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家庭对孩子影响有多深?父母要知道4点,越早看越好

文 / 家长课堂
2019-03-22 12:22

母爱如水般朴素淡雅,是因为她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留给你了。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一种鼓励与警钟。但有一个负能量满满的父母是怎样的一个体验呢?


1.传递负能量,输掉下一代

总是传递负能量给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

毕竟谁长大的时候,没听过几句这样的话:

“别一天天净干这些没用的,好好学习就行了”

“我辛辛苦苦是为了谁,你就不能好好听话吗?”

……

韩寒曾经说过一句名台词,“小孩子才看对错,大人只分利弊”。

而大多数父母,也习惯了把权衡过利弊的结果强加在孩子身上,把对生活的负能量和不理解灌输给孩子,甚至满心以为这样才是正确的。

殊不知,正是父母身上传递的负能量,正在毁掉自己的下一代。


2.孩子遗传负能量,太过沉重

孩子太容易从父母身上得到负能量了。

父母本应是孩子最信任和依赖的人,是那个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帮助孩子托底的人,可事实如何呢?

他们会频繁地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压自己的孩子,会用自己赚钱不易给孩子施加压力,嘴里说着沟通但永远只认可自己认可的……

很多人会告诉你,父母总是爱你的,听他们的总是对的,你不能不懂事,要理解他们。

可是这种听话和懂事的背后,是以孩子的牺牲和放弃为代价的。

不是每一种爱,都是温暖的。

还有一种爱,因为太过沉重,变成了以爱为名的牢笼,将人紧紧禁锢其中。


3.缺少同理心,重蹈童年的噩梦

父母总是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可事实却是,孩子什么都明白。

心理学上有个词儿,叫做“同理心”。

说的是为人父母,在培养和教育孩子之前,要首先明白,孩子不管在哪个年龄段,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他们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喜好憎恶,听到批评会难过,听到表扬会开心,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的人生。

真心希望父母们,别再传递负能量给孩子,更别再让自己童年的噩梦重演了。

为人父母,其实做好三件事就够了:教孩子做人,帮孩子成长,再给孩子足够多的爱。让孩子知道,这世上永远有人保护他,信任他,为他托底。


4.拜托负能量,传递正能量

不仅如此,父母们也要努力做一个正能量的人,为孩子的成长营造正能量的氛围。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摆脱生活中的负能量呢?

首先要学会正视遇到的逆境:生活中,父母对遇到的逆境要正确分析,原因是什么,寻求解决的策略。因为逃避不解决任何问题,不如勇敢面对,为孩子做个榜样。

其次,寻求合理的支持与帮助:父母们要改善负面情绪。

最后,进家门前注意自我情绪的控制。父母们回到家时不妨想想美好的生活,缓解自己的焦虑。特别是负能量不能传播,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孩子在负能量爆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沾染一身的负能量,自己变得负能量满满,就会向周边的人,甚至是向下一代散发正能量,孩子自己也会因此变成怨妇,如此恶性循环什么时候是个头?

因此,父母们无论在生活中受到什么样的重担和压力,回到家以后可以寻求安慰,但是,为了孩子请收好自己满身的负能量,减少负能量的传播,给孩子做好榜样,营造积极美好的家庭氛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