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吃40元一斤的草莓,妈妈怎么回答最机智?
周日带着女儿去市场,非要吃40多元一斤的草莓,我正犹豫时,正好旁边有个妈妈正拉扯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边走边说,这么贵的草莓,不是坑人吗?妈妈买不起,咱家没钱……

时下正是各种“昂贵水果”冒尖的时候,当你遇到孩子非要吃一种昂贵的水果时,你会怎么做呢?看看下面3位妈妈的回答,你赞成哪一种呢?
A妈妈说:“现在买就是乱花钱!”
虽然咱们能买得起,但为了让娃懂得节约,我还是会拒绝。但我也会跟孩子分析一下, 这些东西这个季节太贵了,现在买了就是乱花钱,等过一段时间再买,水果味道更好,价格也更实惠了。
B妈妈说:“这个不好吃!妈给你买别的!”
如果孩子非要吃这么贵的水果,我会给娃说这个现在一点也不好吃,同时选上两种既实惠娃又爱吃的水果给孩子买。这样的方法每次娃还都挺开心。
C妈妈说:“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我会给娃说:“我不建议你买,但如果你非常想吃也可以,妈妈可以借给你钱,但是回家后,你要用你的零花钱还给我。”孩子想想自己的零花钱多少会有点心疼,可能会买上几颗,即让自己过足了嘴瘾,又没有挥霍自己的“小金库”。

宝妈的这些回答,你会比较赞同谁的呢?我比较喜欢C妈妈的回答,她不会直接拒绝孩子,毕竟孩子的任何需求都有她的道理,只是他们常常是头脑一热,想要什么就直接说了。
对大人来说,不是真的买不起,而是“不值”,对孩子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爸爸妈妈的供给,自然也不会考虑值不值的问题。对已经有了零花钱的孩子来说,鼓励孩子用零花钱买是不错的方法。孩子有过一次经验后,那么下次在类似的消费场景就会更加谨慎了。
而如果孩子还没到拥有零花钱的年龄,父母可以考虑给孩子少买几颗,一方面让孩子尝到了新鲜(如果味道真的不错的前提下),另一方面,父母也不会因为价格问题觉得太拧巴。
但其实,在真实的生活场景里,很多父母都会直接拒绝孩子,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去买其它水果代替。但这样的经历多了,对成长中的孩子真的没有影响吗?

1、父母一味否定影响孩子性格
长期处于“被否定”环境下的娃,性格也会逐渐发生变化,为了让家人开心,孩子会表现的“十分乖巧”,无论家长说什么都不会给出不同的意见,也从来不愿意表达心中真实的需求。长大后这样的性格会显得过于讨巧,失去了自我的个性,对娃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
2、 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信
如果家长不愿意给孩子买,那至少要说出合适的理由,但总是拒绝孩子,就会导致孩子的某些物质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时,除了会助长孩子想要买买买的决心,还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生出自己家“很穷”“爸妈不重视我”这样的想法,长此以往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不愿意跟人打交道,也不愿意向别人吐露心声,长大后容易导致性格孤僻。

3、长大后不能较好地掌握财富
孩子小时如果有太多需求被家长“全盘否定”,孩子会对这些物质更加渴望,以至于以后拥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金钱后,会变得毫无节制,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多数不去分析判断就一味的选择满足自己的成人,多数都是因为小时候物质需求受到限制导致的。
实际上当娃偶尔有这些“高消费”的需求,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的满足一下,但同时也要跟孩子说明,这些东西确实昂贵,我们体验一下就好了。孩子获得真实的体验后,如果昂贵的东西并不一定真的好,那孩子以后就更能理智的消费;如果昂贵的东西确实是好,那也要告诉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等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有能力,就能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