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文 / 关山枫叶
2019-03-10 07:06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不仅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人们对文化教育的需求更高更加广泛了。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之后,一家一个独生之女,讲究的“优生优育”,满足家庭幸福生活的“只生一个好”。这已经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进步的时尚观念。

在孩子的教育上,除了原来有的学龄前幼儿教育,适龄儿童的小学教育,青少年时的中学教育,青年时期的大学教育等等;在教育领域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地,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叫“早期教育”;更为新鲜的是,还有人提出了“胎教”。“胎教”,顾名思义,就是胎儿未出生时在母体孕育期间,就开始实施“教育”。“胎教”是否管用、有何作用意义?我认为,仅仅是一种说法而已。试想,胎儿在大脑还未长成,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他会有感应和记忆吗?说有就是“先知先觉”的“天才”。

这些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名词,令许多家长在迷惑中接受和采纳,并对自己的胎儿实施过“胎教”,也进行过学龄前的“早期教育”。尽管这些教育方式尚在探索之时?但教育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早期教育“机构”。有人称,还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的学龄前教育方法?是不是从国外引进的?这种教育方式是否经过科学的论证?符合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和自然成长规律?到底有没有意义?还没有一个完全科学的结论?

从目前早教班的情况看,从早教班开办的方式方法上看,早期教育班只能视为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诱导和客观生长环境的引导。最后,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何种作用?还是要看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这里不敢罔作定论或结论。

上早教班,没有孩子年龄大小的限制。按照推广早教的人来说,越早越好。只要孩子稍微有那么一丁点的行为动作、听力和能力,大人随时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上早教班。

特别是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比如,有的孩子肢体协调性与其他孩子相比较,稍微差一点,便可以通过早教班的肢体协调训练,纠正孩子的不足;还比如,有的孩子语言发育比较迟缓,大人也可以报名带孩子去早教班上课,练习听力,刺激孩子的语言发育中枢;这些可能是早教班推广的作为;还有,对于婴幼儿未来成长的兴趣爱好,通过早教班的启蒙训练,培养孩子。

早教班上课的方式方法,是随意性的。上早教班,上课并不像义务制学校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也有区别,主要是它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由随意的活动。这和婴幼儿各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有关。

上课时,有一位主课老师带领,她的任务就是向孩子们传播活动内容。这些内容对大人来说,可能重要;但对孩子来说,并不重要;不是大人认为的不重要,而是孩子自己看起来,并不重要。

这种课程仅仅作为一种环境的熏陶和熏染,孩子可听可不听,全由孩子自愿参与。所以,孩子们并不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老师也不勉强孩子必须去做。

上早教班的孩子是需要大人、家长携带的。一般家长认为,上早教班怎么也得一岁以上,有了自己的肢体行动能力,具备一定的听力能力,有了模仿能力之后,才报名上早教班,这种思维定式基本还是正常的,有一定的道理,适合孩子们的身体、生理、心理成长规律。

早教班要求孩子在上课时,可以按照老师带领的动作做;也可以任由孩子自由活动,只要孩子不出教室,便对孩子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在家长或大人的带领下,按照早教老师的节奏、动作、韵律、要求做一些简单的基础性运动和动作。

早教班的内容,在我看来是寓教于乐。孩子的天性是天真浪漫,爱动爱玩,有喜欢接受新事物的一面,对各种玩具感兴趣,有感情但没有思想,大脑是一张白纸。外界给他(她)们传递输入什么信号,他们就接纳什么信息,这一点一定是肯定的。但在孩子幼小发育还远未成熟的脑子里留下多少东西?肯定地说,需要日积月累,这些外界传达的信号对孩子到底产生多大作用?有何种积极的影响?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远未成熟,虽然大脑被传播信号,但忘却的也很快。比如,他(她)听到一个音符,就一定接受了吗?这并不见得?也许接受了,也许根本就没有接受。有人说,长期的日积月累,肯定可以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成长受教育的时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历史阶段,脑子里的信息是可以被新接受的信号所掩盖掉的,谁能肯定,孩子就能在幼儿时得到一点只言片语的知识,在自己的脑海里被印刷一辈子也不忘?新知识肯定要覆盖和取代旧知识,新的记忆替代旧的记忆。

还有一种强调,就是早期教育能不能和后来的学龄前教育取得良好的衔接?比如,早教班有体育课、有音乐课、有美术图画课;在早教班上了体育课、到儿园管用吗?上了音乐课,孩子将来对音乐就一定会感兴趣吗?上了图画美术课,这孩子在智力上就一定会往艺术道路上发展吗?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希望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

孩子的个性是天真的,并且也是千奇百怪的;一个孩子一副面孔,十个孩子就可能出现十张面孔。孩子不像大人经受过世面上的统一教育,懂得法规和社会道德、公德,对很多事情有统一的尺度,会用适当的思想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孩子不会。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并不是规定下的统一模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与他的先天条件、后天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一部分源自于先天的自身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生“”随根儿“;一部分与后天的生长环境、教育条件也有很大关系,也是我们常说的”教养程度“。

每个孩子不可能都像大人和家长想象的一样,是千篇一律的成长模式。中国有句古语:“儿孙自有儿孙福”,走什么路?成人后是什么气候?大人、家长只要依据孩子自然生长的发育状况,适时进行培养,尽到责任这就足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先天因素和后天经过培养教育的长处和短板。

早教班不是正规的学习,更不是系统地学习,但可以送给孩子五种意识和概念。一,人生需要课堂和老师;二,跟大人伴随成长;三,在玩耍和生活中长大;四,与人交往和谐是快乐;五,成长要自立。

上早教班每个家庭依据自己的经济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并无不当。孩子也可能借力?也可能就是他(成长)中的一段过程,让孩子自立、成才这才是最主要的。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除了正常的儿童适龄教育 还提出了胎儿教育 早期教育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早期教育是一个新的领域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早教应该从几岁开始比较合适 都应该教些什么内容值得研究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早教一般是带领孩子寓教于乐 在玩耍中受到启蒙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孩子在教育中能受到影响和启示吗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据称在国外有些国家重视早教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但我认为 国外更多是一种能力教育和习惯培养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通过交流达到一种沟通交流的能力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文化教育还要依靠正规的学校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育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自强自立成才

早教能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上早教班到底有没有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