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发脾气、说脏话的真正原因,越早知道越好

文 / 科学家庭育儿
2019-03-09 18:18

科学家庭育儿

解决1000万家庭99%的育儿难题

【科大大独家出品,爱我就把我转

最近贾静雯的大女儿梧桐妹,因为在社交平台上抱怨开学,说了句脏话被骂上热搜。

本来只是想表达对假期结束的不舍,结果不仅被网友进行各种道德批判,甚至扯到了贾静雯离婚给她造成的心理阴影。

梧桐妹正处于青春期,偶尔一两句脏话无关紧要。相信不少宝爸妈也会听到自家宝宝说出这样的话:

“爸爸臭狗屎!”

“妈妈臭狗屁!”

“不跟我玩就打死爸爸/妈妈!”

... ...

明明是个可爱的小天使,怎么突然就满口脏话了?这还是我可爱的宝宝吗?

别慌!宝宝只是到了诅咒敏感期!

◆◆ 什么是诅咒敏感期? ◆◆

诅咒敏感期是宝宝在语言敏感期的特殊表现,尤其是3~5岁的宝宝,对“屎尿屁”等脏话格外感兴趣。

这时段的宝宝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就是“诅咒”,大人对宝宝说出的脏话反应越强烈,宝宝就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就又会恢复正常。

◆◆ 诅咒敏感期背后的秘密 ◆◆

好好的一个温柔可人乖宝宝,怎么说变就变?“出口成脏”的小恶魔,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1

人家正在学习呢

宝宝最开始学习语言的方式,就是通过重复并模仿他人的话,他们才不管这话到底是不是脏话,只要好玩就行。

比如看熊出没时,他们会学熊大熊二,把自己叫做“俺”;

看小猪佩奇时,甚至会跟着佩奇学猪叫。

所以见怪不怪的,如果宝宝哪天听见了一句自己感兴趣的脏话,他们也会学着去说。

2

对“屎尿屁”的迷之热爱

专家发现,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屎尿屁”。

因此,宝宝最初的脏话都和“屎尿屁”有关。

“妈妈这个蛋糕像狗粑粑。”

“臭屁爸爸,臭狗屎妈妈!”

“我昨天的粑粑像胡萝卜,今天的粑粑像芝麻酱!”

宝宝嘴里的这些“污言秽语”,都是源于热爱。

3

孩子们的“社交礼仪”

既然全世界孩子们的共同爱好就是“屎尿屁”,那就少不了用这样的“社交礼仪”交朋友。

一群小朋友可能因为一人一句“狗粑粑”、“猪粑粑”、“马大便”,笑作一团,达成深厚友谊。

成年人因为互骂失去朋友,小孩却因为“互骂”结交朋友,这也是个奇妙的感觉~

4

求关注的表现

听到娃说脏话时,大部分家长都会有以下两种反应:

气急败坏、大声训斥——“小小年纪不学好,再说看我不打你!”

哈哈大笑,真好玩——“笑死我了,小屁孩懂得还挺多。”

不管哪种反应,宝宝都成功的引起了爸妈的注意,为了夺得关注,笑也好,打也罢,ta们都会乐此不疲的说这些脏话。

5

情绪的宣泄

我们成年人遇到特别气愤的事,可不是说一句“你真坏!”就能完事的,非得骂出一连串的脏话来,才觉得舒服点。

孩子也是一样,愿望得不到满足,或者与他人发生了冲突,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用脏话表达自己的不满。

◆◆ 家长应该怎么办? ◆◆

孩子说脏话,这个有点惹人讨厌的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

营造文明语言环境

监督好自己、家人及其他亲朋好友,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

娃没了模仿对象,自然也就不说脏话了。

2

强装淡定,冷处理

科大大之前遇到过一个小朋友,总是时不时的跟我说“屁、屁、啊屁”的。

后来跟他的家长聊天才知道,最近他正好学到英文字母“P”,发音又和“屁”一样,就特别感兴趣。

过了几天他开始学别的字母了,也就没再说过“屁”。

你越关注娃说脏话,ta们就越爱说,表现的云淡风轻,娃觉得没意思,也就不说了。

3 根据兴趣,转移话题

如果娃说:“爸爸是大臭屁!

我们可以顺着娃的话,说:“爸爸才不是大臭屁,爱放屁的波弟才是大臭屁。

好奇心重的娃就会问:“波弟是谁呀?”

这时我们就可以趁机拿起《爱放屁的波弟》《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等绘本,顺便科普相关知识,满足小家伙的好奇心。

4

说出真实感受

孩子说:“妈妈不给我吃饼干,我就打死你。”

我们可以直接说:“妈妈这么爱你,听到你说这样的话,我真的好伤心啊!”

宝宝一般对妈妈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当感觉到妈妈伤心时,ta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5

引导孩子正确宣泄情绪

当娃克制不住自己情绪时,我们可以鼓励宝宝用自我隔离法让自己冷静下来。

在孩子的房间或客厅的一角,布置一个自我隔离区,放上娃喜欢的玩具,当ta们情绪不佳时,就可以去隔离区冷静一下

另外我们还可以教他们用其他柔和的词表达情绪,比如:我生气啦我很烦

随堂考

关于诅咒敏感期,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 当孩子说“妈妈你去死”的时候,大声呵斥

B 孩子是在感受语言的力量

C 有时孩子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说脏话

答完题不算完,别忘了右上角转发↗↗Hi 更多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