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辅导儿子学算数,孩子不会做急眼大吼:有本事出一加一

文 / 育儿趣学园
2019-03-25 08:17

随着宝宝一点一点的长大,喂养和护理宝宝就不是宝妈们唯一要做的事情了,宝妈们更多的要关心宝宝能力的培养。记得猫爸女儿二岁多的时候,对门的宝宝已经开始上英语班了,而隔壁1岁多的宝宝已经开始上亲子班了。

这不前一阵子猫爸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位爸爸辅导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学算数,爸爸给儿子出了很多的算术题,结果儿子都不会,在那里急的大哭。

并且还大吼说:“有本事出个一加一不行吗?”不过爸爸没有生气,而是有耐心的给儿子解释:“不能出一加一,那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学的,你现在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了,不能学这个了,不然上一年级就跟不上了。”

对此很多网友觉得孩子太可爱了,爸爸也不能过分要求孩子,毕竟正常情况下孩子要到一年级才要学习算术。那么问题来了,宝宝最早什么时候应该接触数学并开始学数学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猫爸早就查过资料,一般专家都建议宝宝在4岁半到5岁之前开始学数学,此时孩子具备了永久性的记忆人能力,已经可以学习抽象的事物,不仅能理解,还能够记住。

只不过孩子能开始学数学是一回事,父母如何教孩子,孩子才能学好又是更外一回事了。现在很多父母在宝宝3岁多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数数,甚至已经开始教孩子学加减法,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孩子学数学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记住那些枯燥的符号,而是为了锻炼思维逻辑性和抽象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这才是孩子学数学的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学会如何做题。

所以父母在教孩子学数学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寓教于乐,特别是在宝宝数学启蒙的阶段,应该借助日常生活中宝宝常接触的具体事物,对宝宝进行数学启蒙。

比如宝宝在吃饼干的时候,妈妈可以一边喂宝宝,一边说:“一块饼干,两块饼干,三块饼干……”让宝宝学会量词的概念。再比如经常给宝宝说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等等,让宝宝感知这些数字。

当宝宝对数字有一个基本概念的时候,宝妈可以给宝宝买一些锻炼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玩具,让孩子亲手将1个物品和2个物品放在一起,并数一数,了解这些物品如何从1个和2个最后变成3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理解1+2=3的真正意义。

最后,宝宝学数学要按四个阶段进行: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这样宝宝才能一点一点循序渐进的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父母要切记不要上来就让宝宝学数字符号,也就是第四个阶段,这样很容易打消宝宝学数学的兴趣,效果也很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