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里“横”,一出门就变怂,其实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系

文 / 母婴育儿百汇
2019-03-22 12:21


今天遇到小学同学了,是一个男生,看到他的时候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简单的说了几句就分开了。要说人总是会记得一些有趣的事情,记得他妈妈经常找到学校里面来,因为这个男生经常拿家里的钱,可是妈妈又管不了,来找老师告状,让老师帮忙管管。

可是过几天又来了,原因是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他妈妈就很气愤,说不明白,这个孩子在家里非常凶,怎么一出来就变怂了,在家里的那些气势跑哪里去了。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在家里不听话,说一句有十句等着。可是偏偏一出门就变乖了,在陌生人面前一句话都不敢说,还总是受人欺负。感觉小孩子竟然还有两副面孔呢,真是不得了。其实孩子有这样的情况,也和家庭环境有关系。

家长过于溺爱。现在的孩子可是一个宝,在家里说不得骂不得,别忘了还有隔代亲在那里管着呢。原来我们家,只要一管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就开始出来了。孩子就知道家里面有撑腰的了,而且很多时候做了过分的事情,爸妈也是舍不得打的。

到了外面之后,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也会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发现别人根本不溺爱你,也不惯着。慢慢地孩子就知道了,原来在家里和在外面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而且知道自己就算是再调皮,爸妈也不会不要自己的,而在外面根本没有人在意。所以孩子在家里会特别调皮,在外面就格外的收敛。

父母的行为有关系。其实孩子这个样子,很大的原因是跟着父母学的。举个例子,假如家里妈妈总是很凶,什么事情都说了算,爸爸回到家里也是毕恭毕敬的,不敢说话。妈妈趾高气昂的说话,在家里完全就是权威。可是一出门遇到事情就怂,还是需要找爸爸解决。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会学着爸爸妈妈的行为来处事。而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模仿行为都是依靠妈妈的,毕竟妈妈带孩子的时间长。所以就会有了这样的行为,而且如果妈妈一出门会紧张,在遇到事情害怕的时候,也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不知不觉孩子就模仿到了。

而且家长的态度很重要。孩子的眼神总是那么纯净清澈的,天真无邪。即使孩子做错事情了,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想要下手的时候就会舍不得。这样在家里根本没有让孩子了解原则,知道什么原则都是可以推倒的。

所以孩子在家里更会肆无忌惮的。可是一出门之后呢,爸妈不在身边,老师可能还会凶,别的大人根本不想爸妈那样宽容,犯错就要接受惩罚。所以说在外面的时候便会老实乖巧很多。

知道孩子发生这种行为的原因之后,家长就要反省自己了,看看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及时改正。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所以家庭氛围也很重要,孩子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幸福感也会增强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