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别再黑老人带娃了,我们已经欠他们太多

文 / 豌豆妈妈育儿
2019-04-07 10:10

前几天婆婆因为老家事情太多,回去了几天。我开始第一次一个人带娃,几天下来,就像过了半个世纪。吃不饱,睡不好,24小时待命,就连上个厕所都不能安生,右手抱娃左手提裤子是必会技能。本以为婆婆带娃很轻松,原来我没熬过的夜,没受过带娃的苦和累,都是婆婆一个人在默默地支撑。

小夫妻的轻松安稳生活原来都来自婆婆的躬身托起,否则我们的生活里,哪有容易二字。「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家里老人就是那个替我们负重的人。

有调查数据显示:

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的「主力军」。很多老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来到新的城市,忍受着人生地不熟的孤独。他们这么做最根本原因:就是孩子。老人们坚持「孩子在哪家就在哪」。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讲了两位「超人奶奶」,看着令人敬佩,但更让人心疼。64岁的郭阿姨,是位十足的「老漂」。她一年到头三地跑:寒暑假在杭州带孙子,九十月份回山东割玉米、种小麦,其余时间在江苏带外孙。一年都没个休息,但她乐在其中,她说:「哪里需要去哪里,虽然辛苦,但能帮衬孩子就值得。」多么朴素的话语,只是因为我愿意。

另一位王阿姨虽然身在杭州,但照顾的是二胎家庭,她每天都按照儿子安排好的行程行动。孙子暑假一共报了8个兴趣班,早上画画和书法,下午表演和游泳,到了晚上要学钢琴。从早晨5点钟要赶到晚上九点钟,除了吃几顿饭,一天里难得休息。可只要看着孩子慢慢长大,她就觉得很欣慰。就连小孙子都说:「奶奶一直在外面站着,等着,天很热,看着挺心疼。」

对于老人带孩子,我们更多关注他们有没有带好孩子,却忽视了他们的辛苦付出,忽略了体察和尊重他们内心的感受。庆幸的是,小孙子明白爷爷奶奶的不容易,懂得他们的默默付出是因为深深的爱。

老人帮忙带孩子看似很平常,但他们的付出却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只好放弃工作,扔掉梦想,"困于"家庭。

小的时候我们信任仰仗父母,成人后我们占据了高地,他们做得好,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稍有不好,我们就埋怨吐槽,甚至争吵。我们要明白老人带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因为有了他们竭尽全力地帮助我们照顾孩子和家庭,我们才能工作,赚钱养家。

多体谅父母的不易,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时光,他们开心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福分。有一种娃是老人带大的,也有一种幸福,叫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大!请我们对满头银发还在奔波操劳的父母真诚的说:"谢谢,幸好有你!"爱和理解才能让我们无惧风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