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农村奶奶一个坏习惯 害得宝宝血洒街头
前几天晚上吃完饭时,媳妇突然摆个严肃脸问我:“听说4楼小戚家的事了么?”
“我们家的小区外联工作不是一向你负责么,你知道的,我实在无力在不工作的时候,还得听一群已婚妇女讲诉她们荡气回肠的婆媳战争和妯娌争霸史诗。”
“死样,这事还真跟你工作相关哎。”
“干么四,他们家有二胎了?响应祖国号召了?”

配图纯属凑数,不代表本人与供职单位任何观点
然后媳妇就跟我说讲起了小戚家发生的意外,为了方便大家阅读,下面都采用第一人来叙述:
小戚和太太都是外地人,这些年在南京买房结婚,去年年底有了个孩子,有了小孩后,因为小戚太太(说得好啰嗦,以下简称爸爸、妈妈,以此类推)的父母在老家都还有工作,除了月子期间请假来照顾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得已接着回去上班。妈妈休完产假也得朝9晚6,于是平时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相对较闲的乡下奶奶身上。
其实我对奶奶印象不错。因为奶奶第一次来的时候,给我们各家都送了自己家种的黑皮花生,炒着吃挺香。(我的价值观一向这么单纯)
有一次在路上遇见孩子妈妈,她那时还跟我抱怨和奶奶的育儿观念差异太大。就是些穿衣,辅食这些每个隔代抚养家庭都会遇到这些问题。
她每次跟奶奶说,奶奶总是说爸爸和孩子姑姑当年都是这么养大的。她怕再多说就怕要起矛盾了,说我是专业的,想要我跟奶奶说说。
但根据我的历史经验奶奶肯定是不会听我的,而且花生米也挺好吃,遂下定决心不是啥大问题,就暂时不要出手,于是当时我就也搪塞过去了。

没想到今天竟出了意外......
奶奶上午推着婴儿车带宝宝出去透气,过马路时出了车祸,被一辆私家车撞了。奶奶骨折,孙女进了ICU。后来据目击的小区保安说,奶奶闯了红灯。
孩子的爸妈现在都在医院,我媳妇说电话里面妈妈哭得连气都喘不上,简单说了下情况,婉言谢绝了我们去医院看望,然后寒暄几句,就说医生出来了,挂了电话。 听别的邻居说孩子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危险。
为孩子祈福吧~
我曾在路上劝阻过骑电瓶车带孩子上机动车道的中年大妈,被回以一记白眼;
我也曾劝过一个试图带孩子闯红灯的妈妈,她当时对我说:“我是来打工的,我们不知道什么红绿灯,我们乡下的路都是随便过。”
去年过年在丈母娘家那儿去邻居家串门,看到有人喂不满周岁的宝宝吃海蟹。那时年少轻狂的我还妄图劝阻,说有过敏风险,直接被回了句:我们海边的人都是吃海鲜长大的,也没见吃死过人嘛。当时囧得我好想往自己身上套一个隐身斗篷。

是的,很多时候一个人全家一辈子遇见红灯就闯也未必会因此掉半根毫毛,他们甚至还会觉得那些老老实实等红灯的人实在迂腐。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孩子奶奶第一次闯红灯,但是我不负责任地猜测应该不是。平时普通人闯个红灯,我一般也只是笑笑。因为信奉道德只律己不律人,而且说了容易挨骂。
但看见带着孩子闯红灯的家长,我还是会劝一下,因为觉得将孩子至于风险之中实在不该是为人父母者所为。咎由自取的稍后再议,祸害孩子已然触犯了人伦底线。
所以我个人倡议所有家长至少在带着孩子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规定的道上通行。当然遵守交通规则本来就是你我应尽的义务,如果你真的觉得一时半会儿很难改,至少别带坏我们的孩子。
家族发展就是一场接力赛,大多数人都没法给孩子那个叫做权贵的加速引擎,那我们至少该卸掉他身上的劣根枷锁,最好的教育永远是以身作则。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安全!安全!安全!
孩子还小,因为你可以避免的疏忽过早的结束生命,你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如果你同意我的倡议,请把它告诉你在乎的人。
关注后点击下方菜单中的【育儿自助-孕育周刊】,可以查看高级育婴师编写的宝宝每个月的育儿指南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