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这两种家庭教出来的娃,只会越来越小气,格局越小越辛苦

文 / 90后育儿小课堂
2019-03-26 20:34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注意,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护食,尤其是对于自己喜欢的玩具,更是看的紧紧的,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分享,甚至有的时候跟孩子说一句"把你的好吃的给我吃一点吧",吓得孩子抱着零食就跑,可能家长觉得孩子这是因为年纪小,等长大一点就好了,可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却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低龄儿童的物权意识还没有完善,正处于萌芽与形成阶段,所以孩子这个时候强烈的占有欲以及自我意识,家长不必太认真,也不需要过分的苛刻孩子,孩子这个时候的小气行为正是一种安全感的建立表现,等宝宝的自主意识健全,一般是在孩子七八岁以后了,才会有明晰的所有权观念,如果孩子这个时候依旧是像个"小气鬼"一样,那家长首选就需要看看家庭内部的原因。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自身格局

我们不能看出,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可能由爸爸妈妈带大的孩子有着明显的差距,这就要说到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老人都是过惯苦日子的,所以哪怕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很多老人依旧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在老人身边长大的孩子自然也会深深的受着这种思想的影响,节衣缩食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生活一旦出现什么比较大的花销,心理就会马上便的有负担。

我们并不是说勤俭持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只是我们还是鼓励家长,在自己能给孩子的现有生活条件内,尽量让孩子生活的宽裕一旦,过分的节俭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变得小气和吝啬。

经常哭穷的家庭,只会过度克制孩子需求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爱哭穷和真的穷可并不是同一件事情,有的家庭生活经济条件并非欠佳,只是一味的在孩子面前哭穷,想让孩子觉得家里生活的已经很辛苦了,让孩子不要再提出一些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克制孩子的一些欲望。

有一些家庭明明是没有生活揭不开锅的地步,却总是给孩子哭穷,让孩子觉得自己提出的所要求都是非常过分的要求,用贫穷思维来绑架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内心也会变得非常的自卑和懦弱,觉得自己跟别有很大差距。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也经常强调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所以为了保证孩子能长成一个完整地性格,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还是要过关注一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