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心强的孩子才会更出色?优秀父母要做到4件事

文 / 家长课堂
2019-03-26 17:33

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摈弃偏见,学会包容。

4种方法,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帮助孩子接受别人身上存在的“不一样”的地方,并正确看待这些差异,让孩子学会包容。

1、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包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孩子会学习父母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法,从而学着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父母宽容大度,孩子自然也就能够具有包容之心。

如果家长们平日里发生冲突时,能够不计较过失,宽厚对待别人,孩子在这样宽容的环境中熏陶成长,自然也是容易养成宽容的性格。

2、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在与同学和朋友交往时,不要一再地追求完美,要允许自己的朋友偶尔犯一点小小的错误,不要苛刻地去要求自己的小伙伴,将“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当成座右铭。

要让孩子明白,原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

但需要提醒孩子的是,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

3、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孩子只有多接触社会,多跟人交往,才能够发现自己有哪些不足,当他们发现自己或者别人犯下错误的时候,才会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包容的意义,体验包容带来的快乐。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宽容地面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将嫉妒心变为积极向上的强者心、包容心。

4、鼓励孩子多去接受新事物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

所以家长应该带领孩子多去认识一些新事物,眼界开阔了,格局也打开了,他们会慢慢感受到新事物的各种变化,在接受和适应这种变化的过程中,也会对世间万物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包容心。

孩子的包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是孩子情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以后确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孩子是成为宽容大度的人,还是成为心胸狭隘的人,都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宽容之心并非与生俱来,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融入自己的爱,加之科学的引导,才能换来孩子一颗真正的宽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