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逛动物园和经常去游乐场的孩子,区别有多大?家长可能想不到

文 / 家庭英语启蒙
2019-03-10 21:14


这是我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现象,也许不具备共性,但也带给了我一点思考。现在写在这里,抛砖引玉,一起在育儿路上陪着孩子成长。

邻居家有一个特别内向的男孩,叫陶陶,特别喜欢蹲地上看蚂蚁,一看就是半个小时。每次,他奶奶都催着他赶快走,但孩子就是不走。

陶陶的这个性格,曾让我家孩子的奶奶羡慕了很久。因为我家孩子太爱跑了,尤其喜欢去一些坑洼不平的路上跑。每次,孩子奶奶都得拼了老命去追,还担心孩子摔了。如果我家孩子能够蹲那里看蚂蚁,孩子奶奶应该是求之不得的啊!

不过,就在我家孩子奶奶羡慕陶陶的时候,陶陶奶奶却羡慕我家孩子活泼好动。话说,这好像是很多家长的通病,总是看不见自己孩子的优点而羡慕别的孩子的优点。

每一种性格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每一种性格也都有属于它的伟大人物诞生。不过,作为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全面发展,眼看着其他的孩子活泼可爱,聪明灵动,再看自己的孩子见生人都害怕,自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落。

又或者看见别的孩子注意力集中,观察仔细,而自己的孩子太好动,坐都坐不住,自然有一种急火攻心萦绕心头。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因为每当好几个家长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总是非常谦虚地说,我家孩子怎么怎么不好。尤其是有别的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家长更是表现得很谦虚,甚至一竿子就把孩子拍岸上,为此家长还不得不找几个例子才佐证自己。

我也是这样得家长,每当别的家长表扬自己孩子的时候,总是要谦虚一番。不过,好在我从不当着孩子的面”谦虚“。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离得远,我自然会谦虚;但如果孩子就在跟前,我就顺势把这个表扬扔给孩子:”你看,阿姨在表扬你哦!"

我邻居家有一个特别懂事的小姐姐,每次见到她带着弟弟在下面玩,都很照顾弟弟。好几次和她的妈妈一起聊天,我都忍不住表扬这个小姑娘。可是,孩子妈妈总是一脸不屑:“你看她在外面多照顾弟弟,在家可是小霸王。昨晚还刚和她弟弟打一架呢!”

小姐姐每次听到妈妈这样说,眼神里的光彩都会立刻消失。看得出,小姐姐很在乎妈妈的评价呢!

这两年来,各个城市都推出了旅游套票,其实就是一张卡,持卡人可以不限量去本市的一些旅游景点玩。

我所在的城市也推出了这样一种年票,只要59块钱。我和好几个同事去年都办了一张,不贵,却包含了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等各个地方。

其实两位同事,家里分别都有一个小男孩,年龄相差半岁吧。这两个孩子,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一个特别爱去游乐园,一个特别爱去动物园。

也许是他们的性格导致了他们这样的选择,也许是家长的有意引导,总之这两个孩子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气质。

爱去游乐园的孩子,运动细胞特别强壮,身材灵活,跑、跳、跃、弹样样精通。我猜想,游乐场里的攀爬设施一定给了这个孩子足够的训练,以至于他现在跑得比大孩子还快。不过,这孩子坐不住,坐一会就蹦跳起来了。

爱去动物园的孩子,观察能力很强,能独自一动不动观察动物半个小时。动物园里的动物们应该给了这个孩子极大的乐趣,以至于他画出来的动物惟妙惟肖。不过,这孩子体格瘦弱,喜静不喜动。

于是,这两个孩子,在选择消磨时间的方法和地方的时候,又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性格。那个爱去游乐场的孩子,变得更加活泼而好动,运动细胞变得更加强壮;而那个爱去动物园的孩子,则变得更加安静,更善于观察事物。

面对孩子的这种选择,作为家长,原本不应该干涉的。但如果孩子的这种选择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就要合理引导了。

比如,我同事家喜欢去动物园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爱出门了,每天就喜欢呆自己房间捣鼓,有时候连吃饭都叫不出来,但家长又发现不了孩子具体做了什么事情。我同事曾一度以为孩子会不会有自闭症。

那个总是去游乐园的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活泼,注意力也明显低于其他孩子。为此,孩子妈妈一度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不过,去年寒假,因为没有人看孩子,我们都把孩子带到了单位。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孩子,居然玩在了一起,还特别开心。活泼的那个跟着稳重的这个学会了五子棋,喜欢上了绘画;稳重的这个跟着活泼的那个学会了踢足球,喜欢上了奔跑。

孩子总是按照自己的性格,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作为家长,别总是盯着别的孩子的优点,然后带着有色眼镜看自己的孩子。多多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并合理引导,就一定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很多时候,家长做不好的事情,其实让孩子的朋友来做,效果会出奇的好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