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爸爸痛哭,焦虑的中国式父母可能正毁掉孩子
幼儿园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小宝还是每天早上都会哭着不想去上学。负责每天送小宝上学的爸爸非常不忍心,怕孩子是在学校受欺负了,跟我商量:“要不咱就让小宝晚上一年学吧,孩子看着挺可怜的”。
我跟老师询问了小宝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说每天他爸走后,小宝都很快就平复了情绪,跟小朋友玩的也挺好的。我就宽慰他爸说,这是孩子必经的阶段,早上学晚上学,都是要适应集体生活的,等他过了这段时期就好了。可是他爸还是比较焦虑。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段很火的视频,一位公交车司机爸爸在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后,跟孩子奶奶打电话的途中突然眼泪绝提,痛哭起来。看得旁边的妈妈又心疼又好笑。
经常看育儿书籍上提到孩子的分离焦虑期的各种症状,我们的焦虑其实比起孩子有过之而不及。
孩子的焦虑尚可以理解,父母的焦虑又来自何处呢?
孩子上幼儿园,是孩子正式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就开始焦虑孩子的各种不适应。到孩子大一点后,更多的焦虑还会纷至沓来。

在一篇热帖中就有一位广州的妈妈抱怨,给孩子一个暑假的教育花费高达三万五,她连新衣服都不敢买。还有网友回应: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
与之类似的例子真的是不胜枚举,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代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心态。所以都拼尽全力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报补习班、兴趣班,送最好的学校,这些无一不体现着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焦虑。
有研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花费最贵的地区,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已经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孩子身上。
这组研究数据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个残酷真相:焦虑正在成为中国式父母的常态。我们害怕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差,害怕孩子不能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害怕孩子落后于人,害怕孩子输给别人。

就像马东所说,中国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转移给了孩子:我们小时候成绩不如别人,就想方设法让孩子学得更多,超过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没考上好大学,就想让孩子考上985,211;我们没过上理想的生活,就催促孩子一定要过得比别人好……
这些都是父母的焦虑转移给孩子的无比沉重的压力,也是大多数焦虑的中国式父母真实生活写照。
父母的焦虑真的是为了孩子好么?
一首儿歌里唱到:你们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忙的不得了,我的烦恼又有谁能知道,我学的太多,学的太杂,消化不了。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有多少焦虑,孩子就会有多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孩子写作业的视频,四五岁的孩子都开始每天被父母逼着写作业了,孩子边写边哭,父母也辅导的几近崩溃。焦虑正在让无数的家长和孩子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殊不知这样让孩子少了多少本该属于童年的玩耍快乐。
北京大学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国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哪怕考上大学后,跳楼、卧轨、跳河的惨剧也是接二连三发生。
这是一组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同时这也让我们知道,父母的焦虑带给孩子的是多大的伤害。父母过度的压力教育,可能毁掉的是孩子本来光鲜灿烂的一生。

父母该如何排解焦虑?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试想,如果你的孩子只知道成绩,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自己将来想做什么完全不知道,只是按照父母规划好的人生懵懂前行。没有共享快乐的能力,就算是孩子进了名校,又能怎么样呢?
枕边育儿寄语:
想让孩子获得真的快乐和幸福,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面对长大之后独自面对生活的挫折时,还能轻松化解,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