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是否“眼里有活”,直接决定家庭的幸福感,父爱请不要缺席

文 / 孕育岛
2019-04-08 07:11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有位堂姐,已经结婚生子了,在很多人看来,堂姐有一份有前途的工作,一个听话的丈夫,还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妥妥的“人生赢家”。但不知道为什么,在一起聊天时,总能听堂姐抱怨自己的生活有多么累和无奈。堂姐一直在抱怨,说姐夫总是眼里没活,只有在堂姐让他做什么的时候才会去做,别看活儿老公都干了,但天天脑子里想着安排,还得一句一句地叮嘱,让她感到很累。

宝爸是否“眼里有活”,直接决定家庭的幸福感

答案是当然!作为妈妈,尤其第一次当妈妈的人,对带娃生活没有经验,一天的忙碌工作后,还要回家做饭带孩子,甚至小的孩子还要半夜起来喂奶。听到这些工作,很多人,尤其是爸爸们,会不会觉得有些大惊小怪,觉得这些不是每个母亲都这样做的么?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下,作为妈妈,半夜起床喂奶时,看见宝爸在一旁呼呼大睡;下班回家做饭时,看见宝爸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或者玩着游戏;换位思考一下,这种闲适与忙碌的强烈对比,怎能不让人窝火呢?

有研究表明:现代女性在产后发现患有抑郁症的案例越来越多,并且每年都呈增加比例。这表明女性压力越来越大,并且是不受理解的。如果宝爸眼里有活,看见妻子工作一天后疲惫的面庞,主动说上一句温暖的话:今天你别做饭了,我们出去吃吧,好好歇一歇。或者在妻子做饭时,在一旁带孩子或者主动打扫卫生、洗洗衣服,相信妻子不会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忙碌,心理也会得到很大安慰。

一段婚姻中,最重要的是要同舟共济

一段婚姻中,每个角色都需要为家庭的幸福和谐做出努力,每个人都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而不是由一方单独付出。做个比喻,好像跳大绳的运动,如果摇绳的是父母,跳绳的是孩子,只有一个家长一直在摇绳,而另一个一直不动,那么摇绳的一方总有一天会感到疲劳,进而放弃这段婚姻。最好的方式是两个人一起摇绳,能节省更多力气,然后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成长环境。

我很喜欢父母生活的方式,在很多人看来,我的父亲似乎没什么出息,原因就是家里很多的家务都是由他去做。但我的父亲却觉得很开心,他总说自己娶的妻子当然要自己宠着,又不是找个老妈子。对啊,如果女人结婚除了照顾孩子之外,还需要再照顾一个“大孩子”,需要多么坚强的心理才能坚持下去,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她必须这样付出呢?

一个“眼里有活”的宝爸,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

如果说,宝爸眼里有活,对一段婚姻很重要,那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更是大。父亲就是孩子眼中的英雄,通常孩子第一个佩服的人,往往就是父亲。都说父亲如山,母亲如水,每个人担任的角色不一样,对孩子的影响也有着不同的责任。

1、教会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承担

父亲往往都是孩子眼中的英雄,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他的很多行为都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他看见父亲不再玩游戏,而是在主动承担家务,就会觉得父亲正在做的事情很好玩。而父亲也可以在一旁引导孩子,主动做自己的事情,这样的以身作则,比天天对孩子耳提面命更有效果。很多时候,父亲总是说让母亲去教孩子,但忽略了作为父亲更应该承担的教导责任。有句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所以,不要把教导孩子的事情和责任都推给妈妈,宝爸们也努力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吧。

2、让孩子学会为家人着想

作为家庭的支柱,老爸很多时候压力很大,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不会比任何一个家庭角色少。所以,当压力大的时候,家长很有可能因为情绪而忽略了其他人的心情。很多宝妈都会和亲朋好友抱怨自己累,但老公还眼里没活,总是要指使一下干一下,虽然工作做了,却总是嘴里不停地说着自己有多累的话,所以妈妈的情绪也是不开心。

现在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如果夫妻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多为对方着想,家庭一定会更和谐。同样,作为孩子,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旁观者或是被影响者,同样也是一个模仿者。在成长的路上,爸爸的行为对他们影响更深刻。孩子从家长的行为上学习到的事情会更加有效。所以,如果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多为他人着想的人,那么就先从自己做起吧。

3、家庭和谐,孩子的成长也就温暖许多

大学室友是个很恐惧婚姻的人,不敢结婚,不敢恋爱。问她原因的时候,室友说出了一个生活中普通却悲伤的家庭故事。室友说她爸爸很懒,不工作也不做家务,她的姐夫也是懒包一个,从来不会为家庭着想。因而她恐惧,如果婚姻都是这样的,那她为什么要结婚,给自己找负担呢?

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人,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不一样。有积极乐观的,也有消极懈怠的。了解他们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原因,都是来自于很小的时候,受到家庭的生活环境影响。一个温暖的人,对身边的人都会很好,给其他人的感觉也很温暖,这样的感觉是从很多细节上体现的,而他的家庭和父母,也通常十分恩爱。

我的一个朋友,在他父母的那个年代,很多都是相亲结婚,但他的父母属于私奔相爱结婚的。那种情况当时不容易被接受,但现在,我们总能听见朋友抱怨,说爸妈又把他一个人撇下去旅游了,也总能听见他说爸爸又给妈妈买了情人节礼物等等秀恩爱的事情。当然,朋友本身就是一个有承担、温暖的人。

当然,也会有室友的那种家庭,而这样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又何尝不是一种长期的悲剧?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成长得乐观温暖,就请父母先学会相亲相爱开始吧~多多换位思考,爱是治愈一切痛苦最好的良药。

现实生活其实充满了压力和挑战,每个人都很不易,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何维护和谐,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是一个大课题。作为家庭中的重要角色,父爱请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任何一种爱,都不应该因为任何原因被替代或是被忽视,父爱更是如此。

有多少父母看见孩子出现在负面新闻上时痛哭流涕,悔恨当初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更温暖的家庭环境。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就从现在开始,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主动承担家庭的工作和责任,彼此互相理解。

推荐阅读: