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要从小做家务?这四项能力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走多远

文 / 豌豆妈妈育儿
2019-03-23 15:20

我家姑娘最近特别勤快,以前老是嚷嚷着要洗碗,我感觉是孩子喜欢玩水,加上冬天水比较凉,所以一直在找各种借口拒绝。直到最近发生的这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

上周末,孩子咳嗽,蒸了川贝冰糖雪梨给他吃,吃完之后,实在是懒得洗,就用水把碗泡了起来,下午的时候,孩子在厨房看我做饭,站到水池边问:妈妈这个碗里是什么。我答:你吃梨的碗,妈妈还没有洗。结果这姑娘一下来了兴趣:妈妈,让我来洗吧!

因为在做饭,也没有多管,孩子有模有样的洗着,过了一会和我说:妈妈,我的碗,我已经洗碗了。

接着就是第二天早上吃早饭,吃完早饭要求自己的碗必须自己洗;爸爸在拖地,孩子要求擦桌子必须是她自己。

周六下午和妈妈一起做的烤饼干,孩子自己压的模具,晚上爸爸回家必须让爸爸尝一片饼干,还问到:爸爸是不是特别好吃,这是我做的。

平时穿衣服早上都要喊妈妈穿的姑娘,瞬间爱上了干家务。而且每次做完家务她的心情都是特别愉悦的。

我女儿刚刚过完四岁生日,以前总在想这么大的孩子不着急做家务,家务活大点再让孩子去做也不迟,但是看到孩子的表现,在想想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许我真的是在扼杀孩子的独立性。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做家务?

做家务提高孩子的独立性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段,看见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为父母,与子女的分离是从出生那一刻决定的,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是独立存活于世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应该从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

最近,看到了一则新闻,一个幼儿园的大班里,共有22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孩子能够独立的完成系鞋带。在作者进行深入的调查之后发现,在幼儿园的大班里,这是一种普遍的情况,因为父母担心孩子系不好鞋带,几乎都会给孩子买有搭扣的鞋子。

由此可见,我们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多么的匮乏。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能够独立的完成不同的家务活,那么他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必然是会越来越强。

有一天在电梯中看到楼上邻居的孩子,只有5岁,上中班的孩子,下楼去给家里买醋。在这个买醋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学会的是独立的走出家门,坐电梯下楼,找到便利店,找到自己要买的品牌,付钱,回家。

看似简单的一件事,考验的是孩子的沟通能力,辨别方向的能力以及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四川乐山一个3岁小男孩做饭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小男孩不仅会买菜做饭,还自己动手,种植盆栽。

当孩子可以自己喂饱自己的时候,作为老母亲,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毕竟这独立的生活能力,就是独立的生存能力。让孩子做家务,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自信。

如果幼儿时期的孩子并不是特别的自信,父母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来做家务。

我家姑娘烤好了饼干特别有成就感,她会不停的邀请爸爸来品尝她的“手艺”,还会询问爸爸:是不是特别好吃。

心理学上说,人只有自信了才能自立。那么一个人的自信是怎么来的?

其一来自于自我的内部肯定;其二来自由外部的鼓励。

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中,当他看到爸爸妈妈能够做好的额事情,自己也能够做到,给孩子传达出的是一种我能行的内部肯定;如果孩子做的不错,父母恰当的鼓励,会让孩子得到更多的肯定。

最终,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这些家务活,孩子的自信在不断的增加,他的技能也会不断的增多。

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可以让他学会承担责任。

我们常说父母的溺爱,会养出白眼狼。这是因为当孩子太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他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不会心存感激。

如果孩子参与到家务活中,感觉到所有劳动的辛苦,他也会体验到父母的辛苦。

让孩子参加家务活,首先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家庭成员,而且是和父母拥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的家庭成全。

比如维护家里的整洁,是所有家庭成员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父母在做,孩子在看;如果孩子体验不到自己的责任,那么也就很难让他去遵守规则。

再比如我们常常要教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女儿参与洗碗之后,她会感觉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她的责任。如果没有给孩子这种自主性,她可能意识不到这是自己的责任。 从小干家务的孩子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哈佛大学学者的一个研究:爱做家务的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15:1,犯罪率为1:10。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我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掌控力,很多人感到焦虑,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当一个孩子从小去做家务活的时候,比如把乱糟糟的房间整理干净;把菜从生的做到色香味俱全;这种对环境的控制力,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加热爱思考,在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会让他们在掌控力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

如何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中

想要让孩子爱上干家务,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

孩子做家务从模仿中开始

两岁的宝宝,最喜欢模仿大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交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比如扔垃圾。

我女儿两岁的时候最喜欢把自己的纸尿裤扔到垃圾桶中,因为每次换完纸尿裤,我都会带着她一起去扔,时间长了,她会要求自己来。

一定要从兴趣开始培养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有兴趣的时候,就放手让孩子去做。比如夏天孩子喜欢玩水,给他一双袜子,学着洗袜子,既玩了水,又干了家务活,当他感受到这种乐趣的时候,就会不断去发掘新的家务活。

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中

很多父母认为家务活是大人的事情,当我们把孩子隔离出去的时候,就不要希望他会主动的来参与了。如果想让孩子干家务活,那么就把孩子当成小帮手,比如大扫除,让孩子擦桌子;每天晚上可以让他帮助收拾玩具,让他感受到自己可以和大人一样干家务活的时候,他会更乐于参与。

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而非限制

很多父母不喜欢孩子干家务,是因为他们觉得孩子干不好,所以总是会说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当孩子被限制的太多,当然会失去兴趣。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设立好自己的底线,让孩子随意发挥。

想让孩子做家务,父母这些事情一定不能做

因为孩子的错误而指责孩子

犯错是成功的一部分,只有不断的试错才能知道正确的怎么去做。同样的道理,孩子做家务不会一次就做好,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当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饭洒落一地的时候,不要去指责,只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就可以。

总是嘲笑孩子做的不够好

很多父母因为没有把孩子看做是独立的个体,认为小孩子没有干好很正常,所经常会开玩笑的对孩子说:我就知道你洗不干净;我就知道你做不好;长此以往,孩子哪里还有信心,如果父母都做不到不嘲笑孩子,那么还是不要鼓励孩子来做家务了。

不要总是指挥孩子

很多父母习惯于告诉孩子怎么去做,而不是让孩子自己探索如何来做。甚至桌子应该从哪一面来擦,她都要管。管的过多,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兴趣,久而久之,要不孩子言听计从,要不孩子直接放弃。

作为父母,想要孩子拥有宽广的翅膀,可以飞得更远。那么就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