里,我给他说要不让妹妹出去开个房住吧,和哥哥住一起多有不便。小泉告诉我这没什么的,他和妹妹从小一起睡一张床长大的,兄妹俩感情很好,也不存在着男女有别这样的想法。

虽然说兄妹俩的感情好让人羡慕不已,但是毕竟男女有别,随着孩子的长大,即便是亲兄弟姐妹之间也应该存在着避嫌的说法。都说男大避母,女大避父,这不仅仅是特指父母,还应该注意的是所有家庭异性成员。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这根本就是用成年人污浊的想法去揣测孩子的纯净心灵。但其实这和污浊还真没啥关系,要知道性的发展可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发展而已。关于这样的说法,心理学家们已经早早的告诉了我们答案。

1岁以内:此时孩子对于性别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判断,并且可以根据人的外表来进行简单的区分了。

1岁-2岁:此时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自己的性别区别在哪里。并且还能够通过日常和父母的相处过程,来更加确定自己的性别倾向。

2岁-3岁: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孩子已经能够正确的说出自己的性别。并且孩子也会开始对异性和自己的差别产生好奇心。但是在玩耍上还是更偏向于和同性的小朋友一起玩

3岁-7岁:此时孩子开始对性别产生一个更为深刻的明确性,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更为明显的性别表现。同时在这个时期的时候,还会对异性产生一些排斥和好奇。

8岁开始:此时孩子的性意识已经逐渐的萌发成长,并且随着孩子的青春期的到来,孩子也会逐渐对异性产生爱慕和亲近的心理,甚至还会产生一些合理性的冲动。

所以说,孩子的性意识远比大人们所想象的要快和早得多。教育孩子不仅仅只是告诉孩子男生和女生的区别,更是应该从小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性别意识。即便是对于自己的父母和亲兄弟姐妹也是不能例外的。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不仅不会让亲情变得疏远,反而会让彼此变得尊重。

家有二胎的父母们,这个问题可别再忽视了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