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什么时候给最合适?不看年龄,关键看孩子这3种行为!

文 / 曦曦妈说教育
2019-03-12 08:11

新学期开学两周了,部分家长还在要不要给孩子零花钱的事情上徘徊。给吧,又怕孩子去买垃圾食品,不给吧又怕影响孩子的金钱观,所以这段时间很多家长来私信曦曦妈询问相关事宜。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不能光看年龄,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孩子有没有这几个行为,如果有那家长就应该立刻行动起来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了。

(1)孩子回家告诉家长:“别的小朋友扎堆吃东西,就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望着。”

朋友前几天身体不舒服,请了半天假回了一趟家,在经过小区附近的幼儿园时,看见好几个小孩子都坐在一起吃着零食,唯独自己的孩子傻乎乎的站在一边远远的望着他们。朋友说看见那一幕,真的心酸极了,好像感同身受似的觉察到了孩子内心的自卑和渴望。

而当天回到家后,孩子也没有哭闹,只是偏向于陈述性的说了一句:“别的小朋友扎堆吃东西,就我一个孤零零的望着。”朋友说当时自己就崩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感觉自己特对不起孩子,从来不曾考虑孩子的感受。

当别的孩子都有消费的行为,而自己却只能眼巴巴的望着,这会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长期如此,孩子则会存在自卑的现象。

(2)孩子提出要求:“我要买东西。”

家长总是害怕,害怕自己给了孩子零花钱之后,孩子就乱买垃圾食品、膨化食品等。所以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多家长只好不给孩子零花钱,这其实对孩子的金钱观培养是相当不利的。

孩子总要学会,什么东西买,什么东西不买的这种鉴别能力,而如果家长迟迟不肯教,孩子就迟迟不会懂。当孩子有购买欲望的时候,其实就是家长教会孩子这种能力的最佳时期。给孩子几元钱,让孩子自己选择一样最需要的,哪怕是吃的也可以,刚开始家长可以提出建议,比如“这个很辣”“这个很贵,你的这点钱买不到”,渐渐的孩子就会明白哪些东西是自己的胃承受不了的,哪些东西是自己想买却不太实际的。

(3)因为没有零花钱,孩子有了小偷小摸的行为

俗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只要吃饱穿暖了,就不应该再有任何其他的购物需求,因为但凡是刚需的东西,家长都会自己提前购买。但孩子总有自己的消费欲望,总有自己认为非常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总是不给自己零花钱,孩子不得已就只有通过偷偷摸摸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

有些家长面对孩子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时,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只顾着教育和打骂孩子,却忘了深思孩子为什么会染上这样的坏习惯。适当的给孩子一点零花钱,让孩子感受自己花钱买东西的体验,不仅能够让孩子改掉小偷小摸的行为,更有利于帮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

你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开始给孩子零花钱的?每次又给了多少呢?孩子都是如何处理这些费用的呢?欢迎说出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探讨探讨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