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说不,无奈!这是好事,记得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文/可馨育儿
案例:这几天,华华变得有些任性、固执。做什么事情都要随着他的意愿,不然就大哭大闹。比如出去玩带着玩具不方便,他就偏要带着玩具车;要回家了,任凭妈妈怎么催促,就是不回,只能强行抱回去;吃饭时,让吃这个偏要吃那个等等。总之,就是要和父母对着干,不让去做,就小嘴一撇号啕大哭。可算是让妈妈又生气又无奈。
孩子喜欢对着干,无奈!这是好事,记得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为什么会这么任性呢
一、 孩子自我萌芽的形成
这个时期的孩子,走路已经稳稳当当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大,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随着认知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也在增强。他开始知道自己的表达能够影响某些事物,如父母的表情、想要的东西、想去的地方等。
所以孩子就会测试自己的影响力,比如经常说“我不嘛、不要”等常用语。
二、 孩子对独立自主的需求
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是一种对独立能力的需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用反抗来表达。可馨育儿说,当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他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反抗表现。反抗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如果这个阶段宝宝独立活动的要求总是受到压制,他就会形成一种反抗的性格。

三、 父母的反应会强化这种表现
当孩子做了一些大人眼里的淘气行为时,这时父母不要表现的急切、慌乱和生气。因为在孩子眼里,他只是出于好奇和好玩才那么做的,没有想到后果会怎样。但这时如果父母表现得过于激烈,这种过度反应反而会强化孩子的表现。他可能感到更加有趣、刺激,从而重复去做。
父母应该怎么应对这种现象
一、 详细了解孩子的反抗的诉求
当孩子想要自己完成某件事时,却因为能力所限,遭遇挫折。这时父母不要越俎代庖,或阻止他去尝试。而是要允许他的“出格”行为,适当提出建议和方法,帮助他完成愿望。要顺应孩子的发展来引导他,以此促进他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喜欢别人给他一个强制的目标,所以父母不妨变换下思路。想要孩子做某些必要做的事情时,不妨给他几个选择,让他自己选择。例如,吃东西时,可以提供2-3种食物,让他自己选择;出去玩时,提供2-3个地点,让他自己选择等。
三、 在家里要统一战线
在家里父母要和爷爷、奶奶统一教育方法,不能不一致。不能妈妈这边正批评教育呢,那边奶奶就护短来了。

四、 利用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来讲道理
妈妈可以把孩子的某种行为代入到故事里,然后讲故事让他明白这样做的后果。生动形象的故事,不仅孩子会主动听,也不会像说教一样招他反感。
对于孩子的教育是要持续不断的,想要自家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像园丁一样,不断地去施肥、除草、除虫……如果您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高招,不妨在这里跟想给大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